?
教學應該成為美好旅程
孫光友,岳陽市第一職業(yè)中等專業(yè)學校校長,省作協(xié)會員,出版詩集《穿過村莊的河流》,曾被評為“全國自學成才優(yōu)秀人物”,2012年以來連續(xù)3年被評為岳陽市十佳校長、優(yōu)秀校長。
專欄
每一段時光,都是一段生命的歷程。如果路途上只有苦難,那就是修行;如果路途上有風景,那就是旅行。師生的每一堂課,也就是這樣的一段生命時光、生命歷程,我們的師生,應該怎樣度過?
現(xiàn)實告訴我們,當今的教育就是一種修行的教育。在重點學校,老師帶著學生一天到晚,死讀書、讀死書,做題、做題、做題,考試、考試、考試;在一般學校和職業(yè)學校,老師只管得住自己講不講,管不住學生聽不聽,學生成片成片地睡大覺、玩手機。這不是中國教育的全部,卻是中國教育課堂的兩大風景。廣大師生都是在用自己的傷痛和自由換取生命的蛻變和升華。除了少數(shù)所謂的精英學生,大部分學生都是背負著被淘汰的心理進入下一段人生。這種選拔式教育,實際就成了培養(yǎng)失敗者的教育。
美好教育認為,教育不應是一場痛苦的修行,而應是一場美好的旅行。無論老師還是學生,課堂都是生命成長的原野,教室應該是最想去的地方,教學應該是最愉悅的行程。因此,美好教育提出了“旅游課堂”的理念。
什么是“旅游課堂”?簡單點說,就是讓師生完成一趟美好之旅的課堂。
“旅游課堂”集中體現(xiàn)了美好教育的核心價值。美好教育的核心價值是改善教育民生,讓教育生活美好起來。課堂生活是教育生活的核心,讓每一堂課都成為師生的一趟美好之旅,是美好教育課堂所追求的一種境界。
怎么打造“旅游課堂”?
第一,要確定好“旅游景點”。城市,鄉(xiāng)村,山水,人文,無論什么風光,總會有強烈吸引游人的地方,這樣游人才會有游興,才會激發(fā)對一趟旅游的渴望。課堂教學也是一樣,一個枯燥的命題是不可能讓學生產生求知興趣的,教學內容不能只做簡單的提示,必須挖掘和開發(fā)出其中的景觀,并要有精彩的呈現(xiàn),充分展示這一堂課所學內容所具有的意義,增強學生的好奇心,使課堂一開始就充滿誘惑,具有不可抵擋的魅力。
第二,要設計好“旅游目的”。一趟美好之旅,其收獲不能僅僅停留在觀看景點上,還要達到豐富閱歷、增長見識、鍛煉身體、陶冶性情、增強友誼等多種目的。一堂課的收獲,也不能僅僅停留在獲得某一知識、某一能力上,還應收獲更多的附加值。教材只是學習的載體,不是學習的全部目的所在,更不是學習本身?!奥糜握n堂”應該是一個開放的課堂、延伸的課堂、拓展的課堂、生發(fā)的課堂、立體的課堂,對人的身心發(fā)展,也應該是全方位的。
第三,要策劃好“旅游過程”。旅游最重要的是享受過程,這個過程是否美好,主要取決于三個方面:一是導游要導得好。導游是主導,但不能用導代替游,游始終是游人自主探索的過程;游人是主游,也不能用游完全替代導,導始終是旅游效率、質量的保障者。一個有學識、有口才、有組織能力的導游,會給游人帶來無窮的快樂。二是團隊要合作得好。具體到一個旅游景點,應該既有集中活動,也有分散自主活動,這就需要導游進行周密的安排,保證隊員們遵守相關紀律,并且互幫互助。否則,團隊就會亂套,旅游質量就無法得到保障。三是游覽線路和相關活動要策劃得好。同樣的旅游目的地,策劃不同,感受的效果也會不一樣。線路和活動的策劃一定要切合旅游團隊的實情,這樣才有針對性。在一堂課里,老師精彩紛呈的導,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熱烈的互動,再加上美妙的過程設計,構成了沿途45分鐘的美麗風光。這樣一個過程,對老師和學生來說,都是一種全新意義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