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素蘭, 胡永近
(1.宿州職業(yè)技術學院 外語系,安徽 宿州 234000;2.宿州學院 外國語學院,安徽 宿州 234000)
高職院校英語教師科研現狀調查與分析
——以皖北地區(qū)高職院校為例
楊素蘭1, 胡永近2
(1.宿州職業(yè)技術學院 外語系,安徽 宿州 234000;2.宿州學院 外國語學院,安徽 宿州 234000)
為提高教師科研水平而更加有利于教學質量的穩(wěn)步提升,對皖北地區(qū)高職院校英語教師科研情況進行了調查.結果顯示:雖然英語教師取得了一定的科研成果,但整體上數量不多、質量不高、參與意識不強、科研形式不足、科研氛圍不濃厚及科研條件差等方面還存在著問題.建議:健全科研激勵考核機制,營造良好的科研氛圍;整合資源,搭建平臺,提升教師科研信心和科研能力;拓寬科研模式,倡導協(xié)同攻關,提高整體科研水平.
高職院校;英語教師;科研水平;協(xié)同攻關
英語是高職學生必修的一門公共課程,英語教學質量的高低關鍵在于英語教師的教學水平,而教師的科研水平直接影響著他們的教學水平,從而影響著培養(yǎng)對象的質量.本文調查、分析了皖北地區(qū)高等職業(yè)院校中英語教師的科研現狀,旨在找出皖北地區(qū)高職英語教師科研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尋求增強英語教師科研意識、提高科研能力、豐富科研成果的有效途徑,提高這一地區(qū)高職院校的整體科研水平和英語教學質量.
1.1 研究對象
本項目以皖北地區(qū)主要高等職業(yè)院校的 98位一線英語教師為研究對象,包括皖北六市中的淮南職業(yè)技術學院(淮南市)、宿州職業(yè)技術學院(宿州市)、亳州職業(yè)技術學院(亳州市)、淮北職業(yè)技術學院(淮北市)、安徽電子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蚌埠市)和阜陽職業(yè)技術學院(阜陽市).
1.2 研究方法
為全面深入地了解皖北地區(qū)高職院校英語教師的科研情況,項目組在查閱了大量相關文獻資料的基礎上,結合研究需要,精心設計了“皖北地區(qū)高職英語教師科研現狀調查與研究”調查問卷.問卷內容涉及研究對象的基本情況、科研成果、科研態(tài)度、科研條件以及科研工作中遇到的困難等 27個問題.本次調查共發(fā)放問卷 98 份,收回 93 份,其中 90 份為有效問卷.項目組根據回收的有效問卷,運用 Excel對調查所得的數據進行統(tǒng)計處理.
2.1 教師基本情況分析
調查顯示了安徽省皖北地區(qū)高等職業(yè)院校英語教師的基本情況.性別比例上,在 90 名被調查的教師中,女教師人數為 79 人,占總人數的 87.8%,呈現女教師一統(tǒng)天下的格局.年齡結構上,中青年教師是高職院校英語教師中的主力軍,30 歲及 30 歲以下與 31 歲~40 歲這兩個年齡段的教師人數最多,共 76 人,占總人數的 84.4%.婚姻狀況上,絕大部分教師已婚并育有子女,占總人數的的 85.6%.學歷結構上,這一地區(qū)高職院校英語教師中本科畢業(yè)生與碩士畢業(yè)生比例為 42.2%和 57.8%. 職稱結構上,助教和講師占到了近90%,高級職稱人數較少,僅有 14.4%,無正高職稱教師.授課類別和工作量上,近 70%的英語教師只承擔公共英語課的教學任務,周課時集中在 11~19 節(jié)之間,教學內容較單一,如表 1所示.
表1 皖北高職院校英語教師基本情況
從基本情況來看,一方面,皖北地區(qū)高職院校英語教師里青年教師居多,學歷水平均衡,教學任務不太繁重,他們年輕、有活力,掌握了豐富的專業(yè)知識,從事科研活動較有優(yōu)勢.另一方面,女性教師和已婚且有子女的教師占很大比例.這部分教師在承擔一定教學任務的同時還要照顧家庭,從事科研活動受到很多限制.另外,初、中級職稱占主導地位,整體職稱水平偏低,結構不合理,教師從事科研工作缺乏有一定科研基礎和經驗的教師的指導和幫助.
2.2 教師科研成果情況分析
2010~2014 年這 5 年期間,90 位教師共發(fā)表科研論文167 篇,人均 1.86 篇,每人每年僅有 0.37 篇,而且論文主要以發(fā)表在一般刊物上為主,發(fā)表在高級別刊物上的論文不多.一半以上的教師近5年從未主持或參與過各類科研項目,41 項科研項目中,省、市級別的項目占 95%,國家級的項目僅占 5%. 著作方面以參編教材為主,共 30 本,人均 0.3本;教科研獎項主要集中在省、市兩級,共 14 項,人均 0.2項,還有 76%的教師未獲得任何科研獎項,見表 2 所示.
表2 皖北高職院校英語教師科研成果情況(2010~2014 年)
有數據可見,英語教師們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整體來說科研成果數量偏少,質量偏低.皖北高職英語教師科研現狀不容樂觀,科研能力非常薄弱.
2.3 教師參與科研的態(tài)度分析
教師參與科研狀況直接反映了教師對科研的重視程度.如表 3 所示,95.6%的教師參與了科研工作,但其中 76.7%的教師只是偶爾為之,而且投入的時間不多,66.7%的教師每周做科研的時間不到 2 個小時.所有被調查的教師都不否認高職院校英語教師要從事一定的科研工作,但 47.8%的教師認為要做科研,但不應該強求,因為教學才是教師的第一要務.至于高職英語教師參與科研工作的動機,職稱評定需要排在第一位,占 71.1%,因為職稱晉升直接與教師的工資、福利以及職位、地位等緊密掛鉤.完成學校下達的科研任務占 10%,純粹為了促進教學,提高教學質量只占 15.6%.
表3 皖北高職院校英語教師參與科研的態(tài)度情況
整體來看,大部分教師參與科研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不高,投入時間較少,科研動機帶有功利性.這一現狀表明教師臨時興起,東拼西湊地“寫”篇文章,大都只為應付差事,科研工作缺乏計劃性與可持續(xù)性,科研成果缺乏創(chuàng)新與深度,科研能力無法穩(wěn)定持續(xù)地得以提升.
2.4 教師的科研環(huán)境
良好的學術氛圍可以帶動教師自覺投入到科研工作中去,但目前皖北地區(qū)高職院校的科研環(huán)境并不如人意,見表4 所示.67.8%的教師認為本學科的整體科研氛圍不夠好.學校為教師科研工作提供的軟硬件設施都嚴重匱乏,沒有充足的相關書籍和設備,特別是網上數據庫的開放,缺乏學科帶頭人和有豐富科研經驗的老師的有效指導,缺乏科研方面的專題培訓,科研信息閉塞.學校的科研激勵機制得到了一半以上教師的認可,則主要是指科研獎勵,因此只有 4.5%的教師在科研困難性上選擇沒經費這一項.在科研工作的困難性方面,論文難以發(fā)表位居第一,特別是在高級別的刊物上發(fā)表論文更是難上加難,這跟高等職業(yè)院校在社會上的認可度有一定關系,但也與教師的科研能力和論文的質量不無關聯(lián),其次是沒有時間和精力以及沒信心.教師的科研源頭主要來自實際課堂教學和理論文獻,來自課題申報和科研會議的占 30%和 27.8%,科研范圍相對較窄.從深度上看,67.8%的教師沒有固定的研究方向,缺乏研究的系統(tǒng)系和穩(wěn)定性.科研激勵機制主要是獎勵,沒有定任務和處罰措施.
表4 皖北高職院校英語教師所處的科研環(huán)境
3.1 健全科研考核激勵機制,營造良好的科研氛圍,激發(fā)科研熱情
濃厚的學術氛圍可以為教師開展科研活動提供清新的空氣和肥沃的土壤,缺乏良好的科研環(huán)境,教師在科研上就很難有所作為.67.8%的教師認為本校英語學科的科研氛圍不好,這要求英語學科帶頭人和學校管理部門給與高度重視,充分認識到科研工作在高職英語教學中所起到的重要推動作用以及教師教育教學質量與教師科研水平之間的相輔相成的關系.
良好的科研環(huán)境需要切實有效的科研考核激勵機制作為制度保障.54.5%的被調查教師認為自己學校的科研激勵機制較為合理是因為這些高職院?,F存的機制大都只有獎勵而缺少考核評價體系與處罰措施,這就使得部分教師對科研工作持可有可無的態(tài)度,偶爾為之或根本就不參與.要激發(fā)廣大教師的科研熱情,營造良好的科研氛圍,科研管理部門既要鼓勵教師積極爭取各類各級項目,多寫文章,寫好文章,還要根據學校及學科實際情況分配科研任務,制定并嚴格執(zhí)行科研工作量化考核管理辦法,明確科研獎罰制度,建立靈活有效的科研激勵機制和科學的教師科研發(fā)展性評價指標體系.
3.2 整合資源,搭建平臺,提升教師科研信心和科研能力
有了科學的激勵評價機制,學校還要解決教師搞科研“有心無力”這一問題.資源匱乏是皖北高職院校英語教師從事科研工作的一大難題.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學校應購買大量的專業(yè)技術資料,開通網上數據庫,教師從而能夠開拓視野,把握學科動態(tài).同時,學校還應購置教學科研硬件設施,如錄播設備等,方便教師開展科研活動.
無人引領是目前皖北高職院校英語教師從事科研工作的另一難題.學校可以通過“引進來、走出去”的方式解決這個問題.一、引進來.學??梢匝堉麑W者、專家來校開講,在研究方向的確立、課題申報、成果體現方式以及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等方面指導教師;邀請學科專家、名師加入到本校的科研團隊建設中來,搭建科研借力平臺,讓教師有機會開闊視野、關注學科發(fā)展主流和趨勢、增長見識,增強教師的科研意識、信心及敏銳度.二、走出去.在內部培訓的基礎上,學校還要有計劃地選派優(yōu)秀教師到校外參加培訓、學習,培養(yǎng)一批高水平的學科學術帶頭人,進而逐步創(chuàng)建一支“德藝雙馨”、教學水平與科研水平俱佳的的教師隊伍.
3.3 拓寬科研模式,倡導協(xié)同攻關,提高整體科研水平
英語學科歸屬于人文社會科學研究的范疇,科研類型以基礎研究和基礎應用研究為主.跟自然科學的應用型和開發(fā)型研究不同,高職英語教師搞科研大都拘泥于“單兵作戰(zhàn),閉門造車”的模式,認為合作沒什么必要,一個人就可以完成.這就使得教師個人的科研水平和整個英語學科的科研水平得不到提高.打破這種現象需要拓寬科研模式,協(xié)同攻關,才能提高科研水平.
拓寬模式,倡導協(xié)同攻關要求教師個人轉變觀念的同時也需要高職院校科研管理部門轉變觀念,增強服務意識,由管理領導逐步向服務扶持轉變;轉變模式,增加技術含量,由行政管理型逐漸向學術組織型轉變.科研管理部門還要大力倡導協(xié)同攻關的理念,確立協(xié)同攻關的工作模式,改變現有的單兵作戰(zhàn)、閉門寫論文的習慣,將個體的、分散的科研力量融合成一個有機的整體,充分發(fā)揮團隊作戰(zhàn)的優(yōu)勢.
拓寬模式,協(xié)同攻關需要充分利用各類豐富的學術平臺資源,全方位整合各學科的優(yōu)勢和各部門的人、物等優(yōu)質資源,大力推動與其他兄弟院校、企業(yè)和科研機構的密切合作,找準研究方向和合作基礎,實現資源共享與協(xié)同攻關,從而切實提高英語教師、英語學科和學校整體的科研成果水平與科研創(chuàng)新能力.
為了進一步促進高職教育內涵建設,為社會培養(yǎng)優(yōu)質人才,皖北地區(qū)高職院校的英語教師要從自我做起,深刻認識到科研與教學之間的互利關系,找準方向,制定個人科研發(fā)展目標,滿腔熱情地投入到科研工作中去.皖北高職學校特別是學校的科研管理部門要充分發(fā)揮“激勵考核,扶持幫助”的作用,切實做好體制保障和“后勤”保障工作,營造濃郁的科研氛圍,為教師提供科研信息、培訓指導以及物資和技術方面支持.教師與學校各部門通力合作,提升教師個人科研能力和科研水平的同時也提升了整個學科和學校的科研水平,進而促進英語學科教學質量的提高.
〔1〕杜明甫.河南高職高專英語教師科研現狀調查與分析[J].河南財政稅務高等??茖W校學報,2012(5):69-72.
〔2〕閆建章.我國師范大學教育學院教師科研現狀調查研究[J].教育研究,2014(7):109-114.
〔3〕戴晨麗.高職青年英語教師教科研現狀調查研究[J].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2014(21):18-20.
〔4〕唐景莉.探索 教 育 研究多學 科 交叉聯(lián)合 攻 關 新模式[N].中國教育報,2011-11-2(1).
〔5〕蔡愛麗.高職院校教師科研績效評價研究[D].南京:南京理工大學教育學院,2013.11.
〔6〕陳豫.高職英語教師科研現狀調查與分析[J].中州大學學報,2009(5):103-105.
〔7〕韓寶成.外語教學科研中的統(tǒng)計方法[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0.9.
〔8〕郝建君.西部地區(qū)高校英語教師科研水平現狀及提高策略研究[J].中國成人教育,2012(20):105-108.
〔9〕李道先,羅昆.協(xié)同創(chuàng)新視角下地方高校產學研合作的實現途徑[J].高校教育管理,201(6):20-23.
〔10〕曾貞.談高職英語教師科研能力的培養(yǎng)[J].教育與職業(yè),2007(26):80-81.
G644
:A
:1673-260X(2016)02-0242-03
2015 年 10 月 15 日
安徽省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重點項目(SK2014A400);安徽省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重點項目(SK2015A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