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軍(河北省秦皇島市北戴河區(qū)青少年校外教育中心,河北 秦皇島 066000)
?
引導學生自主地、創(chuàng)造性地學習
艾軍
(河北省秦皇島市北戴河區(qū)青少年校外教育中心,河北秦皇島066000)
摘要:創(chuàng)新是國家發(fā)展的希望,是民族興旺的靈魂,社會的發(fā)展離不開人的創(chuàng)新。因此,在當前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任務,而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引導學生自主地、創(chuàng)造性地學習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這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以下筆者就教學實踐,從問題情境、主體思維、挖掘潛能、鼓勵質疑等幾個方面談談如何在數(shù)學教學中引導學生自主、創(chuàng)造性地學習。
關鍵詞:自主性;問題情境;創(chuàng)新能力
激發(fā)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自主性和創(chuàng)造性、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是當前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任務,也是我國教育改革中必須深入加以研究解決的緊迫課題。下面,我就談談在教學筆算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時的幾點做法:
蘇霍姆林斯基說:“在人的心理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fā)現(xiàn)者、研究者,而在兒童的精神世界中這種需要特別強烈?!眱和@種與生俱來的探索欲望,是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實施探究性學習的重要基礎。創(chuàng)設問題正是為了滿足學生這一需要。學起于思,思源于疑。學生的思維往往是從問題開始的,它產生于對未知事物的探索。學生有了問題才會有探索,只有主動探索才會有創(chuàng)造,問題情境是促使學生建構良好認知結構的推動力,是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的重要措施。在教學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知識經驗、認知規(guī)律等因素,為學生提供豐富的背景材料。
例如,我在教學“筆算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進位加法”時,設計了如下情境:“同學們,我們大家在一起生活學習快一年了,我發(fā)現(xiàn)同學們不僅在生活上團結得如兄弟姐妹一樣,而且在學習上會互幫互助齊努力,共同解決難問題。下面的問題同學們能不能在小組的合作下解答出來?你們能用3、4、2、8、5這五個數(shù)字組成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的試題嗎?試試看?!蔽业脑拕傉f完,學生強烈的求知欲就被激發(fā)出來,各小組投入到緊張的創(chuàng)造活動之中。一道又一道試題在他們動手動腦中誕生了。在匯報時,小組爭先恐后,場面非常熱烈。在板書時,我把學生編的這些題又分成3組,對下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起一個鋪墊的作用。
參與是需要時間的,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就需保證學生有足夠的獨立觀察、思考、分析、討論、操作的時間。因此,教師應當采取適當?shù)姆绞?,使得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有足夠的時間去探索、去實驗、去驗證。
例如,“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的進位加法”,在前面我已把學生編的算式分成三組,在教學時我設計了一個綜合性的問題:“誰能說說前兩組試題有什么區(qū)別?”這個問題不是學生一看就能回答的,必須通過計算、分析、比較才能得出結論:
第一組題目:34+52 32+45 54+23 24+53
通過計算發(fā)現(xiàn)第一組題目是不進位筆算加法,學生已經學過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不進位加法,學生做起來很輕松,再加上是自己編的題目,興趣也很濃厚。做完之后讓學生齊背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的法則(相同數(shù)位對齊,從個位加起)。通過簡單的復習,很好地喚起學生對以往知識的記憶,對學習進位加法起到一個很好地遷移作用,從而達到銜接新舊知識的目的。
第二組題目:34+28 58+24 43+28 45+38 48+54
第二組是進位的筆算加法。由于第二組是新授內容,接著我又提出一個問題,這組題怎樣解答呢?請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用小棒擺一擺、擺后再說一說。
此環(huán)節(jié)進行了兩次小組合作。第一次是各組學生合作交流“如何計算”,學生在交流過程中,得出了多種方法,如:擺小棒、口算、撥計數(shù)器、豎式等,并且學生都能主動上臺與其他組的同學進行交流。第二次是在學生計算完第二組題后,合作討論“列豎式時需要注意什么”這一問題(因為本節(jié)課主要講豎式計算),引導學生總結出筆算進位加法時需要注意的事項,并根據學生回答適時構圖小結,且把注意事項編成兒歌的形式(相同數(shù)位要對齊,先從個位上加起,個位滿十別著急,請向十位進上一),不僅有利于學生記憶,而且也能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計算的正確率。
這樣又給學生創(chuàng)造了一個思考的空間。通過動手實踐、主動探索、合作交流,學生明白了個位滿十要向十位進一。可見,給學生提供充足的時間、廣闊的空間,能激發(fā)學生思考,促使他們數(shù)學思想方法的形成,使其主動發(fā)展。
在教學中,一方面教師要重視教法的改革,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養(yǎng)成生動活潑、勤于思索的良好習慣。另一方面,教師要注意在課堂教學中“留有余地”,讓學生發(fā)揮自己的邏輯思維能力,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
例如,“筆算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進位加法”,學生在教師營造的民主、寬松、活躍的氛圍中解答了第二組試題,得出結論后,我又讓他們解答第三組題,使創(chuàng)新的火苗繼續(xù)燃燒。
第三組題:58+42 85+54 25+82 84+43
顯而易見,第三組題對于一年級學生來說,的確有難度,但由于有了第二組題做基礎。我想讓學生大膽嘗試一下。于是我提問:“剛才同學們討論出了個位滿十,要向十位進一,那么十位滿十,該怎么辦呢?誰會用豎式進行計算?”
學生們興趣盎然,馬上開始了小組合作,各抒己見,有的小組通過擺小棒得出答案,有的小組直接嘗試豎式計算,得出結論的學生很自信地給不明白的學生講,在組內之間形成了互幫互助的良好風氣,通過大家的齊心協(xié)力、積極思考。有多數(shù)學生得出了答案,在匯報時,學生儼然一個個小老師,在講解時,口齒清楚,思維明確。并且得出了“個位滿十要向十位進一、十位滿十就要向百位進一”的結果。第三組的內容本應是二年級學習的,一年級的學生能夠迎刃而解,說明學生的潛力需要教師的挖掘和不斷培養(yǎng)。
在教學中,我積極引導學生思考,鼓勵學生大膽質疑。例如,在教學中34+28時,我班的王同學問道:“老師,讀數(shù)和寫數(shù)都從高位起,為什么筆算加法時要從個位加起呢?”這個問題提得非常有價值,但是我沒有馬上發(fā)表意見,而是發(fā)動學生討論,讓他們從十位加起試一試。嘗試后,學生發(fā)現(xiàn)先算十位上的數(shù):3+2=5,5寫在十位上。再算個位:4+8=12,滿十向十位進1。十位應該是6,還要把5擦掉,再寫上6,這樣一來,步驟增多,非常麻煩,而且易出錯誤。所以,在進行筆算加法時,要從個位加起??梢?,大膽質疑有利于對學習知識的深化。
總之,在數(shù)學教學中引導學生自主地、創(chuàng)造性地學習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要求數(shù)學教師必須從自身做起,在教學觀念上重視學生的自主性、創(chuàng)新意識的培養(yǎng),使學生的自主性、創(chuàng)新能力逐步形成,日益提高。
[責任編輯金東]
Lead Students to Study Independently and Creatively
AI Jun
(Yong People Outschool Education Center,Beidaihe Distrct,Qinhuangdao Hebei,066000,China)
Abstract:innovation is the hope of national development,is the soul of national prosperity,and social development is inseparable from human creativity. Therefore,in the teaching,training students' innovation ability is the important task to carry out quality education. However,the cultivation of the innovative ability of students and guide students to learn independently and creatively is a long-term process. In this article the author discusses on how to guide students to learn Math independently and creatively from the aspects of teaching practice,questing situation,potential digging and encourage question asking.
Key words:autonomy;problem situation;innovative ability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6)18-0168-50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18.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