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小汐
“雨里雞鳴一兩家,竹溪村路板橋斜。婦姑相喚浴蠶去,閑著中庭梔子花?!?/p>
王建的這首詩有飽滿的山村詩意,閑閑的,水靈靈的,像雨后怒放的梔子芬芳,古樸靜婉,讓人心安。
梔子,是鄉(xiāng)村里盛開的糯米酒,微微地抿上一口,漫山遍野便都是五谷豐登的喜悅,醉人亦宜人。雞鳴犬吠,青山竹溪,雨后的村莊,小路之上,走過浴蠶的戴花姑娘,纖細(xì)的腰肢,如炊煙一般裊娜。
南國的初夏,清晨的悠長巷弄里,經(jīng)??梢娰u梔子花的老人。古舊的小篾筐,墊了張藍(lán)色的印花布,皎潔的梔子花一朵一朵地簇?fù)碓诓忌?,蘸著夜間新鮮的露水和老人舒展的笑容,生出一種沁人心脾的氤氳氣息,安靜而祥和,直讓人迷戀。
那樣的梔子花,一元錢可買得數(shù)枝,含苞未放的,開放的,都帶著干凈的稚氣,簪在頭上,無端地動(dòng)人。買一把養(yǎng)在水瓶里,立刻滿室流芳,似置身清涼靜好的畫堂,風(fēng)從窗外蜿蜒而來,聞一腔飽飽的香,像一種意識(shí)的回歸。到某一個(gè)年代與地點(diǎn),思緒綿軟,被舊事纏繞浸泡著,鮮嫩得不忍觸碰,慵懶得不想翻身。
但還想跟古人借一點(diǎn)兒情懷與情調(diào)。宋人李石有詩《搗練子》:腰束素,鬢垂鴉。無情笑面醉猶遮。扇兒斜,瞥見些。雙鳳小,玉釵斜。芙蓉衫子藕花紗。戴一枝,薝卜花。
薝卜即梔子,據(jù)說梔子之種來自天竺,此花素白自持,有芬芳可清虛靜氣,乃參禪妙香。
看,她心里分明就有蓮花端然,臉上卻是傾國傾城的樣子。那樣的風(fēng)情,在宋代嗎?清淡的富貴,禪意的風(fēng)流,合在一起自是曲徑通幽,清闊無邊。扇兒斜,玉釵斜,花枝斜,一個(gè)眼神斜飛過來,哪里招架得住,連心尖都是顫的……
古人養(yǎng)花亦有講究。在南宋時(shí)期,韓淲就寫了《軒窗薝蔔,瓶浸佳甚》:“銅壺更浸新薝蔔,香撲書簾畫格間?!睏d子折枝后,用小槌將根部捶碎,擦上鹽巴,先入花而后入水。琥珀色的銅壺,壺底刻有鮮活游魚伴花枝,再于壺中盛三分青色的天光,七分初夏的瓦檐雨,吧嗒,吧嗒,吧嗒……花香如水月四濺,珠簾琳瑯,滿屋子的滴漏之聲,那樣的書,讀在眼里,一字一句都透著玲瓏可意,清涼飽滿。
我喜歡席慕蓉的《盼望》:如果能在開滿了梔子花的山坡上/與你相遇,如果能/深深地愛過一次再別離……初夏的溫度,愛情的悲喜,開滿梔子花的山坡,白衣飄飄的少年,漸行漸遠(yuǎn)的泛黃光陰。一回首,那咫尺的山色與遙遠(yuǎn)的年華,都曾是那樣經(jīng)得起揮霍……
我亦喜歡劉若英的那首《后來》。非常潔凈的歌詞,梔子花,白花瓣。詩詞文字,如此芬芳。我們總是一遍一遍地沉溺其中,企圖推算出光陰的流轉(zhuǎn)變遷,企圖知曉那些日益沉淀的感情,曾有過怎樣的蛛絲馬跡,卻終是美麗的徒勞。那是歲月設(shè)下的迷局。
“梔子花,白花瓣,落在我藍(lán)色百褶裙上。愛你,你輕聲說,我低下頭聞見一陣芬芳?!痹诎察o的夜里,聽她輕輕地深情地唱啊唱,便會(huì)在沒有梔子的季節(jié)里,一低頭就聞到梔子芳馥的清香。那種娓娓道來的清香,盛開出柔軟的云白之色,像覆雪的靈魂,風(fēng)一樣奔跑過塵世和諸類情感……
然后,一半給時(shí)光,一半給遺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