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連河
“張老師,一盒口香糖!”周一中午第一節(jié)課課前,我剛坐到辦公室的椅子上,我班學生高恒昊便氣喘吁吁地走進辦公室,并不停地說道,“在衛(wèi)生區(qū)撿的!老師,快上課了!我走了!”我還沒來得及問話,他便把一盒口香糖放到我的辦公桌上,匆匆離開了。
學校德育處曾“矯枉過正”地明令禁止學生從家里帶零食、飲料到學校,今天,居然交上來一盒口香糖,該怎樣處理呢?我不禁想起了上周清理泡泡糖的事——
上周三中午,我發(fā)現(xiàn)我班教室門前的走廊地面上有一塊泡泡糖留下的污漬,因為過往的人多,泡泡糖污漬已被踩得與瓷磚地面緊緊地粘在了一起。我問班里的學生是誰留下的,他們都說不知道。勞動班長夏培源反映,周一就看見了,值日生用笤帚掃不掉。了解情況后,我隨即喊來了當天的值日生徐俊熙,安排他在放學前想法把污漬弄掉;沒想到中午大課間沒多久,徐俊熙就跑來訴苦,說弄不掉污漬,我又讓他請了兩個幫手,在我的幫助和指導下才最終把污漬弄掉。
看來,是我上周對于口香糖污漬的處理只是就事搞事,沒有擴展教育。我為何不利用這一事件做引子,召開一次班會,以杜絕類似事件的發(fā)生呢?中午大課間,我把上周參加清理泡泡糖污漬的三個學生喊到了辦公室,對他們說:“下午的主題班會,我想說說上周泡泡糖污漬的事,你們各自準備一下,給大家談一談自己是怎樣清理污漬的以及內(nèi)心的感受?!比齻€孩子答應(yīng)了下來。
下午主題班會上,我在黑板上寫下了“愛護環(huán)境,不亂吐泡泡糖”幾個大字。我說:“大家都知道,嚼過的口香糖、泡泡糖若隨便亂吐,會污染我們的環(huán)境,很難清理,請看下面幾張圖畫——”之后,我用多媒體出示了幾張北京清潔工人蹲下身子清理天安門廣場泡泡糖污漬的畫面,并讓幾個同學簡要地談了自己的感受。接著,我又提到:“今天,高恒昊在我們的衛(wèi)生區(qū)撿到一盒口香糖;上周,也不知哪位同學在我們教室前的地面上也留下了一塊泡泡糖污漬,老師找了三位同學,費了很大的勁才把它清理掉,下面請這三位同學談?wù)勛约旱淖龇ê拖敕?,大家歡迎!”
“我一開始用鉛筆頭戳地面上的垃圾,鉛筆頭斷了,我再戳,再戳,戳了許多下,口香糖還是弄不下來。后來,我請來了侯玉恒和劉召碩來幫忙。侯玉恒說用小刀可以行,可是,學校不讓帶小刀,最后張老師讓我們用一截用壞了的尺子才把大部分的污漬鏟掉;再后來,劉召碩用潮濕的粗麻布用力擦,才把地面上的污漬弄干凈……”接著,侯玉恒和劉召碩也談了自己的做法和想法。
“大家再想一想、聊一聊,在我們的生活中,你有沒有清理過口香糖或泡泡糖的污漬的經(jīng)歷呢?”我對大家說。
大家沉默了一下,隨即便熱鬧開了。“有一次調(diào)皮的弟弟吃泡泡糖,不小心,弄到我頭發(fā)上了,怎么也弄不掉,最后還是媽媽把那點頭發(fā)剪了,真難看!”李想同學開頭一個說?!耙淮挝彝砩铣耘菖萏?,吃著吃著,睡著了;早上起床,發(fā)現(xiàn)泡泡堂已經(jīng)粘在被子上了,奶奶總是弄不掉!”接著趙美旺同學也這么說,話音剛落,“上次,泡泡糖粘到我鞋上了,很難弄!”吳優(yōu)同學就令人發(fā)笑地說開了:“上次不知怎么弄的,我屁股上粘了一小塊泡泡糖,弄不掉!”劉靜同學就更是顯得為難地說:“如果操場的塑膠草坪上粘上泡泡糖,就更加弄不掉了!”賈宇軒說……
“可見,亂吐泡泡糖,影響真是太壞了!今天我們班會的主題就是‘愛護環(huán)境,不亂吐泡泡糖,大家覺得我們今后該怎樣做好呢?”我再次詢問大家。
“我反對把泡泡糖帶到學校、吐到地上!”“我希望大家愛護環(huán)境,吃泡泡糖不要隨便吐在地上!”“口香糖吃完后,最好用紙包住,然后再放進垃圾桶里?!薄耙姷絼e人吃泡泡糖,我要告訴他不要亂吐”……學生們你一言、我一語,說得很熱鬧!
顯然,這節(jié)班會課達到了預期的目的,學生們的頭腦中也牢固樹立了“愛護環(huán)境,不亂吐泡泡糖”的環(huán)保理念。
經(jīng)過這次班會,我有了進一步的反思。以前的班會大都是學?;蛭易约禾崆按_定主題,盡管班會程序、發(fā)言內(nèi)容都做了精心的安排,同學們的發(fā)言和我的總結(jié)“說教”也不乏精彩,但學生的精神狀態(tài)告訴我,班會效果并不理想,許多孩子并沒有真正聽到心里去,沒有用心來想,其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其實,這樣的班會是失敗的班會,是無效的教育。杜威在其著作《民主主義與教育》中曾針對當時美國教育脫離社會生活、脫離兒童生活的弊端提出了“教育即生活”的著名命題,其中一個主要的觀點就是要求學校教育與兒童的生活聯(lián)系、結(jié)合?!敖逃巧畹倪^程,而不是將來生活的準備”,“教育即生活,教育是生活本身”,“教育是生活的需要”,最好的教育就是“從生活中學習”“從經(jīng)驗中學習”。很顯然,我以前召開的一些班會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就是選題距離學生的生活太遠了,以致造成話題內(nèi)容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相脫節(jié),學生不感興趣,最終使主題班會變成了空洞的宣講和被動的灌輸。
這次班會還深深地啟發(fā)了我:只有貼近學生現(xiàn)實生活的主題班會,學生才會喜歡,才會有效。首先,“愛護環(huán)境,不亂吐泡泡糖”的班會主題是學生們感興趣的生活話題;其次,班會的活動形式是在“自由聊天”狀態(tài)下的“朋友談心”。班會上,由于清理泡泡糖污漬的學生有切身的生活體驗,有自己的認識,他們在班上的宣講遠勝于我的蒼白說教;并且,其他的許多同學也有過類似的生活經(jīng)歷,各自在內(nèi)心埋藏著真心話。這樣在班會上,大家才會敞開心扉、無話不說,才會彼此間分享生活體驗和思想心得;才能使大家在交流互動中端正思想、達成共識,才能使學生“在生活過程中”、在“生活的經(jīng)驗發(fā)展過程中”學習,并最終獲得“改變自己行為的力量”,獲得“向前生長的力量”。
總之,主題班會要靠近學生的生活,班主任老師一定要解放思想,遵守教育規(guī)律,尊重學生主體地位,甚至放下尊長的架子,向?qū)W生請教,選擇適宜的班會主題,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學習,在生活中成長。
(作者單位:河北省臨西縣玉蘭東路第一完全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