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不能以生命為代價為失職失責買單
7月26日下午,省委書記徐守盛在長沙,省長杜家毫在株洲醴陵,分別就道路交通安全和煙花爆竹整頓治理約談了相關重點縣、重點監(jiān)管部門和重點企業(yè)主要負責人。書記、省長極為罕見地在同一天安排部署安全生產工作,省委、省政府對安全生產的高度重視由此可見一斑,也體現了省委、省政府治理生產安全事故的決心和意志。
約談中,徐守盛強調“抓安全生產,必須將心比心,以百姓之心為心”,杜家毫要求“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fā)展理念,推動煙花爆竹產業(yè)安全發(fā)展、轉型發(fā)展”。書記、省長同樣站在“以人為本,執(zhí)政為民”的高度,要求大家切實喚醒安全生產責任意識、風險意識和憂患意識,堅決守住安全生產的紅線、底線。這既是真正落實安全生產“黨政同責”的具體示范,也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fā)展理念的具體行動,更是要把安全責任的壓力層層傳導到地方,讓大家真正把責任扛在肩上,落實到行動上。
生命至高無上,安全責任為天?!鞍踩谝弧笔巧鐣妼ιa、生活最低的要求,一旦安全缺失,事故頻發(fā),就會嚴重沖擊民生的質量,妨礙經濟發(fā)展與百姓幸福感的提升。面對近期發(fā)生的慘痛事故,我們要警醒,要追問,要發(fā)奮。每一起事故的發(fā)生,當中肯定有多重因素的影響,但有一點毋庸置疑,那就是責任落實出現了問題。對于這一點,無論是有關地方、部門,還是企業(yè)主體,都需要反思。在安全生產工作中,任何時候都要牽住“責任落實”這個牛鼻子,企業(yè)主體責任、政府和部門監(jiān)管責任、屬地管理責任,一個都不能少,一個都不能軟,必須嚴絲合縫、環(huán)環(huán)相扣。責任落實到位,就是剛性地執(zhí)行“安全第一”的鐵律,就是為了社會的穩(wěn)定、民生的福祉。
“以百姓之心為心”,“以人民為中心”,有心才會自覺盡責,才會把事情做在前面。正所謂“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亂,防患于未然”。任何事故的發(fā)生都會經歷一個由小到大、由量變到質變的過程。許多安全事故都是在不經意間發(fā)生的,事故隱患的根源往往是不起眼的,可如果不加注意就會釀成嚴重的后果,遭受致命的打擊。無數的事實證明,有時候,工作中一個小小的疏忽和不嚴謹的操作都有可能導致一場重大事故的發(fā)生。這就要求我們在實際工作中必須堅持把責任落實到每個崗位、每個人身上,不放過任何環(huán)節(jié)、任何流程、任何步驟,真正把不安全因素、事故苗頭消除在萌芽狀態(tài),而不是每次都等發(fā)生了大事故后再去“亡羊補牢”。
“決不允許心存僥幸,決不允許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當兒戲,決不允許以客觀因素來掩蓋主觀上的責任缺失和工作失職?!边@三個“決不允許”是責任落實的底線和紅線。安全責任不容有失,一旦失職失責,就必須嚴肅追責問責。否則,責任就會虛置,負責就會變成空話。只有依法依規(guī)讓那些玩忽職守、失職瀆職、違法違規(guī)者受到懲罰、付出代價,才能真正讓安全生產的“高壓線”帶電運行,才能讓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失職追責成為落實安全生產責任的“利器”,才能讓“安全紅線”成為“生命保護線”。
安全生產一頭連著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一頭連著經濟社會發(fā)展,容不得半點延誤,也來不得半點疏忽。書記、省長的話談了,不僅要聽進去,更要有行動,而且是常態(tài)化的行動。我們必須時刻繃緊安全生產這根弦,堅守安全生產防線,努力做到安全意識不打盹、安全責任不空轉、安全措施不缺位,決不讓人民群眾以生命為代價為失職失責買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