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義法
讓弗·米勒說:“要想打動人,首先自己要被打動。否則,再富技巧的作品也決無生命?!彼薪虒W的最終目標都是要培養(yǎng)孩子們的心靈手巧、耳聰目明的能力,習作教學也不例外,怎樣才能把我們的孩子培養(yǎng)成靈活、聰慧的學生,讓孩子們的習作中更有寫作靈性呢?
一、觀察自然生活,獲得生命靈感的敏銳慧眼
觀察生活是寫好作文第一要素。觀察得是否細致與深刻,直接關系到孩子們寫出來的習作水平的高低。觀察得越是深刻,那么內心的體驗感受就會越深,就能夠觸發(fā)孩子們的寫作動機,就會讓孩子們發(fā)現題材價值。教師要時刻提醒孩子們,時時刻刻做一個生活中有心人,并著力練就孩子們具有一雙慧眼,在看似平淡單調的生活中,能夠時刻有所發(fā)現,有所深刻的感悟,讓孩子們獲得創(chuàng)作的靈感、激情。同時,還要告訴孩子們在觀察事物時,應該調動一切感官,進行細致的觀察。對自己生活中覺得有收獲、啟迪的內容要用筆把它們記錄下來。因為那些收獲與啟迪是生活中最真實的內容,反映的是最真實的生活,就會成為孩子們今后創(chuàng)作的豐富素材。在實際教學中,引導學生去觀察周圍美好的事物,如:城鎮(zhèn)老街的改造建設,家庭生活的設備添置,學校面貌的重大變化。
二、展開求異想象,激活生命想象的斑斕色彩
新課程要求培養(yǎng)具有創(chuàng)新意識的人。求異思維想象能力,是孩子們進行創(chuàng)新能力的最主要特征。在習作教學過程中,若孩子能夠時刻有著求異想象的活動,毫無疑問就能培養(yǎng)孩子們適應社會能力,就會為提高孩子們未來生命體驗活動,打下扎實的基礎。因此,鼓勵學生能為同一活動,進行多種擬題;為同一主題,多種的立意;為同一主線,多種的表達。運用想象作文、童話作文、擴寫作文和續(xù)寫作文等形式來培養(yǎng)孩子們的寫作想象力。如帶領孩子參觀生態(tài)園后,要求讓孩子以生態(tài)園里的植物來展開想象,寫了一篇想象習作,并提出了寫作要求:要寫得新、奇。孩子們的習作題目各不相同,如《生態(tài)園里的悄悄話》《多彩的生命》《奇特的我》《幸福的家園》等。孩子們還會從人類對現代生活的熱愛、對大自然的熱愛、對環(huán)保的關注、對農業(yè)科技的廣泛應用等不同的角度進行立意。孩子們的習作因想象而帶來了精彩,他們的生活因想象而色彩斑斕。
三、捕捉瞬間契機,激起生命想象的文情四射
大自然是千變萬化的,有很多東西值得我們用心去觀察,生活是我們靈感的來源與寫作源泉。教師就善于要引導孩子們,能夠及時拍下生活精彩動人的一幕,能夠捕捉到寫作的時機,進行即興創(chuàng)作。即興創(chuàng)作,是在教師給出主題之后,孩子們在很短的時間里進行準備,在沒有經過深思熟慮過程后,進行的現場口述展示。它還包括了許多訓練的因素,它能夠讓孩子們在口頭表達時語氣、節(jié)奏等多方面都可以得到鍛煉和提高,而且它還可以讓孩子們從中選擇到合適的寫作素材;從結構、遣詞造句也都能得到充分訓練,快速提高了孩子們的思維能力。如果這樣長期堅持下去,孩子們定能夠開闊寫作的思路,對孩子們思維的周密化、條理化都會起到很好的效果。例如個別孩子由于沉迷于手機游戲中,導致他們的學習成績直線下降時,班上作文老師就適時地舉行“正確對待手機”的主題辯論活動。孩子們分為正反兩方,讓他們稍作準備后展開了激烈的辯論。正方就會列舉了手機的優(yōu)勢,交通良好工具,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開闊人類的眼界等好處;反方則會指出,過于沉迷于手機游戲,就會導致一部分孩子視力下降,而且影響學習,課上精力不足。最終孩子們就會達成一致的共識:要合理使用手機。這時老師就讓孩子們把自己所思所想全都寫下來。孩子們就會滿腔激情,就連怕作文的孩子寫出的作文也文情并茂了。
教師應以課堂教學為軸心,向孩子們生活的各個領域拓展、延伸,使孩子的寫作同他們的課外生活有機結合起來。使學生的思維迸發(fā)出智慧的火花,從而使作文課堂因“生命靈性”而生輝,煥發(fā)出生命的活力。
(作者單位:江蘇連云港市夾山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