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世軍
小切口手術與傳統(tǒng)甲狀腺手術治療甲狀腺腫瘤的療效比較
薛世軍
目的 比較甲狀腺腫瘤患者采用小切口手術和傳統(tǒng)甲狀腺手術治療的效果。方法 選擇75例甲狀腺腫瘤患者為研究對象,根據患者的就診時間進行隨機分組,對照組35例,采用傳統(tǒng)甲狀腺手術方式治療,觀察組40例,采用小切口手術治療。比較2組治療效果。結果 觀察組患者的手術時間、出血量、切口長度和住院時間分別為(70.18±10.49)min、(33.52±14.78)mL、(5.01±0.82)cm、(4.09±1.48)d,對照組分別為(91.69±14.19)min、(80.38±20.89)mL、(7.82±1.18)cm、(7.59±2.48)d,2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結論 小切口治療甲狀腺腫瘤效果明顯,安全可靠,值得臨床重視和推廣應用。
甲狀腺腫瘤;小切口手術;安全性
甲狀腺腫瘤是普外科臨床中十分常見的疾病類型,在頸部多見,近年來發(fā)生率逐漸上升。甲狀腺腫瘤多數(shù)為良性腫瘤,但是因腫瘤占位因素,會導致患者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難、頸部不適、咽喉困難等級并癥狀,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1-2]。當前,臨床中主要采用手術方式治療甲狀腺腫瘤,但是傳統(tǒng)甲狀腺手術治療的創(chuàng)傷較大,術后會引起一定不適,并嚴重影響外觀美感。本研究比較甲狀腺腫瘤患者采用小切口手術和傳統(tǒng)甲狀腺手術治療的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1年3月~2014年8月解放軍第二二二醫(yī)院收治的甲狀腺腫瘤患者75例,根據患者的就診時間進行隨機分組,對照組35例,其中男12例,女23例,年齡21~67歲,平均年齡(41.32±2.11)歲,病程6d~6年,平均病程(3.08±1.02)年。觀察組40例,其中男13例,女27例,年齡23~68歲,平均年齡(42.35±11.30)歲,病程1個月~5.5年,平均病程(3.12±1.21)年。2組患者的一般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臨床期間采用傳統(tǒng)甲狀腺切除手術治療,采用局部麻醉或常規(guī)頸叢阻滯麻醉后,取患者仰臥體委,在患者胸骨上緣4cm處行弧形開口,長度為6~8cm,應用高頻電刀分離頸前筋膜、頸闊肌間隙的結締組織,縱向切開白線,并撥開頸前肌,暴露甲狀腺葉,明確手術切除范圍后再切除腫瘤,術后常規(guī)止血,將切口縫合后,放置引流管,術后2d拔出引流管[3]。觀察組患者臨床中采用小切口切除手術治療,采用全身麻醉或局麻處理后,取患者仰臥體位,在患者鎖骨上方1.5cm部位作切口,雙側切口長度約為6cm,單側切口長度約為4cm,并給予濃度為0.5%的腎上腺素進行皮下注射,劑量為15mL。常規(guī)切開皮膚和皮下組織,分離肌群結締組織,并進行皮瓣游離,將白線切開,保證甲狀腺暴露以及縱向肌群的完整性,探查患者的甲狀腺腫瘤情況,明確好病變位置和手術切除范圍后,切除腫瘤,對殘端進行結扎處理,充分止血,沖洗良好后逐層縫合,術后放置引流管,并于術后2d拔出引流。
1.3 觀察指標 術中嚴格觀察患者的癥狀變化,加強各項生命指標的監(jiān)測,記錄患者的手術時間、出血量、切口長度、住院時間。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5.0統(tǒng)計軟件分析、處理,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患者的手術時間、出血量、切口長度和住院時間均明顯少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患者的臨床指標比較(x±s)
甲狀腺腫瘤在臨床中比較多見,數(shù)據調查顯示,在40歲以下女性患者中比較多見[4],由于甲狀腺是機體中血運十分豐富的器官,手術治療很容易導致出血的發(fā)生,也容易導致創(chuàng)傷,所以,對手術設備和技術的要求均很高。甲狀腺腫瘤在任何峽部均可發(fā)生,以單發(fā)腫瘤較為多見,瘤體通常不大。傳統(tǒng)甲狀腺手術治療在直視下進行腫瘤切除,手術切口較大,且術后瘢痕明顯,對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均具有較大的不良影響。此外,傳統(tǒng)甲狀腺手術可能會破壞患者的血管回流和正常頸部淋巴管,進而造成組織水腫及皮下積液感染的發(fā)生[5]。同時,傳統(tǒng)手術因切口較大的因素,術后組織縫合操作較為繁瑣,可能會影響患者喉部、舌骨的正常運動,進而導致吞咽疼痛或吞咽困難等并發(fā)癥的發(fā)生。
小切口手術治療甲狀腺腫瘤具有以下優(yōu)點:第一,手術切口小,能夠在較大程度上降低患者的術后感染率,進而減小術后 瘢痕,對患者的美觀影響不大[6];第二,小切口手術治療可以較大程度上避開對患者腫瘤周圍組織和血管的破壞,術中操作可避開頸白線,可避免頸前淺靜脈縫扎造成的機體傷害[7];第三,小切口手術中的超聲刀應用對患者全身的神經肌肉無影響,止血效果明顯,進而可保證手術視野的清晰,有助于手術治療的和順利進行[8]。本研究中,觀察組患者的觀察組患者的手術時間、出血量、切口長度和住院時間均明顯少于對照組(P<0.05),充分證實其臨床優(yōu)勢。
綜上所述,甲狀腺腫瘤在臨床中十分常見,采用小切口手術治療甲狀腺腫瘤的手術切口小,術中出血少,手術操作時間和住院時間短,又住院患者的治療和恢復,安全性高,值得臨床重視和推廣應用。
[1] 蔡安慶,吳新勇.甲狀腺腫瘤外科治療134例臨床分析[J].醫(yī)學綜述,2014,20(18):3407-3408.
[2] 許勇.甲狀腺腫瘤普外科手術治療的臨床特點分析[J].醫(yī)學綜述,2013, 19(24):4599-4600.
[3] 黃敏,溫力生,閆志兵,等.喉罩通氣在甲狀腺切除手術中的應用[J].當代醫(yī)學,2012,18(19):156-158.
[4] 張捷,吳敏,彭娟,等.二維超聲及彈性應變率比值在細針穿刺診斷甲狀腺腫瘤中的作用[J].中華超聲影像學雜志,2014,23(6):493-496.
[5] 金瑋,呂雅,陳雙懂,等.內關穴經皮穴位電刺激防治甲狀腺腫瘤術后惡心嘔吐療效的臨床觀察[J].中國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3,33(9): 1199-1202.
[6] 楊振祥,孫洋,張珊珊,等.甲狀腺腫瘤217例手術治療[J].臨床和實驗醫(yī)學雜志,2013,12(1):40-41.
[7] 羅亞衡,顏宇波,李曉行,等.甲狀腺穿刺活檢168例臨床研究[J].當代醫(yī)學,2012,18(25):105-106.
[8] 陳海亮,趙興文,王勝,等.甲狀腺腫瘤腺葉切除術83例臨床分析[J].中國現(xiàn)代普通外科進展,2012,15(2):152-153.
10.3969/j.issn.1009-4393.2016.19.030
吉林 132000 解放軍第二二二醫(yī)院普胸外科 (薛世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