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廣濱山西省乒乓球隊, 山西 太原 030000
山西省業(yè)余乒乓訓練現(xiàn)狀分析調查及省隊選材狀況
張廣濱
山西省乒乓球隊, 山西 太原 030000
文章主要針對山西省市級體校目前的乒乓球訓練狀況,進行詳盡的分析,對目前業(yè)余體校訓練模式進行分類,并指出了每一類訓練模式的利弊。同時,對省隊在選材方面面臨的問題,進行了詳細的論述,使同行認真思考并探討業(yè)余訓練及人才輸送的問題。
體校 乒乓球業(yè)余訓練 選材現(xiàn)狀與對策
山西省乒乓球近年成績斐然,以武楊領銜的山西省乒乓球女隊先后獲得全運會女團亞軍、全國錦標賽女團冠軍、武揚、李曉丹分別獲得女單銅牌、武揚先后入選中國隊主力整容參加世界杯、世錦賽并獲得冠軍。這是山西省乒乓球歷史上前所未有的輝煌成績。令人欣慰、令人振奮。探討山西省乒乓球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可能性,經過調查、比較、思考,給大家提供全面、客觀地了解山西省目前乒乓球業(yè)余訓練狀況,以及省隊作為全省乒乓球龍頭,面臨的選材狀況。
(1)現(xiàn)有在訓人員比較多,說明乒乓球在青少年廣受歡迎,從事業(yè)余訓練的多,這還不包括在社會上經營的培訓點訓練的人數,但與在省隊訓練的人員相比,說明有輸送有培養(yǎng)價值的人少了,較之以前,金字塔底座大了,但尖子不尖。
(2)在省隊訓練的人員中,有從外省引進的隊員,如果不計入這些隊員,輸送到省隊的本土隊員數量不多。
(3)教練結構中,初級教練偏多,中級教練偏少,這一定是影響人才培養(yǎng)的重要原因。
(4)球臺數量與隊員、教練關系:球臺少,隊員多,訓練時間得不到保障,整體訓練水平不高;球臺多,隊員多,教練少,訓練是“大鍋煮”,訓練水平也受影響;球臺多,在省隊訓練人員少,說明平時工作重點偏向于創(chuàng)收經營,主要隊員抓的力度不夠。
表1 各地市訓練師資、場地條件、隊員人數基本情況表
(1)三集中模式:以長治市體校為例,該隊隊員陣容較整齊,年齡層次銜接較為合理,教練員隊伍業(yè)務能力較好,訓練場館、器材符合標準,是目前省內乒乓球項目較為正規(guī)化的體校,也是該市乒乓球成績一直保持優(yōu)勢的一個原因,是山西省主要后備人才輸送基地,他們采用集中訓練,集中教學,集中食宿的三集中的管理模式,能使訓練工作和管理工作細致化,個性化,使平時訓練工作得以保質保量地進行。這種模式必須有體育局對其場地、資金、教學等作為支撐,才能消除教練的后顧之憂,全身心的投入教學中,該模式也是現(xiàn)有體制下的傳統(tǒng)優(yōu)勢。大同市對個別大隊員的訓練管理也采取此模式。(2)市場化模式:在經濟大潮沖擊下,許多體育局對乒乓球訓練的場地、經費、教練工資難以為繼,所以教練走向市場,自租場地、自籌經費、自置器材,進行收費訓練,臨汾目前就是這一訓練模式的典型,忻州、運城也屬于此種模式。這一模式對于教練員來講壓力大,繁瑣事多,分出很大一部分精力考慮經濟效益,來支付場租費,器材損耗、水電、外聘人員工資、外出比賽經費等事務。同時還要考慮隊員家庭的經濟承受力。這種模式下接受訓練的隊員,大多數是以上學、拿等級證為目的,被選入省隊從事專業(yè)訓練者甚少。(3)走訓式訓練模式:所謂走訓式,就是即利用體校場館、教練員面向社會招生,收費訓練,訓練均在下午放學后進行,隊員路途要花費一定時間,訓練時間會因學校的活動而受影響,所以隊員水平有限。隊員家長也是以掌握一門特長,拿等級證為目的。目前,太原、陽泉基本屬于這種類型,大同的小隊員也屬于這種訓練模式。(4)學校訓練模式:訓練以學校為依托,隊員來自學校,場地由學校提供,教練是在校老師或聘請教練,這種模式的好處在于每天隊員放學后,訓練時間有保障,訓練與教學掛鉤,便于促進訓練,做到學習,訓練兩不誤,容易得到家長的支持,此模式不足是聘請有專業(yè)能力的高水平教練成為關鍵,而不是會打乒乓球的人就能當教練,除了來自社會上的熱心支持,一定要突出訓練的專業(yè)性,不能魚龍混雜。采用此訓練模式的有:臨汾鐵二小、孝義崇文街小學、陽泉北嶺小學、太原新道街小學、太師二附小、祁縣實驗二小、實驗三小等。(5)“寄養(yǎng)式”訓練模式:由于家長對于當地業(yè)余訓練條件,環(huán)境不太滿意,自己的孩子有打球天賦,想讓孩子在專業(yè)上有所作為,花錢到外地進行專業(yè)訓練(如:赴北京什剎海,山東魯能學校,河北正定基地,河北正大乒乓球學校,上海曹燕華學校等)。
經過2-4年的訓練,就出現(xiàn)兩種情況(在后文中加以詳盡說明),有的回省,有的被外省注冊,人才外流。這種現(xiàn)象原因是深層次的,包括體校投入不足,教練事業(yè)心不強,待遇低等。運城、臨汾、呂梁、陽泉、太原都有“寄養(yǎng)式”訓練的事例。社會人才交流,家長怕耽誤孩子前途, 家長決策自己孩子的未來,屬于情理之中。(6)“嫁接式“訓練模式,這種訓練模式分為兩種情況:一是指外省的年齡稍大,但符合山西省運會年齡要求,技術水平與山西省同齡水平比較屬于較好的,經人推薦來山西省后,注冊在某一城市為該地市服務打省運會,即“拿來就用”。該隊員一定在外省是被“篩”選過的。二是指外省年齡較小的隊員,各方面條件都不錯,是個較理想的苗子,與家長協(xié)商,提前引入山西省訓練,從小培養(yǎng)。這種模式需要代價,需要給家長做出某些方面的承諾(例如提供上學,提供食費等)僅憑山西在地域上的比較是不占優(yōu)勢的,這方面的優(yōu)勢全在北、上、廣、八一隊。“嫁接式”不利于自己培養(yǎng)省內人才,沖擊省內訓練體制,容易滋長“拿來主義“,自己不下辛苦,全省各市均有此模式的產生,現(xiàn)在社會流動性這么大,亦屬正常。
(1)山西省籍隊員在外省訓練了若干年,未被選入主要培養(yǎng)對象,回省后,在山西省技術水平仍是較好的(與省內選手比),我隊接收其繼續(xù)從事專業(yè)訓練,其實質已經是被外省“篩”選過一遍,屬于全國同齡水平不太理想的隊員,也就是我省接收的是“二手”隊員。山西省的戶籍在外地訓練的隊員,一旦被外省選入主力陣容或重點培養(yǎng)對象,則造成人才流失事實,這就引出來一個問題:“那這些隊員為什么不在本省練呢?”原因一,市級訓練體系較之以前,訓練水平降低,無理想的訓練對手和環(huán)境。目前山西省大部分體校是走訓制,家長交訓練費,目的是為了孩子上學,是為了掌握一技之長,為考學做準備,在這種情況下,好苗子的家長面臨著兩條路,一是進入省隊訓練,年齡過小的,面臨管理上、生活上問題或教練不足問題,入隊后和誰一起練?再者這一水平隊員應該還在地市體校打基礎,而不是過早地進入省隊,由省隊代做業(yè)余體校的工作。二是:隊員到了初高中階段,放棄打球,專攻學習,家長覺得打球對于孩子前途來講,路太窄,競爭太激烈,前途渺茫。原因二,如果進不了省隊(可能由于年齡太小或家長更信賴外省的訓練環(huán)境),遠走他鄉(xiāng),高價自費訓練,若干年后就形成前面所說的現(xiàn)象出現(xiàn)?;厥〉年爢T都是經過篩選后的。就選材而言,在這一點上,山西省已經比外省落后了一個檔次。(2)年齡真實性,無論是在本省市級體校訓練的,還是在外省訓練的隊員,都存在著年齡的真實性的問題。市體校為了取得成績,在隊員出生年齡上造假,進入省隊后,參加全國青少年比賽,屢次被查出,被取消參賽資格,造成不良影響及資源浪費。這兩年我隊每選一名隊員,首先要拍骨齡,獲得第一手資料。相信科學,相信其生物年齡,不輕信身份證,并且每年全國青少年賽前拍骨齡,跟蹤拍,對運動員發(fā)育狀況要掌握住,做到監(jiān)測骨齡要與全國接軌,加大嚴打力度。每名隊員只給一次修正機會,并且修正到位(真實年齡),實際年齡與骨齡差小于1(即將實施小于0.5歲),一經查出不能參賽。(3)選材年齡參差不齊,山西省乒乓球后備人才的選拔,談不上一層一層選,而是在“蹦”,東“蹦”出來一個,西“蹦”出來一個,隊員年齡層次不夠整齊,選材余地不大,在“碰”材料,在這一點上,已經比外省慢下了步伐和質量。外省在選定一批隊員后,剩下隊員都自謀出路,俗話說被“砍掉”,山西省沒有這樣資本去“砍”,“砍”對于山西省太奢侈了。本來理想苗子就不多,“砍”掉就更沒人才了。(4)外省“砍掉”的隊員,來山西省訓練,這也是山西省又一次經過別人“篩”選過,而獲得的“二手”隊員,這些隊員如果年齡合適,能參加省運會,注冊到地市為地市服務,也是一條“碰”材料渠道,只不過通過這條渠道獲得優(yōu)秀人才期望值不能太高。
(1)山西省在以省隊為龍頭的訓練體制仍未形成,或者說在經濟大潮下,原有的訓練體制遭受到沖擊和破壞,基層體校教練的訓練保障、待遇、經費、成績壓力都比以前大了,基層教練除了考慮完成每年省運會任務外,還為自己的待遇,生存發(fā)愁,他們對訓練、培訓、創(chuàng)收、拿等級證都要管。過去來自體校的各種保障現(xiàn)在要靠自己解決才行。(除長治市體校外,長治目前是唯一一個能三集中的體校,既集中管理、集中訓練、集中學習)。(2)從事乒乓球訓練的人多了,但有質量的人少了,大多數隊員家長是為了孩子上學的目的而打球,因乒乓球成才周期長,難度大,見效慢,今后欲從事專業(yè)訓練的人不多,所以輸送率低,因功課而影響訓練情況頻頻出現(xiàn),造成隊員訓練不系統(tǒng),專業(yè)水平較低,“走訓制“成為主流。(3)雖然這幾年山西省追加了乒乓隊的運動員編制,但與周邊省份做比較還處于較低狀態(tài)。家長、隊員覺得打乒乓球太難了,產生畏懼感,也是后備人才匱乏的原因之一。(4)對于“蹦”出來的,而不是選出來的人才,在這些隊員身上精雕細刻,就成了我省今后訓練的主要工作,這就是我省是乒乓小省、弱省的由來,在這種情況下,走精兵之路是無從選擇的選擇,這就是目前山西省乒乓球選材的現(xiàn)狀。
(1)希望各市體育局加大對乒乓球的投入,維持我國舉國體制的優(yōu)勢,乒乓球項目的花費相比較其他體育項目算是較低的,況且是國球,影響大,群眾基礎好,對場地器材的要求低,易開展。有條件的市體校,可恢復三集中訓練模式,對有潛質的運動員進行“小灶”“補貼”等優(yōu)惠措施,加以重點培養(yǎng)。(2)市級體校教練員要嚴格分明創(chuàng)收與培養(yǎng)的關系,在困難的條件下,要善于發(fā)現(xiàn)人才并加以重點培養(yǎng)。在目前市場經濟條件下,培養(yǎng)不出人才,創(chuàng)收只是暫時的,無生命力的。所以,以重點培養(yǎng)人才為先導,再結合創(chuàng)收,解決訓練中的實際困難,眼光放長遠些,而不是平時抓創(chuàng)收,遇到省運會,一個電話,召回“寄養(yǎng)“隊員或借用外省選手參加,造成自己不下辛苦的“假”繁榮。(3)省隊教練定期下基層輔導,幫助訓練工作,提高體校教練、家長的積極性,多方位與省隊有聯(lián)系,家長才有讓孩子從事乒乓球專業(yè)的信心。(4)發(fā)現(xiàn)外省真正好的苗子,省隊、市隊要能給孩子解決實際問題,如上學、伙食費等,留住人才(李曉丹就屬于此情況),或解決部分問題,先留住人才,注冊后加以重點培養(yǎng)。山西省經濟條件與發(fā)達省份比較算差的,所以,不能只想求人才,不投入。這是短視的。(5)組織市級教練員觀摩全運會、全國錦標賽,提高專業(yè)執(zhí)教能力。目前市場經濟條件下,教練員魚龍混雜,會打球就敢教的狀況很普遍,家長也不懂,很多人是為了經濟利益驅動。長期下去,誤人子弟。所以,提高各級教練員業(yè)務能力,也是當下急需解決的問題。
[1]王艷瓊,李光輝.高校大學生參加課外體育活動的現(xiàn)狀調查[J].體育科學,2008(01).
On the Status Quo Analysis of Amateur Table Tennis Training in Shanxi Province and the Provincial Team Talent Picking-up Status
Zhang Guangbin
(Shangxi Table Tennis Team, Taiyuan Shanxi 030000, China)
The article mainly aims at the table tennis training of the municipal sports school in Shanxi provinceat present situation, has carried on the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amateur sports school training mode classification, and points out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each kind of training mode. On talents selection that provincial team faced problems at the same time, the study introduces in detail, peers to think seriously about amateur training and talent transportation problems.
municipal amateur school table tennis amateur training status quo analysis talent picking-up status and countermeasures
G846
A
2096—1839(2016)08—0120—03
張廣濱(1965~),男, 中級教練。研究方向:體育教育訓練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