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在記敘文中,注重細節(jié)描寫和語言描寫,個性化描寫細節(jié),個性化表達語言。在議論文中,注重個性化表達觀點和個性化論證。
【關鍵詞】
個性化 細節(jié)描寫 語言描寫 論證 審題
在作文教學中,我發(fā)現(xiàn)學生的作文千篇一律現(xiàn)象比較嚴重。為此,我提出個性化表達文章,那么這樣個性化表達文章呢?
一、記敘文訓練注重個性化描寫細節(jié),個性化表達語言
記敘文是以敘述、描寫為主要表達方式,一般以記人、敘事、寫景、狀物為主要內(nèi)容的一種文體。一篇好的記敘文必須有一個相對完整的故事情節(jié),必須有一、兩個生動的人物形象,寫好記敘文,細節(jié)描寫至關重要。所謂細節(jié)描寫,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細微而又具體的典型情節(jié),加以生動細致的描寫?!睆母咭婚_始,讓學生留心細節(jié),觀察生活,積累素材,讓學生養(yǎng)成注重細節(jié)描寫的習慣。我教過的2010級高一(3)班周愛玉同學,在學習了蘇教版必修一第一專題后,根據(jù)第一專題的寫作要求,寫生活,但我提出作文訓練的重點要求是運用細節(jié)描寫。她寫的《生活是一本打開的書》,后來發(fā)表在南京師范大學主辦的《現(xiàn)代寫作報》上。其中有一段細節(jié)描寫非常好,如下:
“3,2,1!”我在心底默默地倒數(shù),臉上的肌肉也在一塊塊地抽搐,耳邊的風呼嘯而過,紅線越來越近了,還有三米,還有兩米,一米!只在一瞬,我的胸脯挺起,雙腳離地,紅色的帶子在風中飄揚,噢,我成功了。這是我在學校運動會上的一幕。我的成功令我自豪,令我驕傲,令我輕狂,我沉浸在喜悅之中……
記敘文訓練不僅要注重個性化細節(jié)描寫,還要注重個性化表達語言。
《2016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tǒng)一考試(江蘇卷)說明》在寫作的發(fā)展等級部分指出:“用詞貼切、句式靈活,善于運用修辭手法,文句有表現(xiàn)力。”怎樣使高中學生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呢?向書本學習語言表達技巧,我手寫我口。蘇教版教材許多篇章都是文質(zhì)兼美的例子,學習課文之后,要讓學生學會語言描寫與個性化表達,能夠我手寫我口。于龍先生在《“語言藝術”能否拯救語文教學?》一文中提出:“如果我們擺脫工具性、思想性、人文性,甚至擺脫語文學科性質(zhì)這類糾纏不清的問題,從‘基于語言藝術和‘為了語言藝術的角度。從‘語言理解(即‘語言輸入,包括視、聽、讀)和‘語言表達(即‘語言輸出,包括說、寫)的角度來考慮語文課程、教學和評估的具體設計,科學嚴謹、扎扎實實地研究、論證,語文課程與教學的諸般亂象也許能逐漸得以掃除,其科學品質(zhì)也許會大大增進。”在課堂中的語文教學活動中,語文教師帶領學生給字注音、解釋詞語含義、背誦、復述原文等多種活動,都可以學習文本語言,還可以讓學生學會品味語言。
二、議論文訓練注重個性化表達論點和個性化論證
《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實驗)》在表達與交流部分指出:“鼓勵學生自由地表達、有個性地表達、有創(chuàng)意地表達,盡可能減少對寫作的束縛,為學生提供廣闊的寫作空間?!备=◣煼洞髮W文學院潘新和教授主張寫作教學應以議論文為重點,他主張高中階段以訓練議論文為主,并強調(diào):“議論文的寫作學習,重點還是對文章論點的辨析與對論證、說理過程的探究,即對觀點與思路的探究。對文章觀點、思路、思維邏輯的梳理與領悟是首要的?!?/p>
要學生個性化表達自己的論點。我在《在作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怎樣做人》一文中提出這個觀點:我手寫我心,讓學生做一個有思想的人。高中生有繁重的學習任務,一般與社會直接接觸的機會較少,大多數(shù)生活在學校與家庭之間。這個階段的生理和心理特點又決定他們是最富有朝氣、最具有新鮮思想的人群。不過,在應試教育大潮下,許多同學的作文脫離了真實的自我,有的同學的作文僅僅是為了取悅教師,迎合評卷者。教師應積極鼓勵學生發(fā)表自己的見解,要堅決摒棄“為作文而寫作文”的思想傾向,確立“為做人而作文,以做人促作文”的作文教學理想目標。正如浙江慈溪實驗高級中學校長顧問陳寶國先生所提出的:“以生活為基點,寫作內(nèi)容無禁區(qū),寫作形式無禁地,寫作語言無禁忌,求真求美為雙翼?!?/p>
個性化論證。高中生寫議論文有了論點和論據(jù)后,就要根據(jù)提出的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展開論述。議論文本身的結構一般有四種形式:并列式,即論證的層次之間是平行的。對比式,往往論證的層次之間形成正反對比關系。遞進式,即論證的層次之間是逐層深入、步步推進的方式??偡质浇Y構,即總—分—總結構或者總—分結構。目前,大多數(shù)高中學生寫作議論文就如孫紹振先生批評的那樣:“好像議論文就是先有一個論點,然后鋪開三個例子,四個故事,五個名言,最后得出結論,證明論點?!被蛘哂行┩瑢W的議論文論證如同“八股文”,即“引(引入話題)—議(議論話題)—聯(lián)(聯(lián)系實際)—結(議論小結)。這樣的論證結構四平八穩(wěn),帶有明顯的格式化傾向。議論文的論證要有創(chuàng)新。楊志芳老師在《作文教學中的‘一體四點+1訓練法》一文中,提出一點創(chuàng)新,“即從不同文體的‘范例中總結一些有效的創(chuàng)新方法加以借鑒,力爭一篇作文有一個創(chuàng)新點。”他在此文中還建議論述中用好一個哲學原理,用四類句式表達。這樣的論證使文章有一種理性的認識,增加了論證的深度,具有個性化。
【參考文獻】
【1】楊九俊,王棟生主編.寫作教學設計【M】.江蘇教育出版社,2007(11)
【2】于龍.“語言藝術”能否拯救語文教學【J】.語文教學通訊(太原),2010(3A)
【3】潘新和.寫作教學應以議論文為重點【J】.語文學習,2010(10)
【4】楊俊生.在作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怎樣做人【M】.江蘇省教育學會
【5】陳寶國.中學作文教學研究【J】.2006(04)
【6】楊志芳.作文教學中的“一體四點+1”訓練法【J】.中學語文教學,2011(03)
(本文系江蘇省教育學會“十二五”課題《三維互動作文教學改革的實踐研究》(SJ-740)的階段性成果之一,作者為課題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