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爽
摘 要:儒釋道互補,使人們在入世、避世、出世之間找到了平衡。人們因此在哲學、宗教等層面上提高了自己的精神境界,一定程度上解決了人生的矛盾、痛苦,這樣人們會更加自覺不自覺地接受、遵守儒釋道思想。但是,《金瓶梅》中的多數人物卻明顯丟棄了儒釋道思想,只拼命地追逐自己認為值得追逐的。在物欲橫流、腐敗墮落的社會,儒釋道思想被解構了。
關鍵詞:《金瓶梅》 儒釋道思想 解構
儒釋道三教分別在經國、修身和治心方面分工合作,所謂“不知《春秋》,不能涉世;不精《老莊》,不能忘世;不參禪,不能出世。此三者,經世、出世之學備矣”(《憨山大師夢游全集》卷三十九),這就是古人對三教人生哲學互補的一個概括。儒釋道是中國人的精神支柱,但在《金瓶梅》中儒釋道失去了對人的吸引力和約束力,儒釋道思想被解構了。
一、儒家思想的解構
《論語》主要講了“仁”、“禮”。“仁”最初是說人與人之間的相互溝通。對內,主要指與父母、兄弟、夫婦的關系,如《論語 學而第一》說:“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對外,主要指君臣、朋友。如《中庸》所說:“天下之達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婦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達道也。”孔子呼吁“克己復禮”,又把“禮”和“仁”結合起來,在等級森嚴中又有溫情脈脈;孟子又提出了“仁義禮智”;在孔孟的基礎上,董仲舒提出了“仁義禮智信”,這就是所謂“五?!?。《金瓶梅》顯然表現出了對儒家思想的解構。
1.等級制度的破壞。《金瓶梅》第三十回“蔡太師擅恩錫爵 西門慶生子加官富貴”此回寫西門慶給蔡太師送禮換回了副千戶的官職,這正應了文中的兩句話:“必因奸巧得,功名全仗鄧通成。”第三十六回“翟管家寄書尋女子 蔡狀元留飲借盤纏”寫蔡狀元因缺少盤纏,找西門慶借銀子,西門慶非常大方,還派人遠道迎接。蔡狀元非常高興,“次日就同安進士進城來拜?!睜钤蠣攣戆菸迤诽嵝谈鼻簦@是不符合等級秩序的。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呢?因為金錢。
2.倫理道德的喪失。第五十二回“應伯爵山洞戲春嬌 潘金蓮花園調愛婿”寫應伯爵撞破西門慶和李桂姐的好事,不但沒有馬上回避,而且還要求和桂姐親個嘴,要求得到滿足后才走出來。西門慶和李桂姐是被看的人,他們依然有說有笑,應伯爵是看的人,他依然調情親吻。在他們這里,偷情仿佛沒有什么值得難為情的,也不是什么見不得人的事。第五十三回“潘金蓮驚散幽歡 吳月娘拜求子息”寫女婿陳敬濟悄悄走到背后,將金蓮雙手抱住,便親了個嘴,猴急地想要潘金蓮。潘金蓮“又驚又喜”、“半推半就”“假作不肯”,最后發(fā)生了亂倫的事情。第五十四回“應伯爵隔花戲金釧 任醫(yī)官垂帳診瓶兒”寫應伯爵為了討好西門慶講了個笑話:“一財主撒屁,幫閑道:‘不臭。財主慌的道:‘屁不臭,不好了,快請醫(yī)人!幫閑道:‘待我聞聞滋味看。假意兒把鼻一嗅,口一咂,道:‘回味略有些臭,還不妨。”文人的清高全無、節(jié)操掃地。
二、道家道教思想的解構
1.欲望的泛濫?!肚f子·逍遙游》說:“今子有大樹,患其無用,何不樹之于無何有之鄉(xiāng),廣莫之野,彷徨乎無為其側,逍遙乎寢臥其下。不夭斤斧,物無害者,無所可用,安所困苦哉!”這就是要人們自由逍遙,全身遠害?!肚锼分型现舶驮谀嗟乩锎驖L的烏龜,《人間世》無用的大樹、形體殘缺的支離疏,《莊子》很多時候都是在告訴人們如何保住自己的性命,得養(yǎng)天年。道教依于道家“自然”說,進一步發(fā)展為“長生成仙”。既然天人合一,那么人也可以通過服食丹藥與天地自然一樣永恒。的確,人最寶貴的是生命。 《金瓶梅》中有些人放縱自己的欲望到了令人發(fā)指的地步,其中不乏縱欲過度而亡者。 西門慶有六位妻妾,在家里日夜淫欲,還不能滿足他,他還霸占婢女,強占仆婦,嫖妓宿娼,私通官宅太太,蓄養(yǎng)外室。最后他終因縱欲過度,油盡燈枯,死于潘金蓮的床上,年僅33歲。龐春梅先是被自己的主子西門慶收用,后又和潘金蓮一起與陳敬濟通奸,且?guī)е亲蛹薜搅酥苁貍涓?,登上了正室之位。她以后又找回陳敬濟暗續(xù)舊情,還找了一個十九歲的姘夫小周義,最后生出“骨蒸癆病癥”,斷氣于姘夫身上,年僅29歲。 這些人為了滿足一己之私欲,不顧廉恥,不講道德,甚至連自己的身體也不愛惜。當西門慶在潘金蓮身上精盡而亡時,當龐春梅在小姘頭身上斷氣時,當陳經濟因和龐春梅偷情被周守備的手下殺死時,我們驚訝地發(fā)現在他們身上表現出來的私欲是如此強烈,強烈到可以性命相搏。
2.精神的荒蕪?!跺羞b游》中提出“至人無己,神人無功,圣人無名”。人如果可以擺脫世間功名利祿的束縛,就可以“無所待”的過逍遙的生活。 在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泛濫時,人們也許可以自贖自救,而莊子的“逍遙”為人們提供了一個精神家園。《金瓶梅》的男主人公西門慶一向是“金錢至上”,他用錢生錢,用錢換女人,用錢交朋友,用錢賄賂官員,當然也用錢買官,甚至想用錢買壽命、子孫福氣。 西門慶沉溺于“酒色財氣”,在以他為中心構筑的世界里充滿了橫暴貪婪,淫逸糜爛。一群人像無頭蒼蠅一樣沖著銅臭撞去,像花蝴蝶一樣朝著脂粉撲去,這是一個除了錢外沒有信仰、沒有追求的瘋狂世界。人們似乎忘記了在燈紅酒綠之外還可以找到一個安頓心靈的“無何有之鄉(xiāng)”,因此有些人也就不可能自贖自救,不可避免地走向了墮落和死亡。
三、佛禪思想的解構
佛教講“色空”,也就是說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無實體無固定的自性,隨因緣條件而變化。既然如此,得失、成敗、貧富、生死等等都是可以變化的,人們完全沒有必要對某一事物過于執(zhí)著。佛教認為眾生在地獄、畜生、惡鬼、人、天、阿修羅六道輪回,因此人也沒有必要執(zhí)著于今生,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督鹌棵贰返谖迨呋亍伴_緣簿千金喜舍 戲雕欄一笑回嗔”中吳月娘勸說丈夫為了子孫要少干壞事,多積陰德。西門慶笑道:“……咱聞那佛祖西天,也止不過要黃金鋪地,陰司十殿,也要些楮鏹營求。咱只消盡這家私廣為善事,就使強姦了姮娥,和奸了織女,拐了許飛瓊,盜了西王母的女兒,也不減我潑天的富貴?!狈鸾讨v因果報應,所以今生今世要多做善事。西門慶卻認為只要有錢,即便強奸了仙女也無所謂。不過很是遺憾,在小說的末尾,他的遺腹子孝哥因他而入了空門。夏志清說:“與其說是佛家信徒,毋寧說是對宗教上苦修的必要性深為惋惜的儒家信徒?!虼?,作者對儒家的同情,使他把佛家贖罪的故事安置在悲劇的遠景之中?!比遽尩阑パa,給中國人提供了生命的動力,儒家治世、道家道教治身、佛家治心。中國人因此可以在入世、避世、出世之間優(yōu)游,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精神養(yǎng)料。 但是,在《金瓶梅》大多數人物的身上,儒釋道對他們的約束力大大減弱,物欲橫流、腐敗墮落的社會幫助他們全面解構了儒釋道思想?!靶叛鑫C使理想追求幻滅和道德約束解紐,酒色財氣的人欲在缺乏理想疏導和道德約束的情形下瘋狂地泛濫。人性被浸酥了,被扭曲了,失去理性的市井人物既感到生命價值的虛妄,便在無度的縱欲求歡中‘實現生命價值和毀壞生命價值?!?/p>
參考文獻:
[1]洪修平:《中國佛教與儒道思想》,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年08月 ,第388頁.
[2]煒譯:《<論語>通譯》,長江文藝出版社,2005.11,第2頁.
[3]陳虹巖主編:《國學經典選讀 大學·中庸·三字經》,復旦大學出版社 ,2011.02,第127頁.
[4]方勇譯注 : 《莊子》,中華書局,2010.06,第12頁.
[5]夏志清:《中國古典小說史論》,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9月,第185頁.
[6]楊義:《中國古典小說史論》,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12月,第345頁.
作者簡介:歐陽叔雯,女, 碩士,漢族,湖北天門人,現任職于漢口學院,講師, 研究方向:漢語言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