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輝
隨著《北上廣不相信眼淚》這部反映在北上廣打拼經歷的都市職場勵志大劇火遍大江南北,又值歲末年初,行業(yè)論壇、公司年會、客戶答謝會、團隊聚餐等各種社交場合環(huán)繞,職場社交又一度成為社會熱門話題。
在“互聯(lián)網+”春風吹遍各大行業(yè)之際,風起云涌的職場社交領域出現了一款以互聯(lián)網+姿勢面世的產品——六點一刻。它是一款融合線下活動和場景社交的職場社交應用。針對年輕人的兩大突出需求,結交人脈和學習新鮮知識,六點一刻為職場白領量身定制高品質的活動,結合下班后場景,活動內容更輕松、互動性更強。為了做進一步的了解,《廣告主》采訪了六點一刻創(chuàng)始人許菊晏。
社交場景,讓職場人社交起來
有著多年全球最大的人力資源咨詢公司美世咨詢工作經歷的許菊晏發(fā)現,無論幫企業(yè)做出怎樣的組織分析和戰(zhàn)略建議,企業(yè)最大的痛點仍舊是人才,也就是說如何最大效率地找到合適人才,尤其是高端人才。而傳統(tǒng)的招聘工具和人才交易平臺基本都只能解決中低端人才的招聘,對于高端人才,效率則非常低。通過大量的研究發(fā)現,未來的高端人才尋訪和與連接則越來越需要在人才的社交場景中完成,這是非常明確的一個趨勢。當企業(yè)滲透到人才的社交場景中后,獲得人才的效率更高,也更精準。
許菊晏告訴《廣告主》:“六點一刻,其實是打了一個活動場景,我們的理念是想要讓職場人社交起來,而最有效的方式是在線下的主題活動場景。圍繞當今職場人的社交化學習分享和人脈這兩個需求開展的活動場景,能夠讓社交效率、人群自動匹配度、受歡迎程度等達到最高。我們想要能夠幫助企業(yè)的是,讓企業(yè)和人才、人才和人才之間社交起來,企業(yè)在這中間起到滲透和連接的作用?!?/p>
社交化場景,人以群分
從5月份iOS1.0版本上線至今,六點一刻已經組織了一千多場活動,用戶主要集中在高端白領和專業(yè)人才群體。時下名目繁多的論壇和峰會風聲水起,這廂高峰論壇還沒謝幕,那邊權威峰會已經閃亮登場。而對于大多數人來說,海量論壇輪番趕場對于他們的生活工作其實并沒有什么卵用。
六點一刻做過數據分析,他們每個活動的平均規(guī)模是十個人左右?!爸挥性?0~15人這樣的規(guī)模中,社交效果最好。我們不是走商業(yè)模式,而是社交化場景。社交最核心的一個邏輯就是人以群分,我們針對的是一個特定的人群,所有的內容也是為這些人群而服務。構建線下社交場景,讓類似的人建立關系,彼此的職業(yè)需求在人際互動中也自然達成。如果只是一個尋找內容的平臺,用戶是沒有忠誠度的,他們會到處去尋找內容。只有讓用戶社交起來,建立關系,才會留在平臺上”, 許菊晏解釋道。
此外,和其他的純社交平臺想比,六點一刻跟企業(yè)的接口非常清晰。六點一刻會根據大數據系統(tǒng)采集用戶的職業(yè)身份,通過平臺積累用戶和活動數據,分析識別職場人才的特征、行為和態(tài)度,從而智能連接用戶和適合他們的活動,連接有共同經歷、興趣和體驗的人,并建立人和社群的連接,人和企業(yè)的連接。
將企業(yè)需求滲透到人才社交場景
“會工作,更要會生活”,是不少年輕職場人追求的理想狀態(tài),也是六點一刻為用戶打造多樣社交活動的著眼點。為滿足年輕職場人追求新鮮工作生活狀態(tài)的需求,六點一刻努力進行嘗試和突破,從近千場社交活動中深度了解用戶體驗,挖掘用戶需求,力求打造提供全方位、多角度線下活動的社交平臺。許菊晏認為,讓企業(yè)的需求有效地滲透到人才社交場景中,社交化招聘、社交化學習、社交化雇主品牌溝通和團隊建設活動等,所有為企業(yè)服務的場景,都有機會去建立一些商業(yè)服務模式。
關于“六點一刻”這個獨特的名字,許菊晏提到,6:15pm, 指向一個典型時刻、典型場景,暗含意義是下班后該出去活動了;代表了新一代年輕職場人的理想狀態(tài),會工作,更要會生活。“下班生活,從六點一刻開始”,與其說這是一句口號,不如說這是職場人普遍的理想。
最后,許菊晏告訴《廣告主》:“未來一定是個自由協(xié)作的世界,人在職業(yè)方面的自主選擇性更強。連接,一直都會是我們想要去促成的事情,這就是我們做產品的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