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寶龍
南極半島的春天檔案
地理描述:南極半島是南極大陸最大、向北伸入海洋最遠(yuǎn)的大半島,與南美洲隔海相望。南極半島是南極大陸最溫暖、降水最多的地方。
春日時刻:每年9底入春,11月末春天結(jié)束。
最美印象:一望無際的苔原,海鳥世界的奇觀
春天奇景:陽光照射到海底、上百只燕鷗整齊排列、鸕鶿的愛情
在南極的冰封世界里,一年到頭,大部分時間、大部分地方都難以見到生機(jī),直到春天來臨。
南極半島是南極洲最靠北的區(qū)域,它的西海岸有較多的“綠洲”,生長著少量高等植物及苔蘚、地衣和藻類,并發(fā)現(xiàn)有種子植物。這里的植被最綠,動物和鳥類也較多,因此被譽(yù)為“南極綠島”,當(dāng)然也是春意最濃的地方。
每年11月暮春時節(jié),隨著日照變長,溫度持續(xù)上升,南極半島海岸附近的冰面急速破裂,巨大的冰山往外漂移、坍塌,冰裂縫向陸地延伸。漸漸地,一塊塊頂著厚厚白雪的浮冰在海面上飄移,水波蕩漾,陽光照射下,水面明晃晃的。
海冰融化后,陽光就能照射到海底,促進(jìn)了海洋微生物的生長,以微生物為食的磷蝦也得此生機(jī),迅速生長。而磷蝦又為南極洲眾多的魚類、海鳥、海豹以及鯨提供了豐富的食物。
此時,陸地上的積雪融化后,地面上漸漸露出大片鵝黃色的苔蘚和色彩斑斕的地衣,南極大地即將換上新裝。在嚴(yán)酷的自然環(huán)境里,地衣具有極強(qiáng)的適應(yīng)能力,既耐寒又耐旱,幾乎遍布所有裸露的巖石。有的地衣基部如同吸盤,牢牢固著在巖石表面,更多的地衣則像一層薄薄的彩殼鑲嵌在巖石上,仿佛暗黑的巖石涂上了五彩顏料。而大部分苔蘚則生長在地勢低矮的濕潤土壤地帶,每年春天,隨著積雪漸漸消融,新綠和枯黃組成的苔蘚群像巨大的地毯,鋪蓋在南極大地上,把這片原本肅殺的土地裝飾得異常美麗。
南極的春天是最美好的季節(jié),愛情的季節(jié)。
北極燕鷗出雙入對,它們在山石上唧唧喳喳叫個不停,在天空中輕盈追逐、喧囂,宣示它們的領(lǐng)土和愛情。它們也喜歡成群地停在冰面,上百只整整齊齊地排列,一會兒再成群地飛走。
海邊的懸崖峭壁是花斑鹱最喜歡的繁殖地。它們把巢全都筑在懸崖邊上避風(fēng)的縫隙里,巢穴用碎石堆砌,呈內(nèi)凹的圓形。一對對花斑鹱結(jié)成伴侶后,就成天呆在窩里卿卿我我,互相梳理羽毛,差不多忘記了飛翔的樂趣。
春天也是巨鹱產(chǎn)卵的季節(jié),雌巨鹱產(chǎn)下一枚蛋后,雄巨鹱安靜地趴在正孵蛋的妻子一旁,幻想著自己孩子出世時的樣子。有時雌巨鹱張嘴去咬丈夫的嘴,對它表示親昵,雄巨鹱就站起來挪遠(yuǎn)些,讓妻子安心孵蛋。
春日的暖陽下,有鳥幸福,也有鳥憂傷。孤標(biāo)傲世的南喬治亞藍(lán)眼鸕鶿,平時很難看到它們的蹤跡,平常它們總是半天半天地佇立在海邊礁石峭壁上,注視著深邃的大海,或許在思考“今天該吃什么魚較好”這個問題。但到了春天,雄鸕鶿也會暫時拋開這些思考,緩慢地靠近一只正在琢磨“今年的雪有點(diǎn)大啊,我的愛人在哪里”的雌鸕鶿,唱了幾首歌之后,雄鸕鶿便開始搜尋地上的石頭,銜起來給雌鸕鶿看看又放下,然后銜起另一塊石頭又放下,再唱幾首歌。哪知道這只美麗迷人的雌鸕鶿毫不領(lǐng)情,撲騰地飛走了,掠過還漂浮著幾塊白色浮冰的湛藍(lán)海面。雄鸕鶿悵然銜起旁邊的地衣,懊惱自己為什么不早些給飛走的愛人看這件秘密禮物。但它不必太過遺憾,美好的春季畢竟還沒結(jié)束,每只鸕鶿都還有機(jī)會找到自己鐘情的伴侶,撫育愛情結(jié)晶,幸福地看著即將成年的幼鳥展開有力的翅膀,在南極半島的海岸邊飛行、滑翔、俯沖入水,捕獲魚類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