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義縣委常委、組織部長 陳迎春
以“實干”的姿態(tài)前行
武義縣委常委、組織部長 陳迎春
今年既是“十三五”開局之年,又是換屆之年,這不僅是對各級黨員干部的一場“大考”,更是對組織部門的一場“大考”。組織部門肩負著帶領全縣黨員干部為武義縣“生態(tài)發(fā)展、綠色崛起”開好局、起好步提供堅強組織保障的重大使命,除了做好常規(guī)工作,我們還充分調動了黨員干部干事創(chuàng)業(yè)的積極性,使得各級黨員干部在這場“大考”中始終保持心態(tài)不亂、工作不斷,拿出干事創(chuàng)業(yè)的精氣神,力爭交出一份令人滿意的答卷。
我們以實績?yōu)椤帮L向標”,讓干部想干事。抓好換屆工作,是激勵干部奮發(fā)有為、敢于擔當?shù)牧己闷鯔C,但也有可能會因為有的干部坐等換屆、不在狀態(tài)、不敢擔當而貽誤戰(zhàn)機。為此,我們實行“考績擇才”,將考績結果與干部的職務升降、工作獎懲等相掛鉤,通過樹好干部選拔任用導向,營造良好的干事氛圍。我們堅持讓干部“干與不干不一樣”,通過開展“三走進三看”行動,讓扎根基層口碑佳、工作扎實作風硬、為民辦事實績好的干部脫穎而出。我們注重“以實績論英雄”,在全縣干部隊伍中評選表彰了“十佳破難攻堅團隊”和“十佳破難攻堅標兵”;開展“鄉(xiāng)鎮(zhèn)(街道)干部‘四有’全科之星民情大比武”,全力引導和促進干部把心思和精力更多地放到務實發(fā)展、為民服務上來。
我們以一線為“練兵場”,讓干部能干事。干事創(chuàng)業(yè)的最大動力來自于個人,要想讓干部能干事,就必須給干部有施展才華的“舞臺”。我們把“三改一拆”“五水共治”等重點工作一線作為“練兵場”,以各鄉(xiāng)鎮(zhèn)(街道)為單位,以每月通報排名為激勵方式,通過比學趕超,提振干部干事創(chuàng)業(yè)的精氣神。今年6月份以來,我們還開展了“爭創(chuàng)小城市培育試點、打造全域化發(fā)展標桿”百日攻堅行動,引導干部全力以赴破難攻堅?!柏熤厣皆?,能者方可當之”,除了需要有平臺干事,干部更需要有過硬本領。我們把一線作為干部錘煉本領,提升干事能力的場所,讓后備干部到一線練本領,年輕干部到一線接地氣,領導干部到一線轉作風,增強與群眾的感情,提高服務基層的本領,突破想干事卻不會干事、沒有能力干事的束縛。
我們以問責為“慢牛鞭”,讓干部干成事?!皠訂T千遍不如問責一次”,讓干部動起來,激勵、監(jiān)督機制缺一不可。我們堅持加大對黨員干部履職問責力度,讓“慢為”者挪位,“無為”者無位,“亂為”者讓位。我們緊盯黨委(黨組)書記這一關鍵,由縣委書記、紀委書記和我每月約談四位重點工作推進緩慢的黨委(黨組)書記,圍繞約談內容亮做法、查不足、談對策,進一步上緊各基層黨委(黨組)書記的黨建工作“發(fā)條”。同時,建立細化到周、責任到人的“四單一評”考核機制。明確干事清單、創(chuàng)新清單、績效清單和監(jiān)督清單,組成督查組,以周、月、季等時間節(jié)點開展督查,對未完成工作任務的,實施問責,讓干部既要想干事,又要能干事,更要干成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