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喻承鏞 林書立 李浩
楊班侯大功架四十二式太極拳(三)
文/喻承鏞 林書立 李浩
(接上期)
第十五式海底針
接斜飛式不停,左腳向右腳前斜上一小步,腳跟著地,腳尖上勾,重心在右腿上。同時,身體向前下彎腰,右手微向回收,左手上抬與右手取平,兩手虎口相對,然后隨身體向前下彎腰,下插至左腳踝骨外側(cè),手背均朝前,掌心向內(nèi),掌指向上勾起,左右兩手相平,虎口相對,面仍向東,目視前下方(圖74)。
【技擊意義】當對方向下進攻我腿部時,我便彎腰向下以手截護,并含有發(fā)招進手的蓄勢于其中,口訣“海底針要躬身就”即是此意。
第十六式扇通臂
接前式,左腳向右(正南方)斜上一步,身向右轉(zhuǎn),兩腿成左弓右蹬式,頭朝南,身體正面朝西。雙手隨之翻腕向上、向前托架于頭頂前上方,兩臂左下右上成圓形,兩掌心均朝外,雙手虎口相對。上身隨左腿前弓向左傾,眼看左手(圖75)。
【技擊意義】當與對方互交左手時,我用右手從對方左臂下穿出,用我右臂向上托架對方左臂,同時,出左手直奔對方的左肋下進擊,左腳亦隨左掌向前進擊,同時向前上步,使身手一致,手到腳也到。訣云“扇通臂上托架功”。
第十七式撇身捶
接前式,右手由上向正前方(西方)伸出,臂與肩平,重心仍在左腿;左臂上抬,手心向外置于額前,面向西(圖76)。
隨即,右手再由前向下、向回抓至左肋旁;同時,左手向下、向右護于右肘之上,掌心向下(圖77)。
重心右移,右臂以肘尖為圓心,使右拳從左經(jīng)胸前向右側(cè)橫臂掄出,拳眼向上,拳背向后,上身亦隨之右轉(zhuǎn),左手仍在右肘下;同時,左腳走弧線經(jīng)右腳里側(cè)向后撤至右腳后方,重心落在左腿上,目視右拳(圖78)。
【技擊意義】與對方交手時,對方閃開正面并進步向我右側(cè)進身襲來,我即用右手抓獲其肘,并順勢用左手抓其手腕,騰出右手變?nèi)驅(qū)Ψ叫乩卟繖M向撇擊,訣云“撇身捶打閃化式,橫身前進著法成”。
第十八式單鞭
接前式,身體微向左轉(zhuǎn),面向正西,右臂內(nèi)旋,由右向左畫至身體正前方,拳眼向左,拳背向前,左手掌護于右手背,雙手置于腹前;目視前方。不停,雙手由下向內(nèi),并向上翻轉(zhuǎn),使兩手掌心向上,左手扶在右手腕下,由腹前向上經(jīng)胸前、口前,向前上方托擊而出(圖79)。然后接練左右兩個捋式(圖80~82)。其余練法均與第二式斜單鞭相同(圖83、84),只是方向上略有不同,此式是面向正東。
技擊意義也與第二式斜單鞭相同。
第十九式左右云手
接單鞭式不停,將右腳收至左腳旁并齊,雙腿成屈膝半蹲狀,上身正直。同時,右勾手變掌由后向下畫至右腿旁。左掌向前平伸,坐腕,掌指、虎口均朝上,掌心向東,掌心含蓄發(fā)勁(圖85)。
右手隨之自下而上在身前畫大圓,當畫過左肩頭至接近左手腕時,開始向上、向右畫過頭部,以肘窩對準口鼻部位為度,肩不可向上抬,掌指向上,掌心向里,小指里擰。左手掌心向下,在右手往上畫的同時往下沉畫,面向南,眼看右手(圖86)。
右手繼續(xù)由頭部上方,向右后方畫至臂與右肩相平,并翻掌,坐腕,使掌心向右,掌指、虎口仍朝上。同時,左手也繼續(xù)在身前,由左向右、向上畫過右肩頭至接近右手腕處。重心在右腿,眼看左手(圖87)。
左手由右繼續(xù)向上、向左畫過頭部,同樣以肘窩對準口鼻為度,肩不可上抬,掌指向上,掌心向里,小指里擰。右手掌心向下,在左手往上畫的同時往下沉。面仍向南,眼看左手(圖88)。
左手繼續(xù)由頭部上方,經(jīng)面前向左前方畫至臂與肩平,并翻掌、坐腕,使掌心向左,掌指、虎口均朝上,掌心含蓄用力。與此同時,左腳向左橫跨一步邁出,腳尖朝東,身向左轉(zhuǎn),面向東,兩腿成左弓右蹬式,眼看左手(圖89)。
至此為右云手與左云手各一次,如此再重復作兩次,共作三次。
【技擊意義】此式用法和斜飛式用法略同。當我和對方互搭右手時,我立即向?qū)Ψ接覀?cè)上左步,同時用左手從對方的右臂下向上穿出,并用左肩直扛對方的右腋。當我把對方的右臂向上扛起時,我左手立即向外橫撥,用力反抖,并使左臂疾向下反轉(zhuǎn),用左臂的螺旋勁暴發(fā)變成驚彈勁,抖發(fā)而出,敵必應手而跌。拳訣“云手三進臂上攻”,即為此意。
第二十式單鞭
此式為重式(圖90)。
第二十一式高探馬
接單鞭式不停,將右后方之右勾手松開變掌,向上揚起,掌心朝前,掌指、虎口均向左,并向前經(jīng)過頭頂,橫肘向胸前落下。同時,左手由前向下、向里收回至腹前,重心在右腿,目前視(圖91、92)。
右臂橫肘繼續(xù)下按于腹前。同時左手掌心反向上,依次經(jīng)腹前、胸前及口前,向前上方刺出,小指外擰。上身則隨左手前刺之勢前傾,兩腿成左弓右蹬式,重心在左腿,目視左手掌指前方(圖93)。
【技擊意義】若對方用中平手直奔我胸前打來,在猝不及防時,我疾用右手由上向下壓截敵手,取向下橫攔之勢,用左手由下向上、向前,直奔對方面部刺出,手心向上,掌指向前。同時要進身,將手送出。拳訣“高探馬上攔手刺”即為此意。
第二十二式左右分腳
接前式高探馬,兩手向下沉落至身體左側(cè),再由左向右前上方畫出,取捋式;同時,左腿回收向上提起,眼看右前方(圖94)。
左腳向左后西北方向撤步落下,屈左膝下蹲,身向下沉,雙手隨之向回捋(圖95)。
下捋之雙手由下向左上方提起,收至左耳外側(cè),兩手成交叉形(如十字手式),左手在里,右手在外;同時起身,兩腿成左弓右蹬勢,眼向右看(圖96)。
交叉之雙手松握成拳,右腿收回,屈膝上提,使膝與胯平,腳尖上翹(圖97)。
右腳向右(東南方向)橫腳蹬出,高與腰平;右拳變掌順右腿蹬出方向橫掌推出,左拳亦變掌向左后方橫掌推出,兩臂與肩平成通臂勢,兩掌心均向外,眼看右腳蹬出方向(圖98)。此為右分腳。
右腳落地,屈膝下蹲,身略左轉(zhuǎn),面朝東,身下沉,左掌內(nèi)旋,由左向右下落至腹前,右掌亦下落至右胯旁,不停,兩手同時由右下向左前上方畫出,取捋勢向右下捋回,眼看左手(圖99),面朝東。
下捋之雙手由下向右上方提起,收至右耳外側(cè),兩手成交叉形(如十字手式),右手在里,左手在外;向右起身,兩腿成右弓左蹬勢,眼向左看(圖100),面朝東。
交叉之雙手松握成拳,收回左腿,屈膝上提,膝與胯平,腳尖上翹(圖101)。
左腳向左(西方)橫腳蹬出,高與腰平;同時左拳變掌順左腿蹬出方向橫掌推出,右拳亦變掌向右后方橫掌推出,兩臂與肩平成通臂勢,兩掌心均向外,眼看左腳蹬出方向(圖102)。此為左分腳。
【技擊意義】當我要用腳蹬踢對方之軟肋時,必須先要用手把對方的手采住并捋開方可發(fā)腳,只有這樣,才可以防止我踢出去的腳被對方捋開或抱住的危險。所以在用腿法時,左右手必須配合,只有先用手采住并捋開對方的手臂之后方可使用,這是太極拳用腿的原則。否則,反容易為人所制。口訣“左右分腳手要封”即是此意。
第二十三式進步栽捶
接前式,左腳屈膝收回,膝與胯平,腳尖上翹,腳不落地。左手由左向上、向右摟過右肩頭后,再由右向下經(jīng)身前向左摟過左膝(圖103、104)。左腳向正西方向落地,左手落于左胯旁,掌心向下,掌指、虎口均朝前,右手握拳自右后方向上經(jīng)過頭頂,用腰勁側(cè)身將拳向前(正西方)擊出,拳眼向下,拳背向左,腰身隨之左傾,重心落在左腿,兩腿成左弓右蹬式,面向北,頭朝西(圖105)。
【技擊意義】如對方用中平手向我擊來時,我以左手向下攔截捋化,或抓捋對方之手腕,用力向我左腿膝前下拉,使對方身體前傾,我則隨后用右拳由后向前直奔對方門面猛擊。拳訣“進步栽捶迎面沖”即為此意。
第二十四式反身白蛇吐芯
接上式,左腳里扣,向右后反身,右拳隨反身之勢向右后連臂反出,重心仍在左腿,面向正東,目前視(圖106)。
隨之,右拳變掌前伸后翻掌抓握成拳向下抓捋,左掌經(jīng)左肋旁向上沿右臂向前探出(圖107)。
右手繼續(xù)向下抓捋至腹前臍下,左掌亦繼續(xù)向前刺出,掌心向下,掌指朝前,如白蛇吐芯狀,重心向前移,面向正東,眼看左手(圖108)。
【技擊意義】白蛇吐芯在太極拳法中是重要的攻擊手法之一。當我與對方交接右手時,我以右手采住敵手并向下捋帶,使其身體前傾,同時出左手直刺敵之雙目。拳訣“翻身白蛇吐芯變,采住敵手取雙瞳”即為此意。此式為致人傷殘之手,應慎用。
(未完待續(xù))(編輯/劉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