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軍虎 李立宇 李建強
(天津市第四中心醫(yī)院呼吸科,天津 300140)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清淀粉樣蛋白A水平變化及其與C-反應蛋白和白細胞介素-6的相關性
井軍虎李立宇李建強1
(天津市第四中心醫(yī)院呼吸科,天津300140)
〔摘要〕目的觀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急性加重期及緩解期血清淀粉樣蛋白A(SAA)的變化及其與炎癥標志物C反應蛋白(CRP)和白細胞介素(IL)-6的相關性。方法選擇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86例,健康對照組72例,分別測定COPD患者急性加重期、緩解期及健康對照者血清SAA、CRP、IL-6水平。結果COPD組急性加重期及緩解期血清SAA、CRP、IL-6水平均明顯高于健康對照組(P均<0.01);COPD組急性加重期血清SAA、CRP、IL-6水平均明顯高于緩解期(P均<0.01);AECOPD合并呼吸衰竭組血清SAA、CRP、IL-6水平均明顯高于單一AECOPD組(P均<0.01);COPD組急性加重期血清SAA分別與CRP、IL-6呈正相關(r=0.317、0.406,P均<0.01)。結論血清SAA可以作為一種炎癥標志物用于AECOPD患者的早期診斷,對患者病情的嚴重程度有一定的評估作用;血清SAA與CRP、IL-6聯(lián)合測定對預測AECOPD的嚴重性和觀察療效有一定的價值。
〔關鍵詞〕慢性阻塞性肺疾?。坏矸蹣拥鞍譇;C反應蛋白;白細胞介素-6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呼吸系統(tǒng)常見慢性進展性疾病,急性加重是COPD慢性進展病程中的重要事件,反復的急性加重是導致患者病情惡化、病死率增加的重要原因。目前對于COPD急性加重(AECOPD)的診斷主要依賴癥狀,而癥狀診斷缺乏一個對癥狀嚴重程度的標準定義。因此,臨床需要敏感性和特異性較好的生物學標志物來指導AECOPD的早期診斷、病情評估和預后的判斷。研究表明,血清淀粉樣蛋白A(SAA)是一種新型的生物學標志物,在膿毒血癥、下呼吸道感染、AECOPD、呼吸機相關肺炎等多種危重疾病中,血清SAA水平明顯升高,與疾病的嚴重程度和預后密切相關〔1〕。我們通過測定AECOPD患者治療前后及對照組血清SAA、C反應蛋白(CRP)和白細胞介素(IL)-6的濃度變化,探討COPD患者血清SAA與CRP、IL-6的相關性及其在COPD患者中的臨床意義。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2013年8月至2014年6月住院的AECOPD患者86例為病例組,男52例,女34例;年齡64~82歲。COPD及AECOPD的診斷符合中華醫(yī)學會COPD診治指南(2013年修訂版)診斷標準〔2〕。同時排除支氣管擴張、肺結核、肺纖維化等其他慢性肺部疾病,且除外可引起血清SAA升高的其他患者: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惡性腫瘤、膿毒血癥、肺部以外的細菌感染等。另取同期健康體檢者72例為健康對照組,其中男40例,女32例;年齡62~76歲。病例組和對照組年齡、性別均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根據(jù)有無呼吸衰竭將86例COPD患者分為輕度組(不伴有呼吸衰竭54例)、重度組(伴呼吸衰竭32例)。呼吸衰竭診斷標準:靜息狀態(tài)下在海平面呼吸空氣條件下抽取動脈血氣,PaO2<60 mmHg和(或)PaCO2>50 mmHg。兩組在年齡、性別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所有患者經吸氧(包括機械通氣)、抗感染、平喘、化痰及輸液等治療后,除1例患者死亡(為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其余患者均在治療2 w左右病情穩(wěn)定出院。
1.2實驗方法所有患者分別于治療前、治療后(即出院日)抽取晨起空腹靜脈血4 ml,進行離心(2 500 r/min,20 min),留取血清保存于-80℃冰箱內,血清SAA含量采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ELISA)測定(美國Dade Behring公司提供試劑盒);血清IL-6含量采用ELISA法測定(上海晶美生物制品有限公司提供試劑盒);同期抽取患者靜脈血由我院檢驗中心測定血清CRP。對照組僅抽取1次靜脈血測定血清SAA、CRP、IL-6。
1.3統(tǒng)計學方法應用SPSS16.0統(tǒng)計軟件進行t檢驗,Pearson檢驗,Spearman檢驗。
2結果
2.1COPD組與對照組間炎癥指標比較COPD組患者急性加重期較緩解期及對照組SAA、CRP、IL-6水平明顯增高(P均<0.01);COPD組患者緩解期炎癥指標與對照組比較仍明顯增高(P均<0.01)。見表1。
表1 COPD組與對照組間炎癥指標比較±s)
與對照組比較:1)P<0.01;與急性加重期比較:2)P<0.01
2.2輕度組與重度組急性加重期炎癥指標比較在急性加重期,重度組與輕度組患者血清炎癥指標SAA、CRP、IL-6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均<0.01)。見表2。
2.3COPD組急性加重期血清SAA與CRP、IL-6的相關性COPD患者急性加重期血清SAA分別與CRP、IL-6呈正相關(r分別為:0.317、0.406,P均<0.05)。
表2 急性加重期輕度組與重度組炎癥指標比較±s)
3討論
SAA是由同一簇基因編碼的一組多形性急性時相蛋白,肝細胞是其合成的主要部位〔3〕。許多細胞因子參與SAA表達的調控,其合成主要受IL-1、腫瘤壞死因子-α、IL-6的調控〔4〕。正常情況下,SAA以微量(1~5 mg/L)存在,在急性炎癥時,SAA水平可超過血漿總蛋白的2%,其濃度從1~5 mg/L可升高到1 000 mg/L〔5〕。也有研究表明在創(chuàng)傷、炎癥或感染時,血漿SAA水平在24~48 h內可升高1 000倍〔6〕,當機體炎癥控制后,可迅速降至正常。因此,SAA被認為是一個極敏感的急性時相蛋白,動態(tài)監(jiān)測SAA水平有助于判斷病情的變化。Bozinovski等〔7〕研究結果顯示,血清SAA在COPD患者穩(wěn)定期、急性加重期均高于正常對照組,SAA是AECOPD患者中較CRP更為敏感和特異的炎癥標志物;同時顯示,SAA在中、重度AECOPD(Ⅱ、Ⅲ級)的變化值均顯著高于輕度(Ⅰ級),與AECOPD的嚴重程度密切相關。
目前已明確能用于AECOPD的生物標志物有降鈣素(PCT)、CRP、IL-6等。CRP作為急性時相反應蛋白的主要組成部分,一直作為感染和炎癥的生物標志物應用于臨床。在急性炎癥發(fā)生后迅速升高,病變好轉時又迅速下降,是炎癥反應的重要標志〔8〕。王燕冰〔9〕研究表明,AECOPD患者血清CRP濃度明顯高于正常對照組,且AECOPD患者血清CRP水平與肺功能的嚴重程度呈正相關,而經過積極治療后血清中的CRP也會相應降低,因此,CRP可用于AECOPD患者早期病情嚴重程度的判斷和治療療效的觀察。IL-6是一種具有多種生物活性的細胞因子,在炎癥與應激反應時,可誘導肝臟產生多種急性期蛋白,是急性期反應合成的重要介質,與臨床上多種疾病的發(fā)生有一定關系〔10〕。張璐等〔11〕研究發(fā)現(xiàn),AECOPD患者血清IL-6水平明顯高于正常對照組,提示IL-6參與了COPD急性加重期的炎癥反應;Attaran等〔12〕也發(fā)現(xiàn)COPD患者的血清IL-6濃度明顯高于正常對照組,并與肺功能氣流受限指標FEV1%呈負相關,提示IL-6不僅參與了COPD的急性炎癥過程,還可以反映病情的嚴重程度。本研究提示血清SAA可作為AECOPD的炎癥標志物用于疾病的早期診斷,同時可用于病情嚴重程度的判斷和治療療效的觀察。血清SAA與炎癥指標CRP、IL-6之間呈正相關,它們的聯(lián)合測定對AECOPD的嚴重性預測及療效觀察有一定的價值。
總之,血清SAA有助于AECOPD的早期診斷,對病情的嚴重程度有一定的評估作用,濃度越高病情越重,同時血清SAA可反映AECOPD患者治療效果。但本研究納入的研究病例數(shù)相對較少,在今后的研究中應進一步擴大病例數(shù),使結果更具有說服力。
4參考文獻
1陳長強,顧志冬.血清淀粉樣蛋白A在疾病應用中的研究進展〔J〕.檢驗醫(yī)學,2012;27(9):776-9.
2中華醫(y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指南(2013年修訂版)〔J〕.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13;36(4):255-64.
3崔德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血漿生物標志物變化〔J〕.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10;33(4):295-7.
4Jensen LE,Whitehead AS.Regulation of serum amyloid A protein expression during the acute-phase response〔J〕.Biol Chem J,1998;334(3):489-503.
5Hari-Dass R,Shah C,Meyer DJ,etal.Serum amyloid a protein binds to outer membrance protein a of gram-negative bacteria〔J〕.J Biol Chem,2005;280(19):18562-7.
6Upragarin N,Landman WJ,Gaastra W,etal.Extrahepatic production of acute phase serum amyloid A〔J〕.Histol Histopathol,2005;6(4):1295-307.
7Bozinovski S,Utchinson A,Hompson M,etal.Serum amyloid A is a biomarker of acute exacerbations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J〕.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2008;177(3):269-78.
8張勇,朱述陽,韓兆勇,等.社區(qū)獲得性肺炎血清瘦素水平變化及其與CRP和PCT的相關性研究〔J〕.實用醫(yī)學雜志,2011;27(21):3863-6.
9王燕冰.超敏C反應蛋白在COPD病程中的檢測及其臨床意義探討〔J〕.遼寧中醫(yī)學院學報,2013;34(1):26-7.
10尤勇.老年慢性支氣管炎患者急性發(fā)作期血清腫瘤壞死因子-α、白細胞介素-6含量變化及對預后的影響〔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4;34(3):680-1.
11張璐,李秀.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IL-6、CRP水平變化及意義〔J〕.山東醫(yī)藥,2014;54(6):38-40.
12Attaran D,Lasi SM,Towhidi M,etal.Interleukin-6 and airflow limitation in chemical warfare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J〕.Chron Obsruct Pulmon Dis,2010;5(5):335-40.
〔2015-03-17修回〕
(編輯苑云杰/曹夢園)
基金項目:山西省自然科學基金(No.2013011055-3)
〔中圖分類號〕R5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9202(2016)09-2185-03;
doi:10.3969/j.issn.1005-9202.2016.09.063
·呼吸、消化系統(tǒng)疾病·
1山西醫(yī)科大學第二醫(yī)院呼吸科
第一作者:井軍虎(1978-),男,碩士,主治醫(yī)師,主要從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診斷與治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