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幾
中國傳統(tǒng)食器,往往以工藝精湛著稱,不要說大型器物,就連一根小小的筷子也可見一斑。因福州人擅長制作漆器,他們便將大漆髹飾技藝用到筷子上,制作出外觀精美的漆箸,在傳遞美味的同時,也成為餐桌上一道絢麗的風景。
一根漆箸的誕生
齊安村,位于福州市倉山區(qū),是一個因制作漆箸而知名的村子。聽村里的老人說,這里曾經(jīng)半條街都是漆箸作坊,幾乎人人都掌握著制作漆箸的手藝,因此一度被外界稱為“筷子村”。不過,如今村里已經(jīng)難覓漆箸作坊的身影。在當?shù)厝说闹敢?,好不容易才找到一家藏在村子深處的漆箸廠。
想象中,制作漆箸應該很簡單,然而眼前所見卻并非如此。一根漆箸,從用毛竹或楠木制作毛坯到最后成品,需要經(jīng)過選坯、拉漆、晾曬、貼花等20多道工序。并且,每一道工序都要精心細致,通過層層檢驗才算合格。
“因為生漆不能靠太陽曬,必須自然晾干,所以反復髹漆和陰干最耗時間。通常做一雙普通的漆箸要15天,如果工藝再復雜一些,得花1個月以上?!币晃粠煾颠呎f邊指向廠區(qū)一角,那里是制作工藝漆箸的地方。與普通漆箸相比,工藝漆箸更講究髹飾和圖案,不僅實用,還具有極強的觀賞性。因福州盛產(chǎn)脫胎漆器,自然在制作漆箸時也用到了脫胎漆器的髹飾技藝?!芭_花”,以錫箔紋飾刻縷于漆箸表面,髹漆打磨后顯出的原錫紋圖案華麗鮮艷;“晚霞”,以不同的大漆髹涂漆箸,形成色層,然后重點打磨,以顯薄暮霞光;“赤寶砂”,則以色漆、銀箔點綴畫面后再與磨漆工藝結合,呈現(xiàn)晶瑩華貴的效果?!案V菔瞧狍绲陌l(fā)源地,不過傳統(tǒng)的漆箸僅有黑白兩種顏色,如今在款式、造型、色彩上都超越了從前?!痹趶S里的產(chǎn)品陳列室里,美人筷、鴛鴦筷、麻花筷、千層筷、拼木筷、綁繩筷……一雙雙極具民俗特色的筷子讓人看得眼花繚亂。
因為制作漆箸的核心環(huán)節(jié)都是依靠傳統(tǒng)手工制作,無法實現(xiàn)機械化生產(chǎn),所以廠里沒有流水線,只有動作嫻熟的工人。他們大多一人負責一道工序,緊張而有序地忙碌著。
漆箸情結難割舍
廠長張國天是土生土長的齊安村人,祖上好幾輩都從事漆箸制作。他從十幾歲就跟著哥哥學做漆箸,至今已有40多年。在他的記憶里,漆箸不僅是老福州人餐桌上必備的食器,還是他們表達情感的工具。孩童通過漆箸第一次嘗到了人生的酸甜若辣,老人通過漆箸嘗到了兒孫滿堂的幸福,孤獨的人通過鄰家添加的一雙漆箸感受到人情的溫暖……最讓他難忘的,還是以前福州人在嫁女兒時舉辦的“篩四目”儀式。在女兒出嫁的前一天下午,娘家人把一件件嫁衣放在竹篩上,再在上面放十雙漆箸,然后邊篩邊念:“千目萬目篩出去,金銀財寶篩進來?!币馑际?,雖然衣服、家具都隨女兒送了出去,但娘家人的財運并不會因此而流失。因為筷子又叫“箸”,正好和“駐”同音,象征財運永駐。
如今,雖然漆箸的做工愈來愈精美,但在福州人的生活中已經(jīng)難覓蹤跡。張國天的漆箸廠,也主要依靠來自日本的訂單維持著。墻內(nèi)開花墻外香,讓張國天難免感到有些失落,而日本的漆箸文化更讓他心生羨慕?!叭毡炯彝ζ狍绾苤v究,男士、女士、兒童和老人都有專用的漆箸,花色造型各不相同。日本人還有互贈漆箸的習慣,誰獲贈的漆箸多,說明誰的人緣好。”張國天說,他一直有一個愿望,期待漆箸能重新回到福州人的日常生活中。因為傳統(tǒng)的福州漆箸重工藝而輕創(chuàng)意,張國天從文化創(chuàng)意入手,把“百家姓”“十二生肖”“星座”等圖案描繪在漆箸上,再加上時尚的包裝設計,俘獲了不少年輕人的目光。今年情人節(jié),張國天推出了情侶漆箸,喜慶的紅漆,加上鴛鴦筷架,寓意“快嫁”。60元一盒,一天就賣出了300多盒。
回想起顧客爭相選購漆箸的場景,張國天不禁樂開了花。雖然當年那些看到漆箸行業(yè)不景氣就立即轉(zhuǎn)行的人,很多早已賺得盆滿缽滿,但他毫不后悔,“福州漆箸有2 200多年的歷史,承載了福州人太多的情感,堅守這門手藝,比賺錢更有意義。”因為他明白,福州人對漆箸的記憶,永遠都無法抹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