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興眉
早期預警評分在ICU護理工作中的應用
●楊興眉
目的:分析在ICU護理工作中采用早期預警評分的應用效果。方法:對本院ICU病房2015年6月-2015年12月收治的80例ICU患者進行觀察,采用隨機分組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在開展護理工作時應用早期預警評分,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ICU護理,觀察兩組患者并發(fā)癥、意外事件發(fā)生情況。結果:觀察組并發(fā)癥、意外事件發(fā)生率均低于對照組,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早期預警評分可以提高對ICU患者的風險防范能力,減少意外事件、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改善患者的預后。
早期預警評分;ICU護理;應用價值
ICU患者病情危重,轉化迅速,有效的護理措施對病情的控制至關重要。ICU病房對護理要求高,護理任務繁重,且存在較大的風險,提高對護理風險的防范措施對改善患者的預后、減少醫(yī)療糾紛具有重要作用。早期預警評分是一種用于評估危重患者病情程度的評分方法,通過評分結果劃分患者的危險等級,便于采取對癥護理措施,防止出現意外事件,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幫助患者順利渡過危險期,盡早恢復健康。本文就早期預警評分對ICU的應用效果進行探討,報道如下[1]。
1.1 一般資料
選用2015年6月-2015年12月我院ICU病房收治的80例患者作為觀察對象,其中男45例,女35例,年齡26-70歲,平均年齡(44.5±3.7)歲。疾病類型:腦外傷26例,急性中毒9例,急性心肌梗死11例,肺癌6例,COPD 10例,食管癌7例,重癥肺炎合并心衰6例,肝硬化5例。用隨機分組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0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經統計學處理無明顯差異(P>0.05)[2]。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對所有患者進行一級護理,對患者進行動態(tài)心電監(jiān)護,密切觀察患者神志、意識、瞳孔變化情況,監(jiān)督患者用藥、飲食,做好急救準備。
觀察組:早期預警評分指標包括收縮壓、呼吸頻率、體溫、精神反應、脈搏,評分范圍0-14分,評分越低,風險越小。0分表示正常,用綠色標識,1-4分為輕度,用藍色標識,由一名護士負責。5-8分為中度,用黃色標識,由一名護師負責。超過9分為重度,用黑色標識,由一名主管護師和一名護士負責?;颊呷朐汉罅⒓催M行評分,根據評分結果在病床邊進行顏色標記,采取對癥護理措施。每隔2h評估一次,待生命體征穩(wěn)定后每隔8h評定一次。
1.3 觀察指標
觀察記錄意外事件(呼吸驟停、心血管事件、意識障礙、暈厥)和并發(fā)癥(壓瘡、呼吸衰竭、肺部感染)發(fā)生情況。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17.00處理,百分比表示計量資料,經卡方檢驗,P<0.05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患者并發(fā)癥、意外事件發(fā)生率均低于對照組,數據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意外事件、并發(fā)癥對比(n,%)
ICU患者病情危急,轉化迅速稍有差池就會出現嚴重不良事件,威脅患者的生命安全。ICU患者常常需要采取吸氧、氣管插管、留置胃管等治療方法,如果不能提高對風險、意外事件的防護能力就會出現肺部感染、呼吸衰竭等嚴重并發(fā)癥,加重了患者的病情,威脅患者的生命安全[3]。早期預警評分主要用于評定危重患者病情程度的評分系統,操作簡單,可以快速得出評分結果,便于指導護理人員有序的開展護理工作。早期預警評分主要通過對患者的生命體征指標進行評估了解患者的病情程度,從而判定患者存在的風險及并發(fā)癥發(fā)生的可能性。根據評分結果進行分級護理,重度患者出現意外事件的概率大,風險性高,由護士、主管護師共同護理提高了對緊急情況的處理能力。主管護師的護理經驗豐富,專業(yè)操作技能強,與臨床閱歷豐富的護士共同護理可以為患者提供全面、細致的護理服務,對突發(fā)情況的也能采取及時有效的護理急救措施,減少意外事件發(fā)生率[4]。中度患者由主管護師負責,輕度患者由護士負責護理,優(yōu)化了護理人員的配置,提高了護理工作效率。同時也降低了患者的治療費用,提高了患者生存質量。對ICU患者每隔2h進行一次早期預警評分,可以動態(tài)觀測患者的病情變化情況,適時調整護理方案,提高護理方案的科學性、有效性,減低肺部感染、呼吸衰竭等并發(fā)癥[5]。
本次觀察結果中,觀察組意外事件發(fā)生率為10.00%,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10.00%,對照組意外事件發(fā)生率為25.00%,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22.50%,說明早期預警評分可以降低ICU患者并發(fā)癥、意外事件發(fā)生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幫助患者盡早轉入普通病房,恢復健康。因此,建議在ICU患者中推廣使用早期預警評分。
(作者單位:湖北省襄陽市谷城縣人民醫(yī)院重癥醫(yī)學科)
[1]冼曉蘭,羅玉珍,陳雨嬋等.早期預警評分在ICU護理工作中的應用體會[J].國際醫(yī)藥衛(wèi)生導報,2014,20(12):1815-1816.
[2]李俊花.早期主動性護理干預對重癥監(jiān)護室大手術后患者肌力的影響[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5,(31):2373-2375.DOI:10.3760/cma. j.issn.1672-7088.2015.31.009.
[3]谷一梅,徐鳳玲.心理護理在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ICU護理過程中的應用[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3,(10):98-99.
[4]程珍.早期預警評分在ICU護理工作中的運用分析[J].吉林醫(yī)學,2014,(32):7315-7315.DOI:10.3969/ j.issn.1004-0412.2014.32.182.
[5]周紅.ICU危重患者預后與早期胃腸營養(yǎng)干預的相關性分析[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2,28(28):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