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秋錦
初中生第一次接觸歷史這門學科,對歷史史實缺乏基本了解,對歷史學科的學習方法缺少直觀感悟和體驗,如果在適合的初中歷史課教學內容中用適合的方法實施翻轉課堂,則可以讓學生逐漸學會用歷史學科的思維方法進行思考,學會用歷史學科的語言進行表達,學會在歷史的辯駁和討論聲中將智慧和啟迪內化于心,進而實現(xiàn)歷史學科的教學目標。雖然如此,卻并不是所有的歷史課內容都適合“翻轉”。歷史學科關乎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培養(yǎng),在筆者看來,目前比較適合“翻轉”的內容應是單元復習課、學法指導課和部分新授課。而且,鑒于當前的師資力量、技術條件、硬件設施、課程資源等因素,目前的翻轉課堂也只能作為傳統(tǒng)教學的一種輔助形式,尚不能成為教學的常態(tài)或主要方式。經過兩年多的實踐研究,我們已初步形成歷史課不同課型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下面我以人教版九年級上冊《拿破侖帝國》為例,介紹“翻轉課堂”在初中歷史新授課中的應用。
一、課前環(huán)節(jié)
【教師的準備】
1.依據(jù)課標分析教材,確定本課的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難點。我設定的本課教學目標為“通過了解拿破侖的主要活動尤其是他所實施的內外政策,正確評價拿破侖”;教學重點是“拿破侖的主要活動”,教學難點是“正確評價拿破侖”。
分析:拿破侖的“主要活動”屬于基本史實,它是評價拿破侖的載體?!罢_評價拿破侖”之所以成為難點,是因為拿破侖的內外政策具有雙重性,而且其稱帝、實行軍事獨裁等活動極易引起學生對他的反感甚至導致學生對其全盤否定。作為歷史科教師,我們需要引導學生學會深入分析拿破侖這個歷史人物的歷史活動,充分認識到歷史人物的時代局限性;并通過“評價拿破侖”這一探究性學習活動,深入領會史論結合、論從史出、一分為二地評價歷史人物的基本方法,進而學會用正確的方法評價歷史人物和事件,甚至包括評價身邊的人和事,包括評價我們自己。
2.創(chuàng)建教學微視頻,上傳至教學云平臺的視頻庫,引導學生自主完成學習目標,努力突破教學重難點。針對本課的教學實際,我親自制作了兩個微視頻。
視頻一:內容為“拿破侖的一生”,約10分鐘,視頻形式為“PPT+配音+截取紀錄片《拿破侖》片段+解說字幕”。重點講述拿破侖的主要活動,包括:初露崢嶸,封王稱帝;對內頒布法典鞏固政權,對外征西伐東打敗反法同盟;最終曇花一現(xiàn)。
視頻二:內容為“如何評價歷史人物”,約5分鐘,視頻形式為“PPT+動畫+背景音樂+解說字幕”。主要講述評價歷史人物的方法(一分為二的方法;把歷史人物放在特定時代背景中分析的原則),并以評價華盛頓為例講述了評價歷史人物類題目的答題規(guī)范。
分析:翻轉課堂所憑借的微視頻是切入教學的關鍵,而“PPT+影視片段+解說字幕”的視頻方式具有形象、生動的特點,視聽結合涉及更多感官,容易激起學生的觀看興趣;配音和字幕對事件和人物的敘述簡潔明了,便于學生理解、記憶,如學生一時不能理解還可以通過回放或記錄簡單字幕等方式來降低學習難度。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不僅要求教師具備整合教材及網絡素材的能力,熟練制作課件、寫出完整腳本進行錄音的能力,還要求教師擁有熟練運用電腦軟件錄制視頻和進行影像處理的能力,所以,教師每次制作一個微視頻都需要付出大量的精力,還要多方求助他人,時間通常是一至三天不等。在目前大班額教學的情況下,教師的教學時間和技術能力本就有限,如果可以,應適當利用網上一些比較優(yōu)秀的微視頻資源,稍加修改后再“為我所用”。但就我校歷史學科來說,目前有大約95%的視頻仍需組內教師親自錄制,只有5%的視頻可以引用優(yōu)秀微視頻編輯修改。
3.根據(jù)教學目標、教材內容和視頻內容,設計學習任務單(見表1),并上傳至互動教學平臺的預習平臺?!皩W習任務單”主要用來引導學生明確自主學習的內容,包括學習目標、學習方法以及需要完成的任務列表等。通過任務單上的指令,學生能夠知道自己該學什么、怎樣學以及學完后應該做什么;通過作業(yè)平臺的及時反饋功能,學生還可以自評學習效果,在自我感覺成績不夠理想時可以重復進行自主學習。
【學生的學習】
學生在晚自習前半小時進入云教室,利用學校提供的平板電腦,根據(jù)老師安排的學習任務單,進行線上自主學習并完成作業(yè)平臺里的作業(yè)。如遇疑問或不能確定的答案,學生可以直接在題上標注,或把問題第一時間反饋給老師。作業(yè)完成后,平臺會馬上顯示每一個學生的分數(shù)及正確率;學生可以選擇重看視頻或重做錯題,或直接提出質疑。針對本課題的學習,由于視頻設計思路清晰,學生很快就能歸納出拿破侖的主要活動,并能較為準確地對拿破侖本人及拿破侖戰(zhàn)爭進行評價,而且可以在教材中找出拿破侖的內外措施。因為視頻對拿破侖傳奇的一生進行了生動有趣的介紹,學生對拿破侖這個人很感興趣,在“留言區(qū)”里總共提出了20多個問題。
二、課堂環(huán)節(jié)
【教師的課前準備】
教師通過作業(yè)平臺瀏覽學生作業(yè)的情況反饋,為接下來課堂上的“以學定教”找準方向。針對這節(jié)課,我重點查看了學生在“留言區(qū)”中提出的問題,并對這些問題進行了細致的分析:有些問題是學生做作業(yè)的過程中還沒有弄清楚的問題,比如“拿破侖法典的作用是什么?拿破侖登上政治舞臺的標志是什么?”等;有些問題需要學生深挖教材、理性分析,如“拿破侖為什么能上臺?拿破侖建立帝國是歷史的進步還是倒退?拿破侖帝國滅亡的原因是什么?拿破侖帝國興亡的原因是什么?”等;有些問題則是無效問題,已經偏離了教學主線,如“拿破侖有沒有胡子?拿破侖為什么在許多畫中經常把右手放在胸前口袋?拿破侖離婚的原因是什么?拿破侖的身高是多少?”等。之后,我對這些問題進行了取舍和整合:把學生很感興趣卻又無效的問題如“拿破侖身高是多少?”這一類網上資源很多又有爭議的問題拋到“討論區(qū)”給學生繼續(xù)討論,留下3個經過整合的有效問題,準備在課堂上引導學生展開討論——這三個問題圍繞教學重難點,涵蓋了歸納、理解、分析三個方面的能力培養(yǎng),因此也將成為我課堂教學的重難點。
【課堂實施】
第一環(huán)節(jié)(約5分鐘):反饋平臺作業(yè)完成情況,并對學生的課前預習進行評價(具體內容略)。
展示正確率,表揚認真完成作業(yè)的學生,表揚正確率高的學生以及善于提問的學生(具體內容略)。
第二環(huán)節(jié)(約20分鐘):解決學生存在問題較多、較集中的三個問題。
問題1:拿破侖的主要活動有哪些?
“拿破侖的主要活動”是本課的教學重點。不少學生在歸納拿破侖的主要活動時,把視頻中提到的所有事情都羅列了下來,事無巨細,沒有抓住“主要活動”這個關鍵詞,故正確率偏低?!皻w納”是歷史學習的基本方法,因此,教師需要告知學生歸納歷史人物主要活動的方法(按時間順序;“主要活動”指的是對歷史人物本人或后世影響較大的事件),再和學生一起來歸納拿破侖的主要活動,引導學生理順思路。其實,經過老師的方法提示,學生很快就能自行歸納出拿破侖的主要活動(過程略)。
問題2:如何理解《拿破侖法典》的作用?
師:《拿破侖法典》也稱《民法典》,大家看看課本中提到的這部法典有什么作用?
生齊答“鞏固了資產階級統(tǒng)治”。
師:在觀看視頻的時候,老師還提到了其他的作用,有沒有同學記錄下來?
生1:我記下來了,視頻上還提到《拿破侖法典》“維護了大革命的成果,動搖了封建統(tǒng)治”。老師,法國大革命結束后不是已經推翻封建君主制度了嗎?怎么還說“動搖”?
師:這個問題提得很好。法國大革命后封建君主制度被推翻,但是周圍的國家都是封建制度,這對法國資產階級的統(tǒng)治構成極大的威脅。因此,隨著拿破侖戰(zhàn)爭的對外推進,拿破侖曾強迫在法國占領下的歐洲一些國家和地區(qū)實行此法典,《拿破侖法典》的精神因此沖擊了歐洲其他國家的封建制度,推動了歐洲資本主義的發(fā)展。所以說這個被“動搖”的封建統(tǒng)治,確切地講,應該是“歐洲大陸的封建統(tǒng)治”。
生2:老師,視頻還提到“法典后來成為近代歐洲各國資產階級法典的范本”,為什么這么說呢?
師:我們來看看《拿破侖法典》的部分條文。(課件出示“第11條規(guī)定:所有法國人都享有民事權利?!保┻@個條文說明了什么?
生:每個人都享有自由平等的民事權利。
師:總結得很好!在歐洲封建專制統(tǒng)治下人們沒有任何平等自由可言,隨著啟蒙思想的傳播,被壓迫的人們看到了“平等自由”的曙光,而《拿破侖法典》以法律的形式第一次確認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拿破侖本人也因此得到了廣大人民的支持,尤其是得到了急需提高和穩(wěn)定政治地位的資產階級的支持。
師生再次研讀《拿破侖法典》第544條、第546條維護私有財產所有權的條文(過程略)。
師:(總結)《拿破侖法典》讓歐洲人見識了“法典”對戰(zhàn)爭后方起到的積極作用,一些資本主義國家都希望通過這樣的一部法律來鞏固資產階級的統(tǒng)治……丹麥、希臘、德國、瑞士等國的民法典在編纂時都或多或少地受到了該法典的影響,這就有了“天下法律,源出法典”的說法,所以說,“法典后來成為近代歐洲各國資產階級法典的范本”。這部法典也被拿破侖視為自己一生中最偉大的功績。
生3:(恍然大悟)原來預習作業(yè)中的“他對法國歷史發(fā)展最主要的貢獻”指的就是(他頒布的)《拿破侖法典》??!
師:對,拿破侖曾說過,“我一生四十次戰(zhàn)爭勝利的光榮,被滑鐵盧一戰(zhàn)就抹去了,但我有一種功績是永垂不朽的——那就是我的民法典”。
生4:你們把這部法典說得那么好,那它有沒有不足之處?
師生就該問題,再次通過研習法律條文的方式,辯清了《拿破侖法典》的時代局限性(過程略)。在以上學習過程中,筆者對一分為二地評價歷史人物的方法(之前視頻已經提出)進行了強化。
問題3:拿破侖帝國滅亡的原因是什么?
師:顯赫一時的拿破侖帝國僅存在十幾年就滅亡的原因是什么呢?請看下面幾則史料——
生1:從材料一可以看到,拿破侖通過對外戰(zhàn)爭要求附庸國國民服役打仗,還掠奪這些國家的財富,引發(fā)了被侵略的各國人民的不滿。
生2:從材料二中我看到拿破侖樹敵太多,相當于一個法國在與整個歐洲作戰(zhàn)。
生3:從材料三可以看到,由于連年戰(zhàn)爭,法國人民家破人亡,國內開始厭戰(zhàn)。
生4:從材料四可以看到,當時法國軍事實力強大,所以到處擴張侵略,引起其他國家的不滿。
師:歸納得很好!透過材料四的字面意思,我們分析一下法國國內會有什么現(xiàn)象出現(xiàn)?
生5:由于法國只發(fā)展軍事工業(yè),其他行業(yè)的發(fā)展肯定慢,因此國家經濟落后,人民生活貧困,國內才對拿破侖不滿。
……
學習和研究歷史,史料是最重要的依據(jù)。在“互聯(lián)網+”時代,學生獲取史料的渠道十分廣泛也非常容易,但是怎樣處理這些史料,怎樣從史料里得出正確的歷史結論,形成正確的歷史觀,這才是最重要的。新課標強調“在課堂教學中應該加強學生運用已學知識分析歷史史料的意識”,在這個環(huán)節(jié),筆者給學生提供上述史料的目的,是借此培養(yǎng)學生運用史料的意識和閱讀、歸納、分析、理解史料的能力。
師:我們結合以上四則材料,再聯(lián)系教材和視頻,可以看到拿破侖是怎樣的性格?
生:自信勇敢、勤奮忍耐、驕傲自滿、狂妄自大、窮兵黷武……
師:那么拿破侖帝國的滅亡與他的性格有沒有關系?
生:有!他狂妄自大,不把其他人放在眼里,窮兵黷武,所以遭到國內外人民的反對,最終失敗。
師:說得好!我們看到拿破侖對外戰(zhàn)爭后期的種種舉措不得民心,從而失去了人民的支持。從這里我們得到什么啟示?
生: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師:一個國家的發(fā)展要關注民心,一個人的發(fā)展呢?
生:一個人要想發(fā)展得更好,就要有朋友,大家互相幫助,互相關照,才能共同進步!
師:其實,不管是為政還是為人,我們都應該關注民心、人心,與人友好相處,最終才能收獲幸福,收獲成功。
教師通過課堂師生對話,引導學生用理性思維來認識和看待歷史中的人和事,以史為鑒,引領學生“幸?!背砷L。
第三環(huán)節(jié)(約15分鐘):課堂訓練及反饋。
課堂訓練的題目是根據(jù)課前預習中發(fā)現(xiàn)的學生的薄弱點和易錯點來設計的,側重易錯知識的反復練習以及知識應用和遷移能力的培養(yǎng)。為此,筆者設置了“基礎訓練—能力提升—挑戰(zhàn)自我”三個梯度的題目,內容包括拿破侖的活動、拿破侖法典、評價拿破侖等,旨在讓每一個層次的學生都能“吃飽”“吃好”,并引導大家不斷挑戰(zhàn)自我,具體要求:“基礎訓練”正確率達80%的學生可進入“能力提升”環(huán)節(jié),“能力提升”正確率達80%的學生可進入“挑戰(zhàn)自我”環(huán)節(jié)。學生通過自己的平板電腦在平臺上搶答,平臺即時給出反饋并統(tǒng)計答題結果,教師在了解學生的情況后及時作出點評,并講解錯得較多的題目。
此次練習反饋的結果是,之前學生的易錯點已基本能夠做對,本課的重難點問題已基本解決,三維目標也能逐個落實,最重要的是,學生開始喜歡上了這種帶有挑戰(zhàn)性的練習方式。
我們的翻轉課堂,無論是在課前還是課中,都實現(xiàn)了由“教師主宰本位”向“學生發(fā)展本位”的翻轉。學生在這個“翻轉”的過程中,學習心態(tài)發(fā)生了微妙的變化,開始由過去的被動接受知識向主動質疑、積極探究轉變;教師的教學預設,亦開始由過去的指令性預設向彈性預設轉變。
(責編 白聰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