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爾?,?/p>
【摘要】傳統(tǒng)的數(shù)學教育模式由于過分阻擋新元素的注入而導致課堂內(nèi)容枯燥乏味,學生總是會表現(xiàn)出打盹兒、走神等現(xiàn)象,復習課更是不言而喻。
【關鍵詞】數(shù)學教學 復習方法
我國對小學、初中實行義務教育已有數(shù)年歷史。盡管這樣,教師依然要在小升初的過程中做好復習工作,為學生打下堅實的知識基礎。值得考量的是,教師進行復習工作時,昔日的教育方式還能不能繼續(xù)沿用下去?為解決復習工作難以開展的問題,本文在敘述原因的同時并提出了三個有效的解決方法。通過系統(tǒng)化、理論化的教學知識外加教育實踐經(jīng)驗的結合,改變教學策略和方式,提高學生對數(shù)學知識的掌握能力。
一、給復習課注入新的活力,提高學生的興趣
1、轉變課堂角色。過去的課堂上,教師對“誰是主體”的問題沒有一個明確的定義,而導致自己成了集所有權利于一身的專制主義者,學生則僅僅是課堂的“附庸”,處于極為被動的地位。教師通過直接灌輸?shù)氖谡n方式來完成當天的教學任務,學生只能被動接受。為了提高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并積極參與課堂交流,重中之重,是要轉變課堂角色。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行,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性成了今后教育的目標。教師要認識到自己是課堂的組織者,往往起到的是輔助性作用,課堂真正的主體是學生。因此,在復習的過程中,教師應該把大量的時間留給學生。學生只有通過自主思考、歸納,才能發(fā)現(xiàn)自身的問題,從而對數(shù)學知識點更好地掌握。
2、鼓勵學生積極參與交流討論活動,提高存在感。在教學活動開展過程中,教師要切實認識到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進而在課堂上采取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對其進行懇切教導。比如:以小組為單位合作或者獨立完成等方式。在復習的過程中,要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教師必須要“放手”。學生通過自己整理歸納要點內(nèi)容,形成系統(tǒng)化的學習方法,并對其自身的不足進行反思;或者進行小組探討,面對疑問,每位成員都積極思考討論。這樣一來,不僅提高了學生的自主思考能力,更重要的是:存在感油然而生,這是一種“無形的鼓勵”。
二、在重視基礎的同時要再提高,全面的進行反饋
學生在進行學習活動的時候,需要做到對知識點的全面理解與知識體系的構建,因此在進行復習活動的時候,需要借助于多種途徑的齊頭并進,來使學生降低對復習活動的抵觸情緒,實現(xiàn)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有效提高。同時,教師還應對教學活動的知識結構進行優(yōu)化設計,促使學生可以能夠更好地理解,在復習活動開展的初期,需要幫助學生加強對基礎知識的理解與提高,鞏固學生的學習基礎。
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活動的總復習階段,其著重關注的知識點,主要包括:數(shù)與代數(shù)、計量關系、幾何關系、統(tǒng)計活動等,這些知識點的復習活動大概需要一個學期的時間,在進行復習活動中之前,需要提高學生對這些知識點的有效了解。就其復習工作的內(nèi)容,即:首先,對學生的知識點掌握水平進行測試,著重加強于對重難點知識掌握情況的分析;其次,結合測試活動所發(fā)現(xiàn)的不足之處來,完成對復習計劃的制定,就實際情況來完成對教學活動開展質量的有效提高;再者,針對于所每個知識點所出現(xiàn)的典型問題,來理清問題的解題思路,借助于這樣的形式來實現(xiàn)學生解題能力的發(fā)展。
三、讓復習課中的練習豐富多樣化
1、趣味練,激發(fā)學習欲望
古人曾說:“興趣是最好的導師”,而在面對復習課的時候往往會出現(xiàn)一些問題,比如:復習的內(nèi)容已經(jīng)學習過沒有新鮮感,好多知識都似曾相識。這樣一來,學生就會感到復習課枯燥無味,完全沒有興趣。為了提高學生做題的興趣,教師要在設計練習題時多花一些心思,利用創(chuàng)新來增加習題的趣味性,從而讓學生有更多的收獲。
2、對比練,防止知識混淆
在小學數(shù)學的教學過程中,大多數(shù)教師都會按照課本按部就班地一節(jié)一節(jié)往下講解,很多學生對當天內(nèi)容的學習掌握能力都普遍較好,作業(yè)的正確率也相當高。但是課后忽略了復習鞏固,久而久之,在不斷學習新知識后,舊知識的記憶變得模糊不清,所有的知識點都繞在了一起,因此在綜合測試中出現(xiàn)不少的錯誤也是難免的。為降低學生對知識點混淆的可能性,教師要設計出一些針對學生易錯、易混淆、知識點較為薄弱的典型試題。學生通過典型試題來對知識點進行劃分,對于不同的知識點進行鞏固復習,不斷提高正確率,從而使學生做到“舉一反三”,徹底理解知識的實質。
3、綜合練,發(fā)展思維能力
大多數(shù)學生自進入到學前班就開始接觸簡單的數(shù)學知識,而隨著年級越來越高,知識的難度不斷加大,部分女生表現(xiàn)出弱勢,原因是大腦沒有完全開動。數(shù)學是一門可以讓人變聰明的神奇學科,思維活動是其基本特征。也就是說,不思考這門學科必然學不好。在課堂上,教師始終都扮演著組織與引導的重要角色,引導學生利用不同的角度和思路來分析問題,是教師培養(yǎng)學生自主思考能力的有效途徑之一。此外,在復習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將同一個知識點的不同題型放在一起讓學生完成,或者利用一題多解的方式來鍛煉學生的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能力,而在這一途徑實行的過程中,則需要教師的大力支持和配合。教師應改變過去的教育觀念,找準自己的定位,把課堂交給學生,留給學生充裕的時間去思考、去討論,真正達到“以學生發(fā)展為本”的目的。
總之,要想提高學生在數(shù)學方面的主觀能動性和思辨性,教師應花大量心思去設計練習,增加練習的趣味性,注重其有效性。將課堂完全交給學生,讓學生自主思考問題,只要教師把握好復習課的有效教學途徑,將系統(tǒng)化的理論知識和實踐完美結合結合起來,就一定能取到不錯的成績。
【參考文獻】
[1]秦周峰.小學高年級數(shù)學復習課有效教學的三個途徑[J].教書育人(校長參考),2013,(8):63-63
[2]趙斌.點—網(wǎng)—面—體,有效復習——淺談高年級數(shù)學“空間與圖形”單元復習課的教學策略[J].小學教學研究(理論版),2014,(9):4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