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娟
摘 要: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意識形態(tài)受到西方思潮的巨大沖擊,大學生的思想和信念受到了很大的挑戰(zhàn),也給社會主義意識形態(tài)的建設帶來了困難。面對挑戰(zhàn),我們只有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的一元化,才能培養(yǎng)和教育青年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保證社會主義事業(yè)蓬勃發(fā)展。
關鍵詞:西方思潮;大學生;馬克思主義;教育;路徑
中圖分類號:B51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2095-9214(2016)04-0276-02
改革開放初期就涌入我國的西方思潮,對青年學生的思想形成了巨大的沖擊,給社會主義意識形態(tài)建設帶來了很大的挑戰(zhàn),對于西方思潮的影響,我對理論界的研究進行了梳理,以便進一步深入探討和研究。
一、西方理論思潮的種類
西方思潮的種類有很多種,不同的研究者的劃分也有區(qū)別,主要觀點有以下幾種:有的學者認為目前對我國意識形態(tài)影響最大的西方思潮主要是民主社會主義,新自由主義,歷史虛無主義和普世價值。[1]有的學者的研究表明,影響我國的西方思潮是個人主義思潮,自由主義思潮、民族主義思潮、民主社會主義思潮這四種。[2]有的學者則認為意識形態(tài)的交鋒既復雜又多樣,在目前急速全球化的發(fā)展事態(tài)下,西方思潮有新自由主義論、中國威脅論、意識形態(tài)終結論和文明沖突論這四種對我國的不良影響較為明顯。[3]有的學者還認為西方拋出的挑戰(zhàn)我國主流意識形態(tài)的錯誤思潮還有新帝國主義論和消費主義論。[4]有的學者從話語權的角度出發(fā),認為具有挑戰(zhàn)性的代表理論是新自由主義、民主社會主義、文化保守主義、保守自由主義和后現(xiàn)代主義。[5]
二、西方理論思潮的實質及其影響
當今社會,信息網絡發(fā)展如此之迅速,西方思潮對我國意識形態(tài)的挑戰(zhàn)無孔不入,我們要對這些理論深刻剖析,發(fā)掘其本質,才能更加看清楚其內在不利影響。
有的學者認為,在后現(xiàn)代主義思潮有積極的一面,比如鼓勵多元的思維風格,推崇平等對話;但是其又宣揚虛無主義和懷疑主義,弱化了大學生的民族意識,削弱了大學生的愛國熱情。消費主義思潮沒有給大學生帶來理智科學的消費觀念,而是導致了其在消費模式和生活方式上的攀比之風和模仿之風。[6]有的學者認為,并不是所有的西方思潮都是發(fā)馬克思主義的,有很多理論是偽馬克思主義,不漏痕跡的擾亂人的思維,是一些破壞社會安定的消極思潮,這些思潮作為一種強大的精神力量非常廣泛而隱蔽滲透到了我國的政治、經濟、文化領域,更甚者威脅到了我國政權的穩(wěn)定。[7]有的學者則認為,西方社會的思潮對我國肯定會產生影響,利在于重視社會的公正公平,重視個體的全面自由發(fā)展,關注環(huán)境和生態(tài);弊在于非理性的極端傾向和價值的虛無主義、文化的虛無主義傾向,并且具有明顯的階級和政治傾向。[8]還有的學者認為,西方社會的這些思潮有很多負面影響,在部分大學生中形成了“馬克思主義過時論”,使得學生產生了馬克思主義的認知困惑以及人生觀價值觀的迷失。[9]
當今社會,西方思潮來勢兇猛、勢不可擋、影響廣泛,對我國的主流意識形態(tài)產生了極大的沖擊。透過現(xiàn)象剖析本質,這些思潮就是要動搖馬克思主義在我國的指導地位,對此我們要有更為清醒的認識。
三、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的必然性
我們必須毫不動搖地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tài)領域的指導地位,有的學者認為為什么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和為什么不能搞指導思想的多元化這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他認為建立的唯心主義本體論的唯心主義真理觀,這種為哲學理論基礎,提出指導思想的多元論,這不僅僅是思想認識的是非之爭,更是一種利益之爭。在實質上是要取代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10]有的學者認為統(tǒng)治階級的思想在每個時代都是占統(tǒng)治地位的思想,馬克思主義思想在中國的指導地位,不是個別人也不是一個黨的主觀意志決定的,而是歷史的選擇、人民的選擇。是由我國是社會主義國家,公有制的主體地位,人民民主的政權性質,共產黨的執(zhí)政地位共同決定了我們在意識形態(tài)領域只能以馬克思主義理論作為黨和國家的指導思想。[11]有的學者認為,正是我們黨在準確把握當代中國社會性質和意識形態(tài)本質,深刻總結國內外歷史經驗,科學分析中國現(xiàn)實國情之后,所作出的科學的定位,所以必須要堅持鞏固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的靈魂地。[12]有的學者認為,堅持和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我國意識形態(tài)領域的指導地位是中國共產黨人的使命與職責。[13]有的學者則認為,我們要堅持和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我國意識形態(tài)的指導地位,是因為西方思潮對我國的滲透從內容到形式都發(fā)生了變化,滲透的途徑和手段更加多樣化,方式也具有隱蔽性,所以更加必須謹慎。[14]還有的學者認為,馬克思主義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構建提供了根本的理論基礎,決定著其性質和發(fā)展方向;馬克思主義在社會主義價值體系的指導地位和作用,面臨全球化、“西化”和“分化”的挑戰(zhàn),所以只有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才能更好的面對挑戰(zhàn)。[15]
四、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的路徑
如何更好的堅持和鞏固馬克思主義,學者們從具體的方向和路徑上都提出了很多有價值的思路和對策。
有的學者認為,要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就要分析清楚馬克思主義“指導”的科學內涵。首先馬克思主義主要是理論方法的指導,我們要用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來認識世界和改變世界;其次,指導就是規(guī)范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在不同層次、不同范圍、不同對象中具有不同作用,切忌以偏概全。[16]有的學者認為,根據(jù)當前的國內外形勢和環(huán)境,最重要的是要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堅決反對思想多元化,要把意識形態(tài)的領導權、主動權和話語權牢牢地掌握在忠于黨、忠于國家和忠于人民的馬克思主義者手中,不能旁落別有用心的他人。[17]有的學者認為,要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就要處理好幾個關系,正確處理堅持馬克思主義和發(fā)展馬克思主義的關系,正確處理理論與實踐關系,正確處理黨員職業(yè)角色和政治身份的雙重關系。[18]還有的學者認為,鞏固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必須加緊和加強意識形態(tài)工作,更重要的一點是研究和宣傳馬克思主義,就是要正視新的變化,必須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不斷地豐富和拓展馬克思主義。[20]
堅持指導思想一元化,不會妨礙哲學社會科學的繁榮和發(fā)展,不會影響我們吸收和借鑒包括西方發(fā)達國家在內的、世界各國人民創(chuàng)造的有益思想文化成果。只有以馬克思主義理論為指導,才能保證中國走社會主義道路,對廣大青年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進行科學引導。
參考文獻:
[1]靳輝明.關于當前影響我國的四種社會思潮的剖析和思考[J].重慶郵電大學學報.2009:(3)
[2]戴鋼書,黃芳.當代社會思潮對高校學生思想的影響及對策[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0:(11)
[3]吳志敏,郭文亮.探析沖擊我國主流意識形態(tài)的西方思潮[J].學術界.2010:(5)
[4]郭明飛.全球化時代挑戰(zhàn)我國主流意識形態(tài)的西方思潮分析[J].社會主義研究.2007:(1)
[5]劉同舫.在應對當代各種社會思潮的挑戰(zhàn)中發(fā)揮馬克思主義的威力[J].馬克思主義研究.2010:(3)
[6]張引.西方社會思潮對青年學生的負面影響與對策[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09:(21)
[7]傅如良,梁建新.論思想政治教育與當代西方思潮的關聯(lián)與互動[J].教學與研究.2010:(6)
[8]洪克強,李春才,劉軍.現(xiàn)代性批判語境中的西方社會思潮與我們應采取的態(tài)度[J].求實.2009:(5)
[9]宋娜,鄒居祿.西方社會思潮影響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學研究[J].世紀橋.2009:(4)
[10]田心銘.為什么不能搞指導思想多元化——二論為什么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思想[J].馬克思主義研究.2009:(8)
[11]秋石.為什么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tài)領域的指導地位而不能搞指導思想的多元化[J].求是.2009:(6)
[12]梅榮政.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靈魂[J].高校理論戰(zhàn)線.2007:(3)
[13]謝武軍,王偉中.關于堅持和鞏固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的幾個問題[J].紅旗文稿2006:(7)
[14][16]呂世榮,周宏.怎樣認識馬克思主義指導[J].馬克思主義研究.2010:(2)
[15][17]謝松明.論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與核心價值體系的建構[J].思想教育研究.2007:(2)
[18]董亞平,趙瓊.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J].理論月刊.2008:(2)
[19]房玫.關于中國在全球化進程中堅持并鞏固馬克思主義主流意識形態(tài)地位的思考[J].當代世界與社會主義.20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