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雨馨
摘 要:在全球化的21世紀,隨著中國的繁榮昌盛,面向國際的漢語教育也隨著“漢語熱”不斷發(fā)展壯大,這些我們引以為豪。但是在國際漢語教育教學的背后也存在一些問題,值得我們思索。從國際范圍縮小到一個國家,透過美國教育概況,我們可以試著探索一些未來漢語教育的前進方向。讓它一方面為熱愛漢語,學習漢語的人提供更多更好的平臺。另一方面也讓漢語真正意義上走向國際化。
關鍵詞:漢語教育;美國教育;國際漢語;教學
中圖分類號:H195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2095-9214(2016)04-0269-01
今天,漢語作為世界上使用人數(shù)最多的語言,它和日益強大的中國一樣,邁出國門,走向世界。無論是孔子學院,還是漢教機構都總體呈現(xiàn)出良好的發(fā)展趨勢。近半個世紀以來,漢語教學離不開我國在漢語國際教育事業(yè)上辛勤耕耘。當世界上學習漢語的人越來越多時,漢語教學也面臨著問題:世界絕大多數(shù)地區(qū)漢語仍然屬于“非普遍教授語言”,也就是說在未來的漢語教學中,還有更多需要完善的方面,這些是它前進的方向。
一、美國教育中漢語教學的概況
首先,對美國教育的模式做一個了解,以便對比結合分析。美國的教育在大學之前都是比較容易的。從實例來看,1.許多中小學是沒有固定的課本,教育局每年給各年紀學生一張讀書單,列出當年必須選讀的25本與本年級程度相當?shù)膱D書。[1]。也就是說美國中小學教育沒有強行的學習要求,任學生擇其所好,是教育在幫助學生發(fā)現(xiàn)和開發(fā)他們的興趣,為未來的學習做鋪墊。2.有效的教學并不是所謂的游戲教學,我們所了解的美國也好,其他國家的課堂也好,很多時候的學習氛圍是相當輕松的,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課堂教學都這樣。還是有部分應當嚴謹,系統(tǒng)的教學由老師講授為主。所以在教學中是有張有弛的,讓學生能在課堂中找到學習的平衡點。
其次,就上述實例看,美國學生的學業(yè)是一個相對自由的選擇。那么在這樣的學習背景中,他們的中文學習又是什么樣的情況?據(jù)了解目前在美國選修漢語的學生主體仍然是華裔后代,選修漢語的非華裔學生的數(shù)量極為有限[2]。并且還有的華裔學生是父母要求學習漢語。自己沒有認識到中文對他們的特殊性。由此可以見得,對于要吸引更多非華裔的美國學生學習漢語,讓更多華裔學生對本族文化,語言感到驕傲與尊重,我們應該在漢語教學上還要做一定分析和改善,讓它在調(diào)整中更加適合學習者的學習。讓學習者能夠主動地,帶著興趣去學習。
二、從美國教育中找尋漢語教學的契合點
首先,根據(jù)美國教育中漢語教學和學習者學習情況來看還有許多地方,也許是我們在漢語國際教育中沒有考慮到的問題,我們應該從這些實際的例子中找到可以改進方向。雖然本文對比的國家僅僅只有美國一個,但是很多問題需要我們由小及大,由現(xiàn)象到本質(zhì)地考察。漢語教學如果在一個國家有好的發(fā)展,利用積累的經(jīng)驗,在全球其他國家按照同樣的程序“對癥下藥”,想必也是可行的。
其次,有了總的需要改進思路的指導,進一步深入實踐。第一,對于學習漢語者的學習的自由選擇,改進較大的特點就是讓教學“自由”。就目前更多的是現(xiàn)場老師授課,很多時候?qū)W習者不愿意在教室里學習一門他不熟悉的課程。而現(xiàn)代化的科學技術發(fā)達,在漢語教學上,我們可以適當運用,比如網(wǎng)課,讓更多的學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年齡,年級,自由時間的多少,來選擇相對應適合自己的漢語課。就如同教育局要求學生選擇的那25本書籍,都是學生在規(guī)定中自由掌控的。第二,在漢語教學中,文化教學,語音教學,漢字教學,很多時候都是在一種很輕松的環(huán)境中教授。雖然這樣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不會給他們帶去學業(yè)要求中遺留的精神上的負擔,但是對于一節(jié)課下來,學生究竟是掌握了游戲規(guī)則還是課堂內(nèi)容。我們就不得而知,特別是對年級較低的學習者。這樣久而久之他們感到學習效率不高,從而也會降低學習的興趣。誠然漢語教學不僅是語文的教學更是文化的傳播,所以課堂教學也是張弛有度的,這要求教師把握好語言課的嚴謹與文化課的輕松,不能節(jié)節(jié)課嚴謹或是相反輕松。得讓學生在每節(jié)課中都能有一定的收獲。
三、結語
目前,漢語教學在美國發(fā)展總體上是很好的。近800多所大學設有中文系,并且漢語也被列為考試的正式外語,當然漢語教學中也有不少問題,說明還有很多工作要做。隨著中國國力,軟實力的不斷增強,漢語在未來的發(fā)展中,會是一股強大的洪流,涌向的不僅是美國更是世界。漢語國際教育事業(yè)還需要更多的人,集中大家的智慧,大力推廣漢語,推動漢語教學的發(fā)展,找到它不斷前進的方向!
參考文獻:
[1]劉珣.對外漢語教育學引論.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2014.08.
[2]周小兵.對外漢語教學入門.中山大學出版社2014.09.
[3]張西平.世界漢語教育史.商務印書館,2009.12.
[4]王定華.透視美國教育.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06.
[5]梁劍鋒.美國教育.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出版社,2002.01.
[6]杜希福.美國一瞥.山東教育出版社,2002.10.
[7]岑建君.近距離觀察美國教育.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