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瑋 白麗萍
重要資產總被“遺忘”、出境出國“說走就走”、家屬移居海外“不知情”……2014年以來,中紀委和各地紀檢監(jiān)察部門針對黨員領導干部的通報中,“隱瞞不報個人有關事項”屢被提及。
新修訂的《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將不如實報告?zhèn)€人事項列入違反組織紀律要求。從“只申報、不抽查”到擴大抽查比例、實行“凡提必查”制度,抓住了干部日常監(jiān)管的“牛鼻子”。
“家事”“家產”任性瞞報
最近,廣東省國資委原黨委書記劉富才嚴重違紀被開除黨籍和取消退休待遇。經(jīng)查,劉富才未向組織報告擅自出國,長期滯留國外不歸,拒不配合組織調查。輿論調侃劉富才當官當?shù)谩罢嫒涡浴薄?/p>
實際上,像劉富才一樣“任性”的領導干部不在少數(shù)。這些官員都在隱瞞些什么?根據(jù)規(guī)定,我國縣處級以上領導干部和國有企事業(yè)單位領導班子成員要集中填報14項個人有關事項。其中涉及“家事”方面的有8項,主要包括本人的婚姻變化情況、配偶子女從業(yè)情況等;涉及“家產”方面的有6項,主要包括本人、配偶、共同生活的子女的房產、投資等情況。
梳理典型案例發(fā)現(xiàn),瞞報、漏報主要集中在三方面:第一類,重要資產被“遺忘”或“不知情”。房產、投資是個人事項瞞報、漏報的高發(fā)領域。第二類,因私護照在手,出境出國“說走就走”??萍既請笊缭鄙玳L湯東寧可謂此類典型。第三類,家人都在海外,隱瞞不報“裸官”身份。
制度之籬越扎越緊 瞞報“風險”加大
從在全國開展隨機抽查和重點抽查,到隨機抽查比例由3%-5%提高到10%,領導干部個人事項報告抽查比例不斷擴大,對官員“凡提必查”……新修訂的《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將不如實報告?zhèn)€人事項列入違反組織紀律要求,隱瞞不報就會受到相應的黨紀政紀處分。制度之籬越扎越緊,問責的力度在加強,瞞報的“風險”在加大。
甘肅省社會科學院教授鄭本法表示,瞞報現(xiàn)象暴露出有的黨員干部黨性不強,對黨的紀律和規(guī)矩缺少敬畏。他們自以為隱瞞個人事項“無傷大雅”,實際破壞的卻是黨的政治紀律和組織紀律,是必須嚴懲的政治失信失德行為。
如巡視組在抽查江西省原副省長姚木根個人有關事項時,姚申報了2套房產,卻被核實出12套,而且大多地段好,有些房產價格不菲,與其家庭實際收入相差很大。這些問題線索成為查處姚木根的突破口。
瞞報漏報個人事項的后果有多嚴重?2014年,中組部抽查核實中管干部、省部級后備干部等1550名,各地各單位抽查核實廳局級、縣處級領導干部6萬多名。有5名擬提拔中管干部被取消提拔資格,數(shù)十名廳局級、縣處級考察對象被取消提拔資格。在地方領導干部中產生很大震懾。
抓早抓小 防“蒼蠅”變“老虎”
作為一項反腐倡廉的預防性制度,領導干部個人事項報告制度在各地也在“升級”。多地開始“試水”科級干部報告?zhèn)€人有關事項。北京一些縣區(qū)要求科級干部報告,除本人工資、獎金、津貼以及本人、配偶、共同生活的子女的資產和經(jīng)營情況,也對因私出國(境)、配偶及子女的從業(yè)、移居國外境外等情況有要求。
“將領導干部‘家事‘家產等進行公開、監(jiān)督,不是小題大做。”鄭本法說,不少“問題”干部,是從隱瞞個人事項這類“小微”違規(guī)違紀行為開始,一步步走向違法犯罪的深淵。對苗頭性傾向性問題抓早抓小,就可以防止小錯釀成大錯。
(摘編自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