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汀瀅
20世紀初,英國一農莊旁。一個富人的兒子不幸落水,貧窮的農夫奮不顧身將他救起,富人攜豐厚的酬金前來感謝農夫,農夫謝絕了他的好意,但富人執(zhí)意要感謝農夫,主動提出資助農夫的兒子前往倫敦求學。農夫答應了,畢竟,他希望兒子能得到良好的教育。后來,農夫的兒子學業(yè)有成,發(fā)明了治療肺炎的特效藥——青霉素,他就是大家熟知的亞歷山大·弗萊明;而富人的兒子在患肺炎后被青霉素所救,他就是引領英國渡過二戰(zhàn)難關的丘吉爾。
佛家言“因果相報”,誰能否認冥冥之中自有天命?他日結下的果,何嘗不是今日種下的因所成就?無心的善舉,會給他人莫大的幫助,同時,也會令自己成就生命的價值,體味善意的快樂。
大家應該也聽說過《一杯牛奶》的故事吧,“一杯牛奶”之所以感動了無數(shù)人,是因為它完美地闡釋了“善有善報”,向人們呈現(xiàn)了善良的傳遞與接力,將善的種子播撒在了每一塊豐腴的心田。故事中的男孩和女孩是美好品質的象征與代表。出于善意,女孩為前來討水的男孩倒了滿滿一大杯牛奶,若干年后,女孩身患重癥,已經成為醫(yī)生的男孩不僅治好了女孩的病,還承擔了昂貴的醫(yī)藥費。值得注意的是,女孩幫助男孩的時候并沒有任何其它目的,就像她自己所言:“施以善心,不圖回報。”
也許有人會說,上述內容不過故事而已,現(xiàn)世生活中哪有這等好事?
其實,關于善,不只是說說而已。
是否還記得一年一度的“感動中國十大人物”評選活動,當獲獎者一個接一個走上領獎臺,相信不少人同樣心潮澎湃。孟佩杰、張麗莉、吳錦泉……一個個耳熟能詳?shù)拿直澈笫且粍t則動人的故事,向人們訴說著人性的光輝與偉大,與此同時,獲獎者們也收獲著來自社會的善意回饋。
是否還記得八年前的汶川大地震,記者、志愿者、救援官兵置自己生命于不顧,只為盡可能地搜尋每一個生命訊號的存在;許多不知名的人,縱使他們與親人陰陽兩隔,但仍積極參與救援,盡可能不讓相同的苦難降臨于他人;還有社會各界多種渠道的支援、國際社會的援助,傳達了人性中與生俱來的愛與關懷,將無形的善意轉化為有形的力量。
是否還記得澳洲民眾在推特上發(fā)起的“讓我與你同行”活動,前年冬天極端穆斯林分子制造恐襲事件后,無辜的穆斯林受到歧視,為保護他們的安全并向他們傳達不是所有人都仇恨穆斯林的信息,善良的澳洲人民自發(fā)地承擔起與他們同行的義務,讓全世界感受到溫暖心田的善意。
心懷善念,是美德,是發(fā)源于心底的美好情感;心懷善念,有如日出前絢爛壯麗的紅霞,照亮自己,明媚他人;心懷善念,讓行善成為一種習慣,將善意傳遞給千千萬萬的人……
善的種子一經埋下,日后定會成長為參天大樹,枝繁葉茂。
學校:武漢市洪山高中
導師:胡祥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