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巧花
摘 要:孩子越大,年級越高,在課堂上越不愛說話了,說的話也離生活越遠了。他們在課堂上都戴起了“面具”?;卮饐栴}聲音小得連自己也聽不見,往往在老師的鼓勵下才說些套話。作文中也往往編造事實。本文從幾個方面讓孩子們在課堂上由“不說”變得“愛說”,由說套話變得說實話,提高孩子們的思維能力、口頭表達能力和語言組織能力
關(guān)鍵詞:課堂;主動學習;積極性
多年的教學經(jīng)驗使我深深感到教學中還存在許多弊端。一個剛?cè)雽W的孩子,跟在老師后面總有說不完的話。學生剛開始寫話練習時,總有很多有趣的事,很多真實的話。讀了后感覺到他們的寫話確實來源于現(xiàn)實生活。但隨著孩子的長大,年級的升高,我們的課堂就變了,在課堂上很少能聽到孩子們來源于生活中的話,發(fā)自內(nèi)心的話,也很少有孩子跟在老師身后說這說那。按理說孩子長大了,生活復雜了。要說的話就更多了,其實不然,孩子越大,年級越高,在課堂上越不愛說話了,說的話也離生活越遠了。他們在課堂上都戴起了“面具”?;卮饐栴}聲音小得連自己也聽不見,往往在老師的鼓勵下才說些套話。作文中也往往編造事實。進行反思,難道這不是我教育的失敗嗎?
如何讓孩子們在課堂上由“不說”變得“愛說”,由說套話變得說實話呢?
首先,要消除孩子在課堂上的恐懼心理。
孩子年級越高,學習內(nèi)容難度越大。孩子年齡越大,自尊心越強,因此,在課堂上總怕“丟丑”了,總怕同學們哈哈大笑,自己沒面子,所以,總是三思而后行,有些三思后也不行。這樣就造成很多學生在課堂上少說話,甚至一言不發(fā)。即使說話,也就說些客話、套話之類的,自己的真實想法不愿暴露。也有很多孩子認為說不到點子上老師要批評,干脆不說的好。針對這些原因,我們就得在課堂上消除孩子們的恐懼心理。要做到這點也不是一蹴而就,最起碼要愛孩子,了解孩子,引導其敢于嘗試,幫助其樹立信心,為孩子們創(chuàng)造一個寬松的學習氛圍,使他們能夠大膽發(fā)言。教師應成為學生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師生雙方在教育中的地位要平等,教師應以關(guān)懷、接納、尊重的態(tài)度與孩子們交往,關(guān)注學生生活,傾聽他們的心聲,創(chuàng)設(shè)平等、寬松、和諧的師生氛圍。
如在教學中,我想了解一位不回答問題的孩子的學習情況,我以這樣的口氣說:“小有有,你愿意幫我個忙嗎?”他點頭表示愿意。我又說:“老師記不起來我們學習過的有關(guān)珍惜時間的名言了,你能幫我嗎?”他毫無顧忌的背了起來。我有效的檢測了他的學情。他也不會意識到自己說話暴露了自己,將孩子從被動地位推到了主動地位。
其次,要消除孩子們的懶惰心理。
小學生的懶惰心理尤為突出。在素質(zhì)教育過程中要求培養(yǎng)學生多方面的能力和素質(zhì),而懶惰心理就像一道城門,打不開。好多學生在課堂上不發(fā)言,這也是存在一定的懶惰心理。他們喜歡過“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對于要思考的話題,他們不愿在腦海中進行加工,只聽別人說說而已。常有明日復明日的思想。明知道這個問題該積極回答,卻總期待著老師不要提問他。老師們也會經(jīng)常會發(fā)現(xiàn),在課堂上踴躍發(fā)言的總是個別幾名同學,而更多的人懶得動腦思考問題。心里想:反正我不舉手,也會有人說出正確答案。這種依賴別人的懶惰心理只會使思維變得越來越遲鈍。思想的懶惰必然導致行動上的懶惰。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qū)е聭卸栊睦淼漠a(chǎn)生,依賴性強呢?如今的獨生子女有嚴重的依賴性。什么事情都要靠父母或其他人,沒有主見,缺少獨立性,他們在家靠父母,在學校依靠老師,在社會上依靠其他人。這種依賴性就是導致懶惰思想的形成,影響到課堂上最顯明的就是少發(fā)言。還缺少上進心,上進心是前進的動力。缺少上進心的學生做事容易滿足,對自己要求不高,得過且過的思想嚴重:做事不求真,不求質(zhì)量,常抱著“應付”的態(tài)度和“混過去就行”的不負責任的態(tài)度。為此,我們老師應該努力調(diào)動學生思維的積極性,克服懶惰思想,將那些不善于言談,存在思維惰性的孩子推向課堂的主體地位。及時發(fā)現(xiàn)其閃光點,及時表揚,激活思想,引導他們積極發(fā)言。
再次,要將課堂與實際生活聯(lián)系起來。
在課余時間,有的孩子和老師閑談時,總說得津津樂道,恐怕說不完沒機會再說。因此走進課堂中,我們也盡量把課堂與生活聯(lián)系起來,或者在課堂氣氛緊張之時也可以與孩子們談點生活話題,使他們不被課堂所束縛。我們大多數(shù)孩子來自農(nóng)村,家鄉(xiāng)的青山、碧水、田野、小溪、果園、池塘等都是天然優(yōu)質(zhì)的課堂。學生在大自然中感受和體驗它的美,通過尋找、采集、觸摸等方式發(fā)現(xiàn)了大自然的許多秘密,從而生成許多話題,如;《有趣的泥鰍》、《好玩的樹葉》、《神奇的螞蟻》、《菜園子》等。自然環(huán)境都能吸引他們的話題,使他們展示了具體、形象、生動的學習內(nèi)容,創(chuàng)設(shè)積極的談話興趣。只要善于做個思想上輕松了,上課隨意性大了,思維也不被禁錮了,說的話也肯定會多了。
要使學生的語文能力提高,必須要孩子們多多發(fā)言,發(fā)言可以使孩子們的思維能力、口頭表達能力、語言組織能力等多方面得到鍛煉,所以我們必須要讓孩子們在課堂上由“不說”變得“愛說”。
(作者單位:甘肅省慶陽市環(huán)縣紅星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