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河水靜靜地淌著,風乍起,河面的素顏便多了幾分綠色的著意。柳條輕輕搖晃,垂下的枝條似要穿破地面,延肆到深處。這細細長長的柳葉,不知出自何人之手,竟能顯盡風流姿色。又一陣風揚起,或許從東方來,稍作停頓就又趕往別處了。賀知章的《詠柳》便是在初春的晨光熹微里,攜著這大好時光撩起了我們心中的漣漪。初春早到,整個世界都活過來了。生命真是個神奇的東西,有一把外力就熊熊燃燒,寂滅以后就靜靜沉伏,等待下一個時機。
(賀知章《詠柳》)
2 紫藤蘿開得極盛,像瀑布垂下,深淺交動,仿佛在歡笑,生長的節(jié)奏浸透著不滅的生命氣息。曾經(jīng)家門前也有這樣一大株紫藤蘿,后來被拆掉改種果樹。而如今在這個地方,紫藤蘿依然還是那樣旺盛,肆意地綻放自己的每一分每一秒。花和人都會在不經(jīng)意間遭遇不幸,但生命的長河是永無止境的?;ㄩ_花謝是自然常理,人來人去亦是如此。
(宗璞《紫藤蘿瀑布》)
3 愛沒有高低貴賤,沒有物種之分。當那頭母藏羚羊噙滿淚水,跪拜在獵手面前,姿勢也化為了永恒。面臨危難,母藏羚羊為了保住腹中的小藏羚羊,渴望獵人放過自己,最后卻還是死于獵槍之下,這時腹中胎兒已成形。所有的生命都是值得尊敬的,所有慈母的跪拜都是神圣的。獵人安頓好藏羚羊,從此消失在藏北高原。或許,在槍聲響起的最后一刻,哪怕希望渺茫,母藏羚羊也曾強烈盼望過自己的孩子能順利出生,長大,在高原自由奔跑。
(王宗仁《藏羚羊的跪拜》)
4 橘燈在黑暗的山路上發(fā)出朦朧的光,小姑娘的笑臉在這燈光里若隱若現(xiàn)。家里的父親不知所蹤,母親身染重病,小姑娘勇敢地挑起家里的重擔,還樂觀地告訴自己和身邊的人一切都會好起來??v使生活很艱苦,小姑娘也還是堅守著心中的希望。有了希望,人的心永遠不會沉寂。正如小姑娘親手做的那盞橘燈一樣,微弱暗淡,卻在漫漫長夜中照出了一點光亮,讓人心生出無限光明。
(冰心《小橘燈》)
5 奧斯維辛,曾經(jīng)是恐怖的人間煉獄,現(xiàn)在這里陽光明媚,還有孩子在嬉笑游戲。每天都有人從世界各地來到這兒,回憶歷史,致敬死者。參觀者走進集中營,即便早已空蕩蕩,墻上的刑具和冷森的空氣卻讓人覺得耳邊還能聽見慘叫和嗚咽。罪惡的結(jié)果,永遠沒有句號。上帝從來沒有說過懺悔可以洗清罪過。法西斯帶給人們的災難是世界性的。最后在遇難者紀念墻上,照片里有一個姑娘在溫和地微笑?;蛟S,在不見天日的黑暗里,她仍試圖用自己的光照透這個渾濁的世界。就像塵土里暗自生長的雛菊,小小的,卻渴望長大,開滿天地。
([美]亞伯拉罕·邁克爾·羅森塔爾《奧斯維辛沒有什么新聞》)
6 抗日戰(zhàn)爭期間,豐子愷內(nèi)遷到重慶郊區(qū)的一座小屋。戰(zhàn)火紛飛,在艱苦的荒村里,人心里總覺得寂寥煎熬。所幸,豐子愷還有一只大白鵝陪伴,“點綴庭院,增加生氣”?!拔覀冞@位鵝老爺”架子大,脾氣也大,還很高傲。然而,就是這位昂首獨步的“守衛(wèi)者”,在人疲倦之時,送上無聲的安慰。最后,豐子愷離開之際把這只鵝送給朋友時,頗覺得不舍?!耙磺斜娚?,本是同根,凡屬血氣,皆有共感?!庇钪嫒f物都是如此。
(豐子愷《白鵝》)
7 貓的性格有些古怪。乖的時候,就整天睡大覺;瘋起來了,就徹夜不歸,在外“流浪”;高興了呢,它會蹭腿、叫喚,不停賣萌;若不高興,任憑誰也不吱一聲。貓的靈魂大抵就是這樣自由任性的。一根雞毛、一個線團,都是它們的玩具,到處追逐、闖禍,主人也不會責怪,畢竟,這么有生氣的小家伙,誰又忍心再用世間的規(guī)則去束縛它們。
(老舍《貓》)
8 梁實秋對鳥的喜愛是單純的。一聲長叫,包括著一二三四個音階,或在枝頭跳躍,或振翅飛去,或在稻田里佇立,這都是令人從心底喜悅的風姿。然而,有些鳥被禁錮在籠子里,供人觀賞。失去飛翔的機會,鳥還有什么生存的意義?所謂養(yǎng)鳥的閑人閑情,不過是自欺欺人、故作姿態(tài)。我們共存在這個世界,何不多予一份尊重,少一份欺壓,多一份美好。
(梁實秋《鳥》)
9 蟋蟀的住宅很出名。大多在十月,蟋蟀就開始蓋房子,自己一點一點挖,累了,就在家門口休息一會兒,觸須輕微擺動,不一會兒就繼續(xù)工作,這樣連續(xù)不斷。蟋蟀對于自己的住宅是一點也不含糊的。房子大體完成后,就長時間地修整,即使在冬天,陽光溫和的日子,也能看見它從里面拋出土來。因為來之不易,所以蟋蟀對自己的房子很珍惜,選擇也很慎重。等到深夜,蟋蟀就出來望望月光,彈彈琴,一天的疲憊也就慢慢消去。
([法]法布爾《蟋蟀的住宅》)
10 生命的本能驅(qū)使他活著。即使遭遇饑餓、傷痛、流血和精神上不斷的折磨,神智逐漸衰弱,身體和靈魂仿佛分開,他每當看到微弱的生命火花,就爬起來繼續(xù)往前走。好像是生命使著他不該死。后來,他在荒原里和一頭病狼對抗,相互消磨耐心,直至對方獵取生命。最終,他還是獲救了,饑餓的遭遇讓他對食物產(chǎn)生了強烈的依賴,不過,一切都會好的,他也會好的。
([美]杰克·倫敦《熱愛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