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敏
摘 要:“Free talk”能夠充分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是鍛煉學生開口說英語的最簡單、高效的方式之一。本文論述了多種在課堂上有效實施“Free talk”的方法,并從多方面說明了“Free talk”對教學產(chǎn)生的積極影響。
關(guān)鍵詞:自由對話;有效;策略;追問
中圖分類號:G62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6)11-060-2
小學英語課堂中的Free talk(自由交談),是指在英語課堂中5分鐘左右?guī)熒?、生生的自由談話,是學生將自己所學英語知識運用到實際交流中去訓練的時間。因此,教師應(yīng)該高效地運用Free talk,引導(dǎo)各種語言活動,引導(dǎo)真實說話情景,從而啟發(fā)學生的思維,然后逐步放手讓學生自由地說話,最終有效地訓練和培養(yǎng)學生綜合運用英語的能力。
一、小學英語課堂free talk的尷尬現(xiàn)狀
在聽課過程中,我們會發(fā)現(xiàn)這樣的現(xiàn)象:Free talk有時給人感覺只是新課的點綴和裝飾,它和新課的主題關(guān)系不密切,或者即使有聯(lián)系,也只是浮于表面,沒有真正起到“激活學生已有知識和經(jīng)驗”的作用。比如:師生對話每次都是按部就班地問“How are you?”,甚至有的時候沒有來由地非要學生回答“Are you happy today?”;學生的duty report變成了獨角戲或者心理負擔,有能力的學生想表現(xiàn)自己,會準備一大段內(nèi)容來匯報,但是下面的同學不見得能理解,即使聽懂了對其他同學的幫助和啟發(fā)也不大,能力弱一點的同學則會想千萬不要讓我當值日生啊,即使勉強站上講臺,也怕同學笑話,時間一久,心理上的負擔不言而喻,發(fā)展下去還可能厭倦英語課,違反了我們設(shè)計這個環(huán)節(jié)的初衷;free talk流于形式,還有可能暴露教師的專業(yè)能力或者處理突發(fā)情況能力的不足,在學生反問某些問題時一時找不到恰當?shù)幕卮?,只好含混不清或以yes,no一筆帶過,或者讓free talk嘎然而止,草草收場,“So much for today. Lets begin our class”,完全和free talk的應(yīng)該發(fā)揮的作用背道而馳,也使學生對教師的尊嚴性和權(quán)威性產(chǎn)生質(zhì)疑。
二、小學英語課堂free talk的有效性策略研究
Free talk(自由交談)變得如此不自由甚至成了學生的一種負擔,究其產(chǎn)生的原因有很多種,如:教師備課不充分;低估學生的能力;教師一時疏忽沒有聽清楚學生的答語,因而沒法把學生的話說下去;教師聽清楚了學生的答語但因受自身表達能力的限制沒法找到適當?shù)难哉Z與學生進一步交流,因而只好“Yes”、“OK”等一帶而過。
Free talk作為預(yù)熱環(huán)節(jié)中的常用手段。教師應(yīng)當借助這一手段激活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jīng)驗,引起他們對文化內(nèi)容的關(guān)注,并讓他們預(yù)測學習的內(nèi)容,啟發(fā)他們想說就說。筆者認為具體可做以下幾點:
(一)積極準備
包括教師的準備和學生的準備。
教師的準備是基礎(chǔ):
1.加強業(yè)務(wù)能力是必須的第一步,這里的業(yè)務(wù)能力包括教師的基本功和英語的專業(yè)能力,如簡筆畫、板書、口語等等。
2.應(yīng)充分備課,評估學生可能的水平和差距,選擇適合學生的話題,不要小看課堂上短短的五分鐘,教師為此付出的時間,特別在開始階段,也許是一個乃至幾個小時。
3.教師要有服務(wù)意識和引導(dǎo)意識。話題確定了,教師應(yīng)該充分為學生服務(wù),如提供多媒體。即使確定了話題,教師也要作為參與者在課前和學生一起討論,準備,提供恰當?shù)慕ㄗh和引導(dǎo)。
學生的準備也很重要:
1.收集資料。學生應(yīng)當學會自己通過多種方式收集可供說的資料。
2.成立自由對話小組,教師在這個階段應(yīng)加強正面引導(dǎo),幫助學生分層次互補搭配,即有自由組合,又鼓勵幫助學困生。一個小組基本應(yīng)該由特長生、中等生、學困生三個組成部分,再細化,還可以注意男女生的搭配,性格內(nèi)向和外向?qū)W生的搭配等等。
3.課前的操練準備。這實際上是對課堂的延伸,學生的積極性調(diào)動起來后,他們會利用課間,午間的一切機會進行操練,甚至回家完成自己那份任務(wù)的反復(fù)操練,我們的課堂不再僅僅是一周3節(jié)課,英語學習的氛圍也會特別濃厚。
(二)開展形式多樣的Free talk活動
1.師生情景表演
這個主要用于小學生接觸英語的初始階段,教師的準備工作相對要簡單一點,只需要找?guī)讉€能干的孩子幫忙。一年級第一課一般會教授孩子怎么和別人打招呼,比如,“Good morning”。在新課完成后的第二次課,free talk的形式就可以使教師在黑板上用簡筆畫畫出太陽初升的場景,小助手扮演的孩子背著書包蹦蹦跳跳來上學,在門口遇到老師問好。在學生基本熟悉和開口說英語的興趣被激發(fā)起來后,就可以逐步變成學生扮演老師,或者把場景變成家長和孩子,同學和同學之間。這樣初始接觸英語的學生會覺得,原來英語學習也不是太難,我們可以用英語表演了,接下來的課題才會吸引孩子。
2.因地制宜,利用教室環(huán)境展開有情境的對話
學生接觸英語一段時間后,有了一定的詞匯。我們就可以利用free talk來布置一個充滿英語氛圍的教室環(huán)境來幫助學生認讀單詞。如在教授完in my classroom后,教師可以設(shè)計這樣的對話活動。課前讓學生準備教室的物品的單詞卡片,這里特別要發(fā)動部分有畏難情緒的孩子融入進來,比如讓他們負責涂色。下面開始free talk,讓我們一起來熟悉一下我們的教室。In our classroom, we have a big blackboard.接著請負責黑板卡片的學生起來認讀卡片并把卡片貼在正確的物品上。保留這些教室布置,我們還可以層層遞進進行對話。比如句型操練,隨意地在教室走動,指到圖片,“What is this?”,到最后還可以幫助學生說一段簡單的口頭作文“We have a beautiful classroom. It is very big. In our classroom, there is a teachers table. On the table, there are some flowers. We like the flowers...”3.新穎有趣的值日報告
在學習了一定的基本句型后,就可以讓學生,可以是每天的值日生做值日報告了。內(nèi)容可以包括當天的日期,天氣,班上的人數(shù)等。為了給學生一個正確的示范,初始階段教師應(yīng)提前檢查或者幫助值日生糾正,熟練他們的值日報告。對于迫切開口說的孩子,可以問問他們還有沒有什么內(nèi)容要補充,盡量選擇最簡單的句子幫助他們用英語表達出來,比如周末是值日生的生日,可以教他們怎么表達我的生日,并且讓他帶上生日蛋糕的圖片,幫助其他同學聽懂新句型。如果現(xiàn)場孩子們很興奮,教師可以適時地根據(jù)情況教一些生日祝福語,以及和孩子們一起唱生日歌,這樣的值日報告才不會流于形式。在學生熟悉值日報告的基本形式后,我們就可以不斷擴展,比如兩人合作,小組合作,甚至可以模仿新聞播報的形式,一人負責準備材料,一個人負責培訓正確的讀法,一個人負責播報?;蛘吣7滦侣劙l(fā)布會的形式,播報完畢后答記者問,開始階段就請本小組的同學提前準備問題,到大家熟悉后,可以請全班同學自由發(fā)問。這樣有利于好中差結(jié)合,帶動全班的積極性。
4.開展游戲比賽,復(fù)習舊知,調(diào)動氛圍
游戲是我們英語課中不可避免的一個項目,并且也是學生最喜歡的。如何避免游戲流于形式呢?關(guān)鍵有兩點:一是游戲的設(shè)計不是盲目的,要貼合當前的教學重點,而不是站起來唱唱歌跺跺腳。比如在學習完動物后,可以利用動物的典型特征請學生猜謎?!癐 have a long nose.”“I like bananas.” “I can swim.”……二是游戲的設(shè)計要有階段性,低年級的時候可以融入歌曲動作,高年級可以加強競爭機制。如在六年級復(fù)習階段詞匯復(fù)習時,可以把學生分成四個大組,每組一個column,蔬菜,水果,服裝,運動,然后比賽那組歸納的詞匯最多,評比名次。
5.結(jié)合課堂教學,進行話題表演
在我們的新課標中,每個年級的話題內(nèi)容非常明確,如四級目標要求用簡單的語言描述自己或他人的經(jīng)歷,參與角色扮演,引出話題并進行幾個回合的交談等。在小學低段,我們可以采取圖片、幻燈片、實物、文字等幫助的形式,盡量選擇有趣,押韻,簡單的文字引導(dǎo)。比如在學習了1~10之后,我設(shè)計了這樣一個小組話題表演,請了十個學生扮演猴子表演《Ten little monkeys》 10 Little monkeys jumping on a bed, one jumped up and bumped his head, Mom called the doctor and the doctor said “no more monkeys jumping on a bed.”(以下每一段依次減少一個猴子,直到?jīng)]有猴子剩下)先是十個孩子假裝在床上跳,第一段完成后一個孩子假裝跌倒回到座位上,繼續(xù)第二段直到?jīng)]有孩子剩下。媽媽可以由老師扮演,醫(yī)生可以請學生扮演。如果觀看的學生情緒高漲,而教師又不想所有孩子蹦蹦跳跳出安全事故,那么馬上可以利用這段韻文的最后五段做一個手指活動。說到五只猴子時,hold up five fingers, bouncing,說到一個跌倒時,hold one finger up and tap on head,打電話hold fist to ear with thumb and pinky out like a phone,醫(yī)生的話shake pointer finger。最后還可以擴展復(fù)習4+1等于5,hold up five fingers and use one beat for each word, taking away one finger leaving four.在中高階段,就可以不再是這種簡單易上口的韻文了,而是結(jié)合課堂教學內(nèi)容的題目,比如郊游,去博物館參觀,做家務(wù)事等等。即使孩子已經(jīng)進入高年級了,教師還是不能放松,要學會由簡到難的正確引導(dǎo)。開始時候可以是仿照樣板說,這個階段教師要提供基本的句型給孩子,接著在模版的基礎(chǔ)上改編,到最后可以有自己的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