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紅軍
摘要:本文分析了多媒體教學的類型和特點,給出了多媒體課件的設計步驟和應用要點,對提高教師的課件制作水平,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具有指導意義。
關鍵詞:多媒體;課件設計;課件使用
中圖分類號:G642.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6)13-0253-02
20世紀90年代以來,多媒體教學正以令人始料未及的速度滲透到教育領域。2007年,教育部明確指出:“高等學校要把信息技術作為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要在教學活動中廣泛采用信息技術,不斷推進教學資源的共建共享,逐步實現(xiàn)教學及管理的網(wǎng)絡化和數(shù)字化”。如何有效利用多媒體手段,筆者根據(jù)自己總結的經(jīng)驗給出了制作多媒體課件的原則和步驟,并對如何使用多媒體課件,進行多媒體教學給出了有利的建議。
一、多媒體教學類型
一般多媒體教學主要包括以下類型:(1)課堂演示講解模式,“以教為主”,在教學方式上以“口授、演示”為特征;在學習方式上以“目視、耳聽”為特征的。應用于教室以及多媒體網(wǎng)絡教學環(huán)境中,通過播放多媒體教學軟件演示教學過程。(2)計算機模擬模式,主要解決的問題有:模型、模擬的呈現(xiàn)、系統(tǒng)的反應及反饋。該模式通過構建教學模型課件,模擬事件的發(fā)展和結果,有助于把抽象概念和復雜事件的邏輯關系具體形象的表示出來,加強學生的理解能力。(3)探索式教學模式,貫徹“以學為主”,一般由以下幾個環(huán)節(jié)組成:確定問題→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提供與學習主題相關的信息或教學資源,促進學生的自主建構→探索學習、反饋→通過解決問題。此過程屬發(fā)現(xiàn)式學習或研究性學習過程,該過程可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與實踐能力,該模式也可用作學習效果評價手段。
(一)多媒體課件的類型
根據(jù)教學實際情況,課堂上用的比較多的多媒體課件類型有三種:(1)課堂演示型課件,按照教學內容特定的邏輯順序將教學要點、過程等呈現(xiàn)給學生,課件突擊教學重點和難點,注重反映問題的解決過程,或是用于模擬展現(xiàn)普通條件下無法觀測到的現(xiàn)象、過程和規(guī)律,同時可以用文字表達講授概念的推理過程和要點歸納。(2)訓練復習型,是交互型課件的一種,是向學習者呈現(xiàn)問題、由學習者練習作答、課件給與及時反饋的方式,用以強化訓練學生的知識和能力。設計該課件時要注意全面訓練和考核學生的能力水平,另外考核目標可分為不同的等級,根據(jù)每級目標設計題目的難易程度,進行逐級遞進。(3)自主學習型,是引導型工具,其具有完整的知識結構,能反映特定的教學過程和教學策略,能體現(xiàn)教學內容的主線和知識點,能是自學者提高學習效率。還提供相應的形成性練習供學生進行學習評價,并設計友好的界面讓學習者進行人-機交互活動。
(二)多媒體課件制作步驟
制作出能夠獲得學生喜歡、實現(xiàn)預定教學目的和教學效果的優(yōu)秀課件是每位教師的追求。在制作多媒體課件時,教師要首先分析實現(xiàn)教學目的的教育性與科學性、利用多媒體課件進行輔助教學的必要性,其次結合課程的教學大綱以及相關教學內容,從教學目標、課件內容、組織表現(xiàn)形式入手,確定課件的總體設計思路。制作多媒體課件主要有以下步驟:
1.確定任務。在分析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的基礎上,確定適合用多媒體表現(xiàn)的內容,要選擇教學中的重點、難點部分,尤其是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不易表達的教學內容,并非所有的教學內容都需要借助于多媒體,明確課件所實現(xiàn)的教學效果,制定課件的整體結構及流程。可以利用多媒體動畫演示或模擬實驗,充分調動學生眼、腦、耳、手等多種感官,達到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的有機結合。
2.內容設計。多媒體課件的內容設計是制作的關鍵。在課件設計時,要注意內容、深度、分量的恰當,選材要精,呈現(xiàn)方式要生動活潑,符合學生和教材內容的特點。一個多媒體教學課件,重要的是把握好教學重點和難點,設計出符合學生認知規(guī)律思維特點、情感特征的呈現(xiàn)方式,呈現(xiàn)給學生的畫面并不是越多越復雜越好,一組簡單明了的動畫就能排除學生的思維障礙。
3.一堂課的課件設計。具有完整性,多媒體課件按照首尾頁、目錄、各章節(jié)主要內容幾部分組成。各章節(jié)包括課程的引入、正文和總結。課件要有系統(tǒng)完整性,一般有首頁,就要有尾頁;有鏈接,就要有返回。鏈接一定要完整,可把鏈接的文件與演示文稿放在同一文件夾下。注意超級鏈接的文件包括插入的影音文件,都是不能刪除的。
課程引入,課程引入可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并把學生的注意力引導到本課的主題上來。課程引入可以通過設定情境幫助學生將未知知識與已有知識或者生活常識建立關聯(lián);或者設成“認知沖突型”,使學生意識到自己對某個問題的認識或了解存在缺陷,而這個問題具有獨特的意義或重要性,從而激起學生想要去了解或學習的欲望。
課程主要內容,課件要緊扣課程內容主線,提煉重點和精髓,不必要羅列全部內容、記流水賬;要體現(xiàn)多媒體信息量大、圖像生動的優(yōu)勢,突擊對難點重點問題的演示,精心設計頁面表達;文字要經(jīng)過提煉,做到簡練明確,圖像要表現(xiàn)所說明問題的核心和關鍵,據(jù)需要選用原理圖、實物圖或動畫圖。在某些特殊情況下,還可以利用“虛擬現(xiàn)實”技術,讓學生身臨其境地去觀察、去感受、去體驗,從而獲得更深刻的認識。
內容小結,在每章節(jié)的最后可對課程進行小結。小結一般包括:(1)本部分授課知識點的歸納;(2)本部分內容學習應達到的要求;(3)本部分課的練習安排等。一般用簡潔的語句表示。
優(yōu)秀的多媒體課件不僅能夠全面表達教學內容,還應富有較好的藝術性和創(chuàng)意性。精心地設計多媒體畫面,巧妙地安排展示時間,藝術地將所要講述的內容形象具體、生動活潑地表現(xiàn)出來,使所展示的內容能夠產生較強的藝術感染力,突破教學的時空局限,使學生置身于情景交融的課堂教學氛圍之中,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要做到以下幾條:(1)文字精練。課件演示的文字是教學內容的再提煉和優(yōu)化,其中包括課程的基本概念,重點難點、知識點,以及重要的公式與結論等。文字表達要做到簡潔明了,句子不宜過長,盡量采用短句,分層次地表示相關內容。文字排版要直觀清晰,建議關鍵內容一句一行,使學生的視覺能迅速掃視要點。不宜將大段的文字搬到頁面上。文字演示可進行對句型的簡化和句子成分的省略,句中的副詞、連詞等非重要成分盡量去掉,只保留重要的動詞和名詞;對頻繁出現(xiàn)的主語或主題詞也可適當省略,以減少學生的視覺工作量,突擊關鍵詞意,便于學生理解和記憶。(2)圖文并茂。圖形圖像等視頻資料在課件中有重要作用,形象、直觀的動畫將一些復雜的原理、機構、工作過程直觀的表示出來,可顯著提高學生的理解力和學習興趣。真實性工程化插圖也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工程素養(yǎng)。文字和圖片具有相互烘托補充的視覺關系,頁面上文字太多,顯得沉悶枯燥;頁面上只有圖片,缺少文字說明,則缺少主題。文字與圖片的相互配合,互為襯托,既能一目了然,又能活躍頁面。所以,文字內容盡可能輔以視圖。在頁面上要盡可能做到圖文互襯。(3)色彩搭配協(xié)調。從教育心理學的角度看,具有審美情趣的教學過程能充分調動學習者的各種感官,使其在輕松愉快的情境中接受知識,增強學習興趣,提高學習者的記憶力,達到最佳的學習狀態(tài)。設計時要講究藝術性和審美性,色彩是藝術表現(xiàn)的要素之一。在選擇頁面色彩時要本著協(xié)調自然、重點突出的原則,將幾種色彩互相搭配,產生適度的視覺沖擊,從而增強教學氣氛和學習者的學習興趣??偟膩碚f,就是要在進行PPT課件制作時,要求內容簡練明了,詞句言簡意賅、圖文布局合理、背景淡雅切忌零亂、顏色搭配協(xié)調清新、動畫效果說明性強,課件系統(tǒng)性完整性好。
三、多媒體課件的合理使用
多媒體課件作為一種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最終目的是為了優(yōu)化課堂教學、改進教學方法手段、促進學生學習、提高教學質量。多媒體課件固然有優(yōu)勢,但其不是課堂的唯一手段,不能完全代替教師授課的全部活動。使用多媒體課件時,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一)課件與板書相互結合、取長補短
多媒體課件圖文聲像并茂,形象生動,能調動學生多種感官的參與和思維活動;板書是教師通過手寫、板演、口授方式與學生的直面交流,教師板書授課是感性化的信息傳遞,可以通過聲調、教態(tài)、快慢、停頓等多種表達與學生互動,對學生理解問題有細膩入微的作用。
教師板書時學生可對已學內容反思理解,還可進行課堂筆記,使教學過程松與緊交替,教與學結合,利于教學氛圍的形成。課堂教學時,可將兩種手段相結合,充分發(fā)揮利用各自的優(yōu)勢,能得到更好的效果??蓪⒔虒W內容的重點和難點用板書留在黑板上,方便學生隨時查看,建立前后內容之間的聯(lián)系;將多媒體課件穿插其中,使兩種教學手段密切配合,使教學過程舒暢、自然。也可將教學內容的重點難點顯示在課件上,將過程推導通過板書完成,使學生的思路能隨著教師的推導逐步深入和強化。教師可以結合所任課程特點,通過實踐總結課件和板書各自承擔的工作,使課堂教學成為集教師魅力和多媒體動力的優(yōu)勢組合和顯現(xiàn)。
(二)課件播放的技巧
教師講解課件時一般應背離電腦,面向黑板或屏幕,利于與學生交流;應用無線翻頁激光筆或教鞭示意所講內容,以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應注意采用合適的播放方式,如果一個頁面上內容較多時,可采用逐步播放的方式一句一句地呈現(xiàn)。
課件的播放應以學生可以接受的速度為依據(jù),滿足學生記筆記和思考的需要。
多媒體課件是多媒體教學中的一個組成要素,是當前高等教育教學設計中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教師應該不斷積累經(jīng)驗,提高自身設計制作和使用多媒體課件的能力和技巧,在教學中制作出更多圖文并茂、形聲俱佳的優(yōu)秀課件。還要注意恰當運用教學策略,使其與傳統(tǒng)教學手段結合使用,努力獲取最佳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劉振華.多媒體課件制作實用教程[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1.
[2]趙青.多媒體教學軟件的研究[J].中國現(xiàn)代教育裝備,2008,(2):153-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