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琴珍
【關鍵詞】 轉變;學習方式;切入點
【中圖分類號】 G623.2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6)
14—0079—01
《語文課程標準》從學生全面發(fā)展考慮,把“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提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竭力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為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情景,營造一個平等、和諧、友好、真實的氛圍,讓課堂真正成為師生互動、心靈對話的舞臺。在參與新課程改革的的教學中,經過這幾年不斷地摸索、探討、反思與總結,筆者深深地體會到:要想上好一堂常態(tài)下真實、自然、生成的語文課,必須準確把握好轉變學生學習方式的“四個”切入點。
一、巧抓課前預習,教會學生主動參與,養(yǎng)成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
新課程強調自主學習是學習者在總體教學目標的宏觀調控下,在教師的指導下,根據自身的條件和需要自由地選擇學習目的、學習內容、學習方法并通過自我調控的學習活動完成具體學習目標的學習模式。筆者在教學中是這樣指導學生預習的:首先,要讓學生對學習語文感興趣。教師除了加強自身修養(yǎng)和教學能力外,還應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多種方式刺激和感染學生,使之對所學內容產生興趣。其二,預習目標要能被學生掌握。教師在對教材熟悉的情況下,為學生確定的預習目標一定要適中,學生經過努力可以達到。其三,要教給學生預習的方法?!笆谥贼~,不如授之以漁?!逼渌?,養(yǎng)成習慣,貴在堅持。
二、優(yōu)化課堂設計,激勵學生展示自我,搭建合作學習開放的平臺
學生只有在課前預習做好“自主”這一環(huán)節(jié),再讓他們進行“合作”,一定會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罢n堂展示”筆者通常按以下四個步驟進行:第一,選好合作學習的目標與任務。常言到,教無定法,貴在得法。同樣,合作學習也要緊扣中心,把握航向,值得合作探討的問題才可組織合作學習。筆者在進行講讀課文《草船借箭》時,首先讓學生利用放學后的一段時間進行預習。上課時,筆者讓同學們用文中一個合適的詞來概括出諸葛亮在借箭中所表現出的才能。(全班同學不約而同地回答:神機妙算)。然后合作討論:從課文中哪些詞句可以體會到諸葛亮的神機妙算?其二,選準目標進行合理分工。四人小組,小組成員協商分工,讓他們從文中不同段落快速找到表現諸葛亮足智多謀、聰明過人的句子,并說說自己的感想。其三,教會學生表述與傾聽。在小組合作學習時間到了后,筆者組織學生全班交流,同時鼓勵學生用比較流暢的語言表達自己對詞句的理解與感悟,并要求其他的同學認真傾聽,隨時發(fā)表自己不同的意見和看法。其四,精當的點評,會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學生你一言我一語組成的語言畢竟零碎,教師在這時簡明扼要的總結會拓展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空間,達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實效。
三、創(chuàng)設問題情景,開發(fā)小組、個體潛能,提供探究學習的互動空間
如何在課堂教學中讓學生隨著教師預設的軌道和學生學習進程中創(chuàng)設出的新思路提出別具一格的問題呢?從新課程實踐中筆者發(fā)現學生之疑一般有兩個層次:一是自學之中有疑,疑而不解。二是自知無疑卻有疑。對學生自知有疑之處重在引導學生大膽地把疑問講出來,讓合作伙伴談自己的理解,充分發(fā)揮全體學生的潛能。
四、重視課后延伸,撰寫教學反思札記,構建富有活力的真實課堂
新課程改革的內涵是“一切為了學生的發(fā)展,為了一切學生的發(fā)展,為了發(fā)展學生的一切?!保處熤挥幸龑W生徹底轉變自己的學習方式,才會促使他們主動地通過教材和生活實踐去感悟、去體驗。以達到“教是為了不教”的目的。課后,筆者寫教學反思時最大的感受是:
1.課堂教學的本質是知識生成的過程。在這個預設生成的學習過程中,教師只有把學生當作活動的主體,始終關注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細微變化,理解并尊重學生的獨特體驗,他們才會全身心地投入到展示自己風采的活動中去。
2.生成性課堂對教師的角色提出了較高的要求。教師只有對新課程理念反復學習、琢磨、實踐,精心預設,引領學生體會。學生才會有感而發(fā),把自己真實的感受采用各種方式表達出來。這樣的課堂才會因生成而美麗、真誠、感動、精彩。
總而言之,教師只有徹底轉變教學方式,從學生實際出發(fā),憑借簡明的學習目標,簡約的教學內容,簡化的教學環(huán)節(jié),簡便的教學方法,營造“真、純、實、活”的教學境界,讓學生樂學、會問、能說、創(chuàng)新,實現省時高效的教學理想,真正做到簡簡單單教語文,完完全全為學生,扎扎實實求發(fā)展。
編輯:趙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