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獨秀與張國燾,一個是中國共產(chǎn)黨的主要創(chuàng)始人之一,一個是中共一大的主持人,他們都曾為中國共產(chǎn)黨做過開拓性的有益工作。但是,他們后來都走到中國共產(chǎn)黨的對立面去了。陳獨秀雖與黨分道揚鑣卻仍不失耿介清白的氣節(jié)和操守,張國燾則投靠國民黨,成為被歷史所唾棄的叛徒。
初期密切交往
1916年,當陳獨秀已是蜚聲中國學壇的著名人物時,張國燾只是一個剛剛邁入北京大學校門的學生。當時陳獨秀尚在上海,張國燾通過《新青年》才認識了陳獨秀。五四運動中,當北大被捕學生越來越多的時候,陳獨秀為了營救被捕學生,起草了《北京市民宣言》,并于6月12日親自走上街頭散發(fā)。但卻不幸被暗探跟蹤,被捕入獄。
正在上海參加全國學聯(lián)會議的張國燾,得知陳獨秀和北京學生聯(lián)合會11位主要負責人先后被捕的消息,立即返京投入營救工作。
當時正值暑期,各校學生大多離校,北京學生聯(lián)合會和北大學生會的成員有的被捕,有的去了外地,有的為避免被捕而不再露面。營救工作開展得很艱難。張國燾夜以繼日地工作著,疲倦了就在辦公室的長椅上睡覺,吃飯也在辦公室里。在社會各界的壓力下,陳獨秀和學生們被無罪釋放。陳獨秀出獄后不久,為了避免再次被捕,在李大釗的護送下離開北京,于1920年2月到達上海。不久,張國燾也因同樣的原因離京赴滬。
在上海,張國燾見到了陳獨秀,兩人開始了密切交往。張國燾于5月初曾回北京。7月初,他帶著李大釗的重托,再次到上海與陳獨秀面談建黨的問題,并應邀住在陳家。
中共一大后,陳獨秀辭掉廣東省教育委員會委員長的職務,于9月回到上海任中央局書記。
中共二大在上海秘密召開時,張國燾所主持的小組集中了剛從莫斯科和法國回國的一些青年黨員,因而顯得朝氣蓬勃,氣氛活躍。
陳獨秀對張國燾提出批評
當時主持中共上海區(qū)委工作的陳望道,主張黨應秘密不應公開。這使得一些剛回國的黨員大為失望,他們本來是帶著滿腔熱情準備大干一場的。這種情況也引起張國燾的不滿,而陳獨秀對此卻并不在意。所以在中共二大閉幕后,張國燾的小組仍然經(jīng)常開會討論如何開展工人運動。
當陳獨秀得知張國燾等人經(jīng)常開會的事后,非常生氣,認為這是搞“小組織”活動,是要架空他。盛怒之下,陳獨秀提出辭職。這樣一來,問題變得嚴重起來,一時間,“張國燾企圖推翻陳獨秀的領導地位,以己代之”、“張國燾組織鐵血團要暗殺陳獨秀”等流言四起。
1923年6月中共三大召開,陳獨秀在報告中專門對張國燾提出批評,他說:“張國燾同志無疑對黨是忠誠的,但他的思想非常狹隘,所以犯了很多錯誤。他在黨內(nèi)組織小集團,是個重大的錯誤?!?/p>
中共三大上,張國燾再一次與陳獨秀發(fā)生矛盾。陳獨秀支持國際代表馬林關于國共黨內(nèi)合作的主張,并強調(diào)一切工作歸國民黨;而張國燾則認為從事工人運動的人不能加入國民黨,否則就會失去共產(chǎn)黨的特殊任務,即發(fā)動和組織工人運動的任務。會議經(jīng)過激烈爭論,張國燾敗北。這一失敗加上小組織問題,使得張國燾在中共三大上落選,甚至連中央委員也沒被選上。
張國燾叛離延安,二人斷絕往來
大革命失敗后,陳獨秀深陷于極度的苦惱之中。他認為,中國革命失敗的主要原因是共產(chǎn)國際強制推行的黨內(nèi)合作所致,可是,共產(chǎn)國際卻將責任全都推給他。隨后,陳獨秀立即給中央去信,辭去他所擔當?shù)闹醒肟倳浿I導職務。
正是在這短暫的日子里,張國燾和周恩來、李維漢、張?zhí)?、李立三等人組成臨時中央常務委員會,主持中央工作,宣布撤回參加國民政府的共產(chǎn)黨員。
1927年7月23日,共產(chǎn)國際代表羅明納茲與紐曼來到中國,在與張國燾、瞿秋白談話時,宣布中共中央犯了機會主義錯誤,作為懲罰,陳獨秀已不能再擔任總書記。8月7日,中共中央在漢口召開緊急會議,仍是中央委員的陳獨秀雖在漢口,可是,羅明納茲就是不讓他參加會議。會后成立了以瞿秋白為總負責的臨時中央政治局,以取代張國燾的臨時中央常委會。
1928年5月,中共中央傳達共產(chǎn)國際的指示,準備于6月在莫斯科召開中共六大,考慮到中共黨內(nèi)的團結(jié)問題,共產(chǎn)國際特意提名陳獨秀、張國燾、蔡和森、鄧中夏和羅章龍為六大代表。這天,張國燾和項英早早來到陳獨秀住處,勸說陳獨秀去莫斯科參加六大。但陳獨秀卻斷然拒絕去莫斯科。
為爭取陳獨秀赴蘇,瞿秋白親自登門邀請,并且通過與陳獨秀關系親近的王若飛等人做工作,但都未能如愿。
張國燾接到邀請后,首先想到的就是同陳獨秀商量一下。陳獨秀雖然拒絕出席,卻主張張國燾應該接受邀請,因為他預料中共六大會改正瞿秋白的盲動錯誤,如果不出席,是不妥當?shù)?。張國燾也勸陳獨秀接受邀請。他說:“如果不去,你與共產(chǎn)國際及中央間的關系的破裂,只是時間問題?!标惇毿銊t認為他的處境與張國燾不同,即使出席,也難有所挽回。他表示決不出席六大,但以后還可為中央刊物寫些短文,只是不愿參加中央領導工作,不為自己辯護,也不出面批評別人。
也就是從這時起,張國燾與陳獨秀走上了不同的道路。張國燾通過參加中共六大,又在中國共產(chǎn)黨內(nèi)活動了10年;而陳獨秀拒絕參加中共六大,于1929年被中共開除。當時,國民黨仍將他列入“顛覆國家政權”的黑名單。1932年10月,陳獨秀在上海被國民黨中統(tǒng)特務逮捕。
張國燾與陳獨秀的再次相聚是在張國燾叛離延安之后。1937年8月,陳獨秀獲釋出獄,并由南京溯江而上來到武漢。
1938年4月,張國燾私逃叛黨,來到武漢。當他得知陳獨秀也在武漢后,便由國民黨武漢警察局長蔡孟堅作東,強拉陳獨秀吃飯。此時,陳獨秀已無明顯的政治身份,出于禮節(jié)上考慮,也曾與之相聚過幾次。
在與陳獨秀的交談中,張國燾曾向陳獨秀提議另組“共產(chǎn)黨”。陳獨秀拒絕了,他告訴張國燾,自己已沒有那樣的能耐。
陳獨秀晚年經(jīng)濟拮據(jù),生活艱難,免不了朋友的資助。這事被國民黨有關人士得知后,便設法籌到一筆款子,給陳獨秀匯去了支票,但陳獨秀將支票退了回去。后來,時任國民黨中央黨部秘書長的朱家驊又將支票交給張國燾,托他轉(zhuǎn)交給陳獨秀。陳獨秀接到張國燾的信和支票后,很是生氣,便給鄭學稼寫去一信,內(nèi)附支票,要鄭學稼把支票立即交給張國燾,并在信中寫道:“請國燾以后不要多事?!?/p>
鄭學稼將陳獨秀的信和支票轉(zhuǎn)交給張國燾。張國燾看完信后說:“仲甫先生總是這樣?!辈痪?,陳獨秀即隱居于四川江津,斷絕了與張國燾的交往。
陳獨秀一生坎坷,歷經(jīng)磨難,他無論興衰成敗,沉浮榮辱,都始終光明磊落,至死不變其節(jié),這正是他的可歌可泣之處。張國燾則全然相反,早年參加革命,也做過一些有益的事情,但是,他的可恥可悲之處在于,他成為國民黨特務,反共反人民,最后也為他的新主子所拋棄,落得客死異國他鄉(xiāng)的下場。
(摘自《民國春秋》,《光明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