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桑羅布
在課堂上,注意創(chuàng)一個個既熟悉而又特殊的情景,能使學生在情景交融中主動地學習把握新知識。那么,語文教學中創(chuàng)設情景應注意哪些問題呢?我認為,應注意以下四個方面來把握情景教學。
一、營造輕松的課堂氣氛,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漢語作為我國乃至聯(lián)合國的通用交流語文,在世上越來越多國家的人們都在學習它。它既然是我國通用交流語言文字,當然也是我們漢語課堂學習和交流的主要語文,而我區(qū)少數(shù)民族學生母語是藏文,平時主要用藏語進行思想情感交流,這種語言環(huán)境影響了他們漢語水平的迅速提高。在這種具體情況下就要求我們以滿腔的熱情,付出至誠的愛心和不懈的努力,在課堂上采用多樣的手段為他們創(chuàng)設生動的教學情景,營造愉快地的課堂學習氛圍,良好的課堂氛圍能使學生消除由于壓力而產生的緊張焦慮和厭學情緒,使他們處于最佳的學習狀態(tài),從而使學生積極參與課堂課堂學習活動中,從敢于開口進而樂于開口。
我國古代偉大的教育孔子說過:“知之者不如好知之者,好知之者?!边@里的“樂”指的是喜歡,有興趣。少數(shù)民族學生一旦對學習漢語產生了興趣,就會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在主動參與中輕松獲得知識,并從中得到樂趣,學習興趣更濃。提高學生漢語文學習興趣,途徑是多方面的,教師應充分利用好課堂上的每一分鐘,認真?zhèn)浜谜n,用心對待學生精心設計的課堂學習情景,利用多媒體中的音樂、美術、舞蹈、體育、游戲、朗誦、表演等各種形式,先讓學生詞音形上進行感悟進而到親身實踐體會,只有通過精心的編導,組織好整個課堂活動,將課堂氣氛充分活躍起來使?jié)h語課上的有滋有味,使同學們達到身臨其境的境界,使師生都愉快地投入其中,無形之中自然培養(yǎng)起了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既然興趣盎然,何愁學生不參與?自然也就增強了學生的聽說及思維的能力。
二、結合真情創(chuàng)設實境,把學習過程交際化
新課標下的漢語文教學要求課堂學習實現(xiàn)師生全面互動,既學習過程的交際化。將傳統(tǒng)的教師向學生單向分析指導變?yōu)閹熒矊W互動的雙向交流,讓學生在積極交流信息的過程中既學到了漢語知識,又鍛煉了學生的漢語交際能力,提高了漢語綜合水平,同時更進一步培養(yǎng)了學生提出問題,思考問題,討論問題的好習慣。
互動發(fā)展分為七個過程:準備互動一開始互動一初步互動一充分互動一深化互動一內聯(lián)互動一發(fā)展互動。各階段、各環(huán)節(jié)的基本含義的特點及其與認識過程的對應關系如下:
準備互動一引發(fā):學生開課后既不同程度地被引發(fā)互動學習的欲望創(chuàng)設情境,展示目標,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了解學習目標,產生求知興趣,進入學習角色,感興趣,開始引起內在興奮復習舊知。
開始互動一投入:學生已經(jīng)互動學習的欲望推進準運轉狀態(tài)架設橋梁,提示新舊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喚起學習愿望,在新舊知識的聯(lián)系上產生問題,引發(fā)解決問題的學習動機,從內在興奮轉化為外在興奮一感受新知。
為達到這個目的,教師要注意盡量堅持用學生已學過可聽懂易理解的漢語詞句進行學習交流和指導在課堂學習中,還要創(chuàng)設生動而真實的交際環(huán)境,各項活動的開展都需要經(jīng)過教師課前的反復斟酌,精心設計,既要從教學需要和學生實際情況出發(fā),化繁為簡、化難為易,又要考慮所設情景的趣味性,參與性,還有具有一定的競爭性,保證每個學生都能夠并愿意參與到活動中來,課堂活動的主要內容有講故事,兩人或多人會話,短劇角色表演,做游戲、猜謎語、唱歌,即景繪畫,朗誦詩文等多種形式。同時,還要讓學生每天堅持用漢語進行口頭及書面的學習總結,通過這些創(chuàng)設情境活動,就能使原先交沉默的課堂變成學漢語的快樂世界。
三、堅持跟蹤指導,促進課后學習情景化
“蘑杵成真非一日之功,冰凍三尺非一日寒”。學生聽、說、讀、寫及綜合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并非只靠三兩日或一兩節(jié)情景教學課就能迅速提高或成就的,為了讓學生更好地消化吸收課堂上主動掌握的知識,還需要教師根據(jù)學生的信息反饋不斷認真輔導學生課外學習,隨時掌握每個學生的學習動態(tài)并經(jīng)常給予正確指導,讓學生自己學會創(chuàng)設課外學習的情景,使課堂內外的情景化學習相互補充,相互促進,相得益彰。
四、把握學生思維發(fā)展年齡特點,發(fā)展學生的智力
小學低年級的學生形式新導、生動活潑的東西特別容易發(fā)生興趣,一旦有了興趣,他們就會發(fā)揮極大的主動性,對一些問題主動地多思多想,并在這個過程中發(fā)展自己的智力,因此,我在低年級課堂教學中,畫畫寫寫,模仿表演,設疑質疑等都是很好的教學方法。
總之,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一篇大文章,絕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因此,語文活動要立足教材,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選擇合格的活動方式組織開展,才有行之有效,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才是語文教學的生命,而這生命能否得以延續(xù),取決于教師是否能充分發(fā)掘學生的興趣點,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能否做到與文本有機結合,真情演繹文體內涵,提升孩子們對文本的感悟,讓我們的語文教學呈現(xiàn)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