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人們的法律意識和法治觀念的不斷提高,辦理遺囑公證的人越來越多,遺囑公證案件不斷上升。由于公證遺囑的效力高于其他形式的遺囑效力,這對保證遺囑的真實、合法、有效,保護遺囑人和被繼承人的合法權益,維護正常的民事流轉具有更大的作用。遺囑公證是一項要求非常嚴格、謹慎的工作,稍有疏忽就有可能造成遺囑的全部或部分無效,從而不能實現當事人的意愿,保護不了當事人的合法權益。結合自身辦理遺囑公證的工作經驗,我認為在辦理遺囑公證時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一、辦理遺囑公證的公證員應當符合法律規(guī)定
遺囑公證應由兩名公證員共同全程親自辦理。特殊情況下只能由一名公證員辦理時,應至少有一名見證人在場,見證人應在遺囑和筆錄上簽名。但應注意的是,下列人員不能作為遺囑見證人:一是無行為能力人或限制行為能力人;二是繼承人;三是與繼承人有利害關系的人。
二、要注意審核遺囑人的真實身份
認真審查立遺囑人的身份,以防止出現他人冒名頂替的情況。例如,被繼承人在病重期間,繼承人為了得到全部或大部分財產,雇用他人冒充被繼承人到公證處辦理遺囑公證。這就要求公證員要謹慎核查當事人的身份,察看證件上的照片與本人是否相符,多與遺囑人單獨交談,多向其了解與之有關的其他情況,以此來識別其身份的真?zhèn)?。如果發(fā)現有疑點,應進一步調查核實,不能急于出具公證書。
三、要注意審查遺囑人的行為能力及其真實意思表示
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是不能從事有關法律行為的,遺囑就是其中之一,未成年人、不能辨認或不能完全辨認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是不能設立遺囑的。此外,年老體弱的人、危重病人、聾啞盲人立遺囑,公證員辦證過程最好有現場錄音或錄像,必要時要經醫(yī)生診斷,出具神智清醒、思維正常的診斷證明。
遺囑必須是遺囑人本人主動、自愿所為,不是受他人脅迫、欺騙所致,更不是偽造的,因此,遺囑的內容必須符合遺囑人的本意,否則無效。在公證實踐中經常發(fā)現有的遺囑是受益人強迫遺囑人到公證機構申請辦理的。例如,我有次接待一位欲辦理遺囑的老人,老伴去世多年,有一套住房,其兒子強迫她到公證處立遺囑。在我和另一公證員單獨與老人進行談話時發(fā)現她有所顧忌,后經我耐心的開導和詳細的詢問,老人才說出遺囑的內容根本不是她的本意,遺囑的內容都是在兒子的脅迫下違背自己的意愿寫的。后來我單獨又對她的兒子進行了說服教育,她兒子也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由于公證員及時發(fā)現了其中的問題,避免了一個無效遺囑的產生,維護了權利人的合法權益。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所謂真實,是指遺囑人的意思表示是在毫無外來壓力下,或無他人故意制造假象迷惑下做出的。所以,有時盡管出于遺囑人之口,或出于遺囑人之手的遺囑,并不一定代表了遺囑人的真實意思。因此公證員在審查遺囑內容時,一是必須要求其利害當事人回避,由公證員和遺囑人單獨談話,這樣才能了解到遺囑人的真實意愿。二是公證人員應詳細地向遺囑人說明立遺囑需要注意的事項,并告之其法律后果。三是公證員談話一定要有耐心,要多傾聽、開導當事人,以便打消當事人的顧慮,讓他們說出內心的真實想法。
四、要注意審查遺囑繼承受益人的主體資格
遺囑受益人必須是法定繼承人,遺囑必須把財產處分給法律規(guī)定的繼承人,其他人不能通過遺囑方式繼承遺產,如果當事人想把遺產留給繼承人以外的人,則要通過遺贈或其他形式處分。公證員要分清繼承人與非繼承人,若混淆了繼承人與非繼承人,將導致錯證發(fā)生。
五、遺囑處理的財產必須是遺囑人的個人合法財產
凡屬遺囑人的個人財產和法律規(guī)定可以繼承的合法權益,均可用遺囑的形式進行處理。因此,公民立遺囑時或公證員鑒別遺囑內容時,首先必須搞清楚遺囑所涉及財產的權屬范圍,區(qū)別遺囑人的個人財產、夫妻或子女的共同財產、家庭成員的共同財產或各自專用財產。主要有下列幾種情況:①夫妻共有財產一方立遺囑時只能處理屬于自己所有的部分,不能處理共同財產的全部。如配偶一方已經死亡,需要先辦理繼承公證并取得相應的份額以后,才能對屬于自己的和自己已經繼承的部分進行處理。②家庭成員共同財產中屬于其他成員所有部分,不能作為個人財產處理。如家庭成員共同勞動收入自建的房屋、購置的家具和其他財物,家長或其他成員都無權作個人財產處理。③當事人再婚后若干年立遺囑處理再婚前個人財產,這就要看再婚雙方有無財產約定,沒有約定的,不能把全部作為再婚后的個人財產進行處理。
此外,一些房屋和財產只有使用權而沒有所有權的不能以遺囑形式進行處理,包括①村民使用的自留地、自留山、開荒地、宅基地的所有權屬于集體,本人只有使用權而無處分權。②職工承租的公房只享有租賃權而無處分權。③個人承包的果林、樹林、土地的所有權均屬國家或集體所有,不得作個人財產處理。
六、遺囑應對缺乏勞動能力沒有其他生活來源的繼承人或其他依靠遺囑人生活的人保留必要的財產份額
特別是應當保護未成年人及胎兒的繼承權。如果在遺囑中沒有給上述這些人保留必要財產份額,到繼承開始時這些人依法仍能獲得一定的財產,這就影響了公證書的效力和公證處形象,還可能產生不必要的麻煩。
七、要注意公證員的告知義務
公證員應當向遺囑人講清楚我國《民法通則》、《繼承法》中有關遺囑和公民財產處分權利的規(guī)定,以及公證遺囑的意義和法律后果,也要告知當事人有撤消和變更遺囑的權利和辦理的程序。
八、要做好保密工作
遺囑是遺囑人死亡后生效的單方法律行為,在生前應該是保密的。如果遺囑失密,就會影響遺囑人與其被剝奪繼承權或剝奪部分繼承權的法定繼承人之間的關系,引發(fā)糾紛,影響遺囑人的正常生活,破壞社會穩(wěn)定,還往往會導致嚴重后果發(fā)生。這就要求辦理遺囑的公證員和檔案管理員,在工作過程中要有保密觀念,做好保密工作。
總之,我認為在辦理遺囑公證事項時,特別要細心和耐心,慎之又慎。公證員對當事人申辦的公證事項進行全面的和實質上的審查,確保公證的真實性和合法性,保護所有權人的利益,提供給當事人安全、方便的法律服務,盡可能的避免糾紛、降低風險。
作者簡介:
邱宇,女,1974年4月4日出生,1995年畢業(yè)于天津政法學院法律系,2001年畢業(yè)于中央黨校函授學院法律系、從事公證工作1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