戎麗娜
新《綱要》中指出,幼兒期的藝術教育是以培養(yǎng)孩子對藝術的愛好,豐富他們的感性經驗,啟發(fā)他們用各種藝術的手段表達自己的情感,感受表現(xiàn)美、創(chuàng)造美的樂趣為目標。因此,我通過設計情境性的紙藝教學活動,通過渲染一種優(yōu)美的、智慧的、富有兒童情趣的氛圍,將紙藝教學與幼兒活動結合起來,讓幼兒在情境中感受,在情境中表現(xiàn),在情境中互動,使幼兒在自主建構的過程中獲得發(fā)展。
一、以游戲設置情境 ,引發(fā)樂學
新課程注重幼兒的學,強調幼兒學習的過程與方法,在教學中可以根據(jù)所學內容,結合幼兒的心理特征,有意識通過游戲,調節(jié)幼兒的學習情緒,使幼兒樂學,學得輕松。因此,我挖掘大自然、大社會中適合幼兒學習的元素,借助語言、音樂、形象、情感氛圍的創(chuàng)設,多通道地作用于幼兒的感官,引發(fā)幼兒的共鳴,使幼兒自主地感受情境中的形象,引起幼兒參與學習活動的強烈需求。
剪刀是紙藝活動中不可或缺的工具之一,因此我們將學習使用剪刀設計在游戲中。如小班有一個主題是“親親熱熱一家人”,根據(jù)小班幼兒喜歡玩手指游戲的特點,我靈機一動,將握剪刀的方法創(chuàng)設成“手指鉆山洞”的游戲情景,我舉起右手邊念邊讓幼兒看握剪刀的手指是怎么鉆山洞的:“小小剪刀兩個洞,好像兩個小山洞,一個山洞爸爸(大拇指)鉆,一個媽媽(食指)哥哥(中指)鉆,姐姐(無名指)寶寶(小指)彎下腰。”兒歌一念,小朋友果真特來勁,都跟著我一起做起了“手指鉆山洞”的游戲,連鉆了兩次“山洞”,幼兒都記住了握剪刀的方法。游戲是幼兒的天性,天性讓幼兒在老師的引導、幫助下習得經驗,在各種興趣盎然的游戲中,樂于接受學習。
二、以故事設置情境,大膽創(chuàng)作
《綱要》中明確指出:“應萌發(fā)幼兒初步的感受美和表現(xiàn)美的情趣?!边@就強調了“情趣”在幼兒美術中的地位。因此,創(chuàng)設一個情趣性的故事情景,可以培養(yǎng)幼兒對紙藝的愛好和態(tài)度。如在紙藝活動“有趣的魚”中,重點是讓幼兒能將廢舊報紙運用折、剪、扭等多種方法制作出外形不同的魚,我將這些要解決的問題巧妙地融入有趣的情景故事中——小金魚過生日。小金魚過生日,要請許多魚兒家族的朋友來參加它的生日舞會,可小金魚要準備生日舞會,沒空去邀請它的朋友,所以請小朋友幫助它去邀請,但有兩個要求:被請來的小魚朋友要長得不一樣(嘗試使用不同的方法),還要打扮得漂漂亮亮的(要給小魚身上做裝飾)。做好之后,請幼兒把自己的小魚貼在胸前,讓幼兒轉變角色,把自己當成小金魚邀請的朋友,“游”到小金魚家,給小金魚送上生日祝福,最后在愉快的舞會中結束本次紙藝活動。整個活動過程全部在幼兒感興趣的一個情景故事中展開,孩子們學得輕松、習得快樂。
又如在中班的“我愛我家”主題背景下結合著名的繪本《爺爺一定有辦法》,將其融入紙藝活動中,用故事情境貫穿始終,把紙藝技能等自然融入,從而讓幼兒在故事中學習與創(chuàng)作,大膽表現(xiàn)。幼兒追隨著故事的線索,學爺爺一樣將毯子制作成大衣、背心、領帶、手帕和紐扣,一次次地嘗試,不但加深了對故事的感受,贏得了更多的挑戰(zhàn),同時也收獲了關注家人的情感體驗。
三、以網絡設置情境,愉快學習
隨著教育教學改革的深入,現(xiàn)代教育技術被引入教學過程,極大地推動了教育的發(fā)展。利用多媒體計算機網絡構建智能化環(huán)境,為紙藝教學創(chuàng)設與學習主題相關的學習情境,有效地激發(fā)幼兒聯(lián)想,喚起幼兒以往的生活積累,運用相關的知識與經驗去創(chuàng)造出充滿個性和活力的作品。例如我在紙藝欣賞教學中,充分利用多媒體計算機,將所要欣賞的紙藝內容,配以相關的介紹文字、優(yōu)美動聽的音樂,讓幼兒欣賞。在這樣美妙的藝術氛圍中,幼兒的學習興趣自然而然地被引發(fā),積極主動地去學習,激發(fā)了空前的學習興趣和熱情。
在紙藝教學中,為了突出教學重點,簡化教學難點,我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通過實物投影,演示紙藝的設計特點,講解要點;還利用電腦制作課件,分步演示紙藝設計步驟。在講授綜合材料紙藝時,用課件演示了設計圖稿的過程步驟,演示了材料使用的先后順序。由于多媒體的直觀教學清晰明了,幼兒在創(chuàng)作紙藝時,能夠準確把握每一步的每一個細節(jié)的創(chuàng)作要點與難點,紙藝教學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以評價設置情境,體驗成功
活動結束后,給幼兒展示自己作品和介紹自己作品的機會,并讓幼兒互相評價,從自己和同伴的作品中找優(yōu)點。教師在理解的基礎上與之互幼,適宜地啟發(fā)和補充幼兒的表達,強化幼兒作品中的優(yōu)點,增強每個幼兒的自信心和參與活動的興趣。孩子們在欣賞和比較學習中獲得經驗的提升,把自主表達和欣賞提升基礎上所積累的經驗內化重構,遷移到本次作品再創(chuàng)作上或在今后的紙藝活動中加以運用。
對大多數(shù)幼兒而言,要求他們制作得惟妙惟肖是不可能、不實際,也不可取的。當大家面對一幅幼兒作品時,或許會問“這是什么?”“這像什么?”這樣恰恰忽略了孩子與成年人對事物看法的不同,對幼兒所做的評判,往往會對他們今后幾年美術學習的態(tài)度產生極大的影響。因此,在對幼兒的作品進行評價時,我總是盡可能多地表示出贊美,并請他們談談自己的作品,讓幼兒體會到被承認、被肯定的感覺,從而樹立信心,激發(fā)進一步學習的熱情。同時,我創(chuàng)造條件,設置情境,對幼兒的學習過程及作品做出積極的評價。如幼兒在學習制作各種動物時,我就開展全班性的作品展示活動,布置出一個小型的動物樂園。這樣的情境,讓幼兒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增強了學習的濃厚興趣。
紙藝作品在幼兒園成了各種各樣好看的裝飾品、好玩的玩具,讓紙藝活起來、動起來,這樣才能體現(xiàn)兒童化,這樣才更符合兒童的發(fā)展特點,真正做到讓孩子們快樂地學、主動地學,讓這種快樂紙藝源遠流長,相信這時你會發(fā)現(xiàn):在孩子們的手中,有另一片奇異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