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旺
全日制義務教育《中學語文課程標準》中明確規(guī)定:七——九年紀學段,學生應學習的語法修辭內(nèi)容有:詞的分類,包括名詞、動詞、形容詞、數(shù)詞、量詞、代詞、副詞、介詞、連詞、助詞、語氣詞、嘆詞;短語的結構,包括并列式、偏正式、主謂式、動賓式、補充式;單句的成分,包括主語、謂語、賓語、定語、狀語、補語;復句(限于二重)的類型,包括并列復句、遞進復句、選擇復句、轉折復句、因果復句、假設復句、條件復句;常見的修辭格,包括比喻、擬人、夸張、排比、對偶、反復、設問、反問等。但該課標,又明確規(guī)定不作考試內(nèi)容,不應考察學生對詞法、句法等知識的掌握程度。故在不少地區(qū)的中考語文試卷中,語法知識的考察早就銷聲匿跡了,進而在考試功利的驅使下,也為不少語文老師省卻了“無限煩惱”,無不為之拍手稱快,索性避而遠之,干脆不講漢語語法知識,無視教材中的那些白紙黑字的“鉛印”;當然,學生也就輕松了許多,根本不去關注語法知識,甚至不少學生還在老師的指導下,給教材上的這部分文字涂上深深淺淺、鮮艷奪目的色彩,更有甚者還在其上打上一個個大大的“X”字!這是在提醒著誰,還是在暗示什么?試問:傳承了五千年的漢子文化,如今怎么啦?怎會遭遇如此的尷尬?究其原因可能如下:
一是教材編排有“嫌棄”?,F(xiàn)在的教材無一例外,都沒有專門的章節(jié)講授漢語知識,但其教學的目標只是落到了課后練習或課本后面的附錄中來標示出來,甚至在現(xiàn)今執(zhí)行的《九年制義務教育初中語文教材》(試用修訂版)中,更是把它簡單化了,在課文學習目標中從不作要求,課后練習也未涉及,只在各冊的附錄中列出一個“簡表”,當前雖然在推行新課程改革,但大多數(shù)教師都還是“以本為本”,課本不作要求,教師自然不把它作為講授的內(nèi)容,或者不把它作為一個重要的知識板塊來講授,長此以往,學生的語文能力怎能不受影響呢?
二是考試指揮棒是最魁禍首。近年來,全國除了山東、河南等幾個省份,在中考中有明確的漢語語法知識的考點外,其他省份和地區(qū)偶有夾雜,其間也是閃閃爍爍,諸如關聯(lián)詞語、病句修改和修辭,大多也是以選擇題的形式出現(xiàn)。因為規(guī)定不考,或許是母語太魅力無窮,讓出題者有意無意要旁敲側擊,學生答題效果差才恍然大悟。而老師呢,肯定是按規(guī)矩辦,偶有考及,當然憤憤不平,也最終只得順其自然來安慰自己??勺钤庋甑木褪菍W生,摔筆不得,以至憤怒,進而后悔終生!
三是教師的專業(yè)素質也不容忽視。曾記否,不少語文老師因為要教語法基礎知識,買資料查資料,網(wǎng)上學習,向同行請教,不斷充電,忙得不亦樂乎。而今他們省卻了這些煩惱,越發(fā)自信起來,只要能耍好一堂課不就優(yōu)秀了?于是便有了“只要認識字,就能教語文”的傳言了。所以,他們也不正好順應了教改的潮流么?
四是學科教學改革不同步。同是教學改革,英語卻是大張旗鼓地教語法學語法,而且在中考中還有三四十個語法單選題。何況學科之間存在很大的關聯(lián),如句子成分,語文課不學,英語卻要學要考,怪不得很多英語老師埋怨語文老師,同時也增加了學生的學習難度,學生更是苦不堪言!
綜上所述,長此以往,其教改的結果可想而知。還是先拿老師的例子來說說吧。一位語文老師在教《說“屏”》一文時,無意中被一名好奇的學生問及題目中“屏”字上的引號的作用時,他便順水推舟,讓學生先是討論了一會兒,之后學生的回答便是五花八門,但老師最終的“權威”裁決是“特定的稱謂”。又如有老師在教《敬業(yè)與樂業(yè)》一文時,有學生對句子“人類既不是上帝特地制來充當消化面包的機器,自然該各人因自己的地位和才力,認定一件事去做”中的關聯(lián)詞語“既(不是)……”表示質疑,并認為該復句的前后分句之間是因果關系,而不是并列關系,可是這位語文老師思索了良久,才語氣委婉地說:“這文章是名家的作品,該句子是文中的原句,該關聯(lián)詞語究竟用得對不對,還需要商榷?!庇谑潜惆堰@位學生表揚了一番,便將自己的課繼續(xù)了下去。還有老師在教《紫藤蘿瀑布》一文時,講到句子“這里除了光彩,還有淡淡的芳香,香氣似乎也是淺紫色的,夢幻一般輕輕地籠罩著我”使用的修辭方法時,用“比喻”一言以蔽之,還要求學生在“似乎”一詞的下面加上著重號。更有甚者,不少老師在教文言時總是漏洞百出:如講“暮而果大亡其財(《智子疑鄰》)”和“丁壯者引弦而戰(zhàn)(《塞翁失馬》)”兩句中的“而”字用法時,認為前者是并列關系,后者是承接關系。諸如老師的上述錯誤或失誤,在近年的語文教學中可謂比比皆是,甚至在不少公開課上也屢屢出現(xiàn)。究其原因,或許就是老師缺少對漢語語法知識的研究,缺少自我充電,一味按照考試要求去應對,這樣的話,語文教學仿佛缺失了點什么?回想八九十年代,不少語文老師不敢教語文,而今專業(yè)素質低和非漢文專業(yè)的人教語文,可以說是大量充斥!誰都可以教語文!于是出現(xiàn)了一些語文老師教幼兒班、小學和初中,甚至高中,可謂一路高歌猛進!
老師怎么教,學生也怎么學。如果老師蜻蜓點水甚至不教,學生就是想學,也不知道學什么怎么學。故現(xiàn)階段的初中語文漢語知識的教學現(xiàn)狀也極大地影響著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不少學生對漢語知識一竅不通,更談不上運用。不妨舉一則學生的習作來剖析。例文:最美
要問這世間最美的東西是什么?是畫?是風景?是花?是相貌?我認為都不是!世間最美的愛……
世間最美的是母愛。母親不僅辛辛苦苦,而且十月懷胎,又伴隨劇烈的疼痛而產(chǎn)下我們,但又不分日日夜夜,像母雞照顧小雞一樣地照顧我們。嬰兒時,晚上不睡覺,還一直哭鬧,母親會把你抱起來,左一手右一手左右地搖,嘴邊還一直不停地哼著:“寶寶乖乖,睡覺覺”……當嬰兒時的我們睡著時,母親又像放小雞一樣輕輕把我們放下。等到天又亮了,母親又要起床干活了。小學時……。初中了……
……
世間最美的是愛!是大愛!是母愛……!
該文是一篇初三學生的考場作文,雖未擇完,就其所擇的這部分來看,除內(nèi)容、文法之外,單從標點、句子成分及其搭配、關聯(lián)詞語配對、句與句的關系、修辭、語病等可謂一塌糊涂!在“普九”教育的今天,在教改盛行的當下,這樣的文章還少嗎?這樣的現(xiàn)狀難道不值得廣大語文教師的深思嗎?
(作者單位:四川省宣漢縣胡家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