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揚
摘 要:二十一世紀以來,我國全方面進入國際化、全球化,為了適應國家的發(fā)展,全國各所高等學院的數學教學需要進行一系列的改革,高等數學的學習應當也進入國際化。在目前的高等數學教學中存在著許多問題,這些問題會阻礙學生的學習思路、降低學生的學習效率、降低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等,因此,正對這些問題,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法是迫在眉睫的,根據學生的專業(yè)需要,使教學也跟隨時代的發(fā)展,包括教學方法、教材、教材教法等,使之基于國際化視野背景之下,不斷地進行創(chuàng)新與改革,使得教學更加的全球化、多元化。
關鍵詞:國際化視野;高等數學;創(chuàng)新性教學方法
一、引言
高等數學在大學中是一門十分重要的學科,它的內容涵蓋方方面面,包括微積分、高等代數、解析幾何、近世代數等,這門學科不僅在專業(yè)領域十分的重要,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也是十分廣泛的。同樣,高等數學也是一門邏輯性、分析性、抽象性極強的一門專業(yè),隨著時代的不斷進步,數學科學知識的不斷積累,要想學好高等數學是相當不容易的。就目前的高等數學教學過程中存在著許多問題,包括教學方法單一、教學以考試為目的、擴大招生與現行教學模式相矛盾等,針對這些問題,需要對目前的數學教學進行開闊性的創(chuàng)新,同時,為使教學隨時代的發(fā)展,需要使高等數學教學進入國際化。因此,高等數學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與進入國際化視野是提高數學一種十分重要的、有效的方法。下面將對意義、問題分析、思路、方法研究這四個方面進行研究與討論。
二、國際化視野背景下高等數學教學創(chuàng)新性的意義
高等數學是一門最重要的、基礎的,同時也是抽象性、邏輯性極強的一門學科,對學生以后更深層次的學習與研究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時,高等數學對今后的發(fā)展包括數字信息、機械設置、計算機研究等多方面領域的研究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與決定性的影響。如今,全球逐漸進入一個數字化、信息化高速發(fā)展的時代,數字在全球范圍內有著十分廣泛的應用,各類科學的研究都離不開數字的應用。為了跟上時代的進步與發(fā)展,適應實際生活的需要,這就需要我國的高等數學教學進行創(chuàng)新性的改革。目前我國的高等數學教學仍然是老式的教學理念,在教學過程中存在著許多問題,包括教學模式單一、教學以考試為目的、擴大招生與現行教學模式互相矛盾等,這些問題阻礙了我國高等數學的進步與發(fā)展,無法適應我國的科學進步與信息發(fā)展的步伐。因此,數學教學的改革是十分必要的。數字在全球都有十分顯著的應用,是科學技術發(fā)展與工程創(chuàng)新的有力工具,高等數學教學的創(chuàng)新型改革應當站在國際化的角度進行,這樣才能使高等數學教學的改革更為多元化、全球化。
三、目前高等數學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目前我國各大高校的高等數學教學方法仍為老式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教師在臺上講課,學生在臺下聽講,主要是進行知識的傳授,這種方法是以教師為主,學生的活動為輔的教學方式,這種單一式的教學方法已經不能適應我國科學技術的發(fā)展,因此,需要對高等數學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根據以往的經驗,針對以下三個方面,包括:教學模式單一、教學以考試為目的、擴大招生與現行的教學模式相矛盾,進行深入的分析。
(一)教學模式單一
目前我國的教學方法仍延續(xù)以往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教師在臺上講,學生在臺下聽,這種方法是以教師為主,學生為輔的教學方式,教學方法十分單一,教學內容也是從定義到例題再到習題的講解單一不變,這種教學方法不能適應我國的科學技術發(fā)展,如果長此以往,會降低學生對學習高等數學的熱情與興趣,打消學生對學習數學的積極性,不利于學生開創(chuàng)性思維、發(fā)散性思維、數學素質的培養(yǎng)。因此,改變這種單一的教學模式是十分必要的。
(二)教學以考試為目的
我國的教學主要以應試教育為主,教師針對考試成績對學生進行相應的評價,這種教育方式會忽略對學生數學能力的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動力由對知識的渴望逐漸變成取得優(yōu)異的考試成績。在大學的學習環(huán)境中,管理相對輕松,學生學習的理由主要是為了應對考試,在學士過程中不認真,甚至不學,在考試前臨時抱佛腳,加班加點的學習,完全是死記硬背,當考試通過之后,僅剩的一點知識也蕩然無存了。在這種應試教育的模式下培養(yǎng)出的學生,數學能力、實際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是十分薄弱的,因此,對這種教學模式進行改革是迫在眉睫的。
(三)擴大招生與現行教學模式的矛盾
近幾年來,我國的個所大學進行擴大招生,這對學生與老師都帶來了嚴重的不變。首先來說,擴大招生,每個學院的學生數目擴大,給教師帶來了許多壓力,每天進行講課、批改作業(yè)、錯題講解,教師的工作量完全超超負荷,這樣會影響教學質量。其次,一學年招收大量的學生,勢必生源的質量會有所不同,學生的知識能力會參差不齊,這給教師的教學又帶來了難題,在將同樣的課時,基礎好的學生會對知識比較好的吸收,基礎差的學生會又聽不懂現象發(fā)生。最后,由于擴大招生,導致每節(jié)課的聽課學生數量不斷增加,教師無法顧及到每一位學生,則會有學生在課堂上玩手機不聽課的現象發(fā)生。要想改變這一下現象,需要改變現有的教學方法、教學內容、教學要求,對學生的教學要做到因材施教,提高課堂效率,提高教學質量,這樣才能培養(yǎng)出有用的人才。
四、國際化視野背景下高等數學教學創(chuàng)新思路
如前所述,我國目前的高等數學教學過程存在著許多問題,這樣的數學教學無法滿足我國科學技術發(fā)展對數學的要求,要想改變這一現狀,必去要對現有的教學方法、教學內容、教學要求進行創(chuàng)新性的改革,教學模式要多樣化、現代化,拋棄老式的傳統(tǒng)教學,采用多樣化的教學,例如,多媒體教學、小組討論、面對面一對一教學、座談會、研討會等,這些教學方法能夠讓學生了解更多的數學知識,也能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與興趣,能有效的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能力與開創(chuàng)性思維、發(fā)散性思維、數學素質,并且能提高學生發(fā)現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我國的教學是以應試教育為主,教師往往注重考試成績,忽略了學生數學能力的培養(yǎng),這樣的教育方法會導致學生應付考試的現象,要想改變這一現狀,需要摒棄這種應試教育的觀念,建議教師多注重學生數學能力的培養(yǎng),降低考試在學習中的重要性,不要以成績來決定對學生的評價與劃分,在日常的學習中,多關注學生的學習進步,這樣對于學生數學素質、發(fā)散性思維、開創(chuàng)新思維、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yǎng)是十分重要的。
教學的一項基本原則是因材施教,我國目前的教育現狀是擴大招生與現行教育模式相互矛盾,為解決這一問題,在高等數學的教學上采取因材施教是十分必要的。學校招收學生的數目逐年增加,學生的數學基礎與數學能力參差不齊,則需要在教學過程中要分層次、分階段的進行教學。針對基礎好的學生,講解完基礎知識外,要進行能力的培養(yǎng);針對基礎差的學生,主要加強基礎知識的訓練,在鞏固好基礎知識之后,在進行數學能力的提升。除了要因材施教外,由于課堂人數過多,教師會顧及不到所有的學生,因此還需要減少課堂人數,有利于加強課堂管理,對于提高學習效果有重要的作用。
對于高等數學教學創(chuàng)新改革的新思路還有很多,將這些新思路應用到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去,會改善目前教學過程中所帶來的不足,加強對學生數學能力的培養(yǎng),為我國今后的發(fā)展培養(yǎng)出一批又一批的數學人才。
五、國際化視野背景下高等數學教學創(chuàng)新方法研究
針對我國目前教學中所存在的問題,為了使我國的教育方法更加多元化、國際化,為了更好地進行高等數學教學創(chuàng)新性改革,提出了以下幾條方法分析:轉變教學理念、重新確定教學重點、教材體系的建設與構架、院校教師團隊的建設、突出專業(yè)特色、建立分層遞進型教學模式與輔導機制、轉變課后評價模式。
(一)轉變教學理念
在教學中,應當轉變過去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是教師在臺上講課,學生在臺下聽課,主要進行知識的傳授,多采用現代化的、國際化的教學理念,使用多媒體等先進儀器進行教學,能夠更直觀、更清晰的了解高等數學。
(二)重新確定教學重點
目前的教學重點放在了對數學知識的學習上,忽略了對學生數學能力的培養(yǎng),應當重新確定高等數學的教學重點,將重點放在加強對學生數學能力的培養(yǎng),提高發(fā)現實際問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上,這樣有利于挖掘學生的開闊性思維、邏輯性思維與發(fā)散性思維。
(三)教材體系的建設與構架
目前,我國高等數學的教材體系,難以滿足社會各方面對數學越來越高的要求了,為了改善這一問題,則需要對高等數學的教材內容與教材體系進行重新的建設與構架,在教材內容中,摒棄一些實際生活中不常見的問題,多添加一些反應實際問題的內容。
(四)院校教師團隊的建設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為了提高學生的數學能力,加強學生發(fā)現實際問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需要院校的教師團結合作,加強教師團隊的建設,共同探討解決教學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彼此分享優(yōu)秀的教學經驗,共同進步,共同發(fā)展。
(五)突出專業(yè)特色
每個專業(yè)都有各自的特點,根據本專業(yè)的特點,開設一些與實際生活聯(lián)系較多的必修課,同時也開設一些與本專業(yè)有關的、有專業(yè)特點的、突出應用方面的選修課,供學生選擇,可以增加學生的學習范圍,擴大學生的學習視野。
(六)建立分層遞進型教學模式和輔導機制
近幾年,我國各所大學擴大招生,所招的學生數學基礎與數學能力參差不齊,這給教師的教學工作帶來了很多不便,為解決這一問題,將采用分層遞進的教學模式和輔導機制,依照學生本身的不同,采取多層次、多模塊的教學教學模式。
(七)轉變課后評價模式
在以往的教學中,教師通常是根據考試的成績對學生進行評價的,這種評價方式,會使學生為了獲得好的評價,在考試過程中投機取巧,采用不正當的方式獲得好的成績。因此,應當轉變這種課后評價模式,教師應當根據課上的學習情況,進行客觀地評價,這樣學生才會知道自己的不足并加以改正。
六、結語
總之,為了適應國家的發(fā)展與進步,需要進行高等數學教育創(chuàng)新性的改革,在進行改革的過程中,要注重對學生數學能力的培養(yǎng),加強學生發(fā)現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改革需要我們師生共同參與,也需要院校領導的支持與鼓勵,通過共同的努力,一定要將改革進行到底。
參考文獻:
[1]桑琳.高等數學教學的改革與高素質人才的培養(yǎng)[J].大連大學學報,2001,22(1):90-91.
[2]馬新穎.在高等數學教學中實驗的實踐[J].工科數學,1999,(2):97-99.
[3]孫萍.對高等數學教學內容改革的幾點思考[J].兵團職工大學學報,2000,(4):119-121.
[4]徐利治.關于高等數學教育與教學改革的看法及建議[J].數學教育學報,2000,9(2):1-2.
[5]王愛云,張燕.高等數學課程建設和教學改革研究與實踐[J].數學教育學報,2002,11(2):84-87.
[6]毛京中.高等數學概念教學的一些思考[J].數學教育學報,2003,12(3):85.
(作者單位:福州外語外貿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