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冬梅
摘 要:班干部輪換制是現在小學班級中常用的選拔班干部的方式,同時也是教育研究者和實踐者比較提倡的一種方式。但是由于小學生的心智不成熟,在這種相對公平的制度下也存在一定的問題。班主任是與同學們朝夕相處的人,更是他們成長的指引者,那么要使此制度真正發(fā)揮它的優(yōu)勢,班主任的作用就尤為突出和重要。為此,本文旨在通過對班干部輪換制產生背景以及利弊進行分析,梳理出班主任在班干部輪換制中的地位和作用,為學者們進一步研究班主任在班干部選拔中的作用提供合理的建議。
關鍵詞:班主任;班干部;輪換制
班干部輪換制是現在小學班級中經常用到的選擇班干部的方式,同時也是教育研究者和實踐者比較提倡的一種方式。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自主管理能力,讓學生在成長過程中體驗、充當不同的角色,利用不同的平臺鍛煉提升自我能力。1但是由于小學生心智不成熟,缺乏自我調控能力,那么要使此制度真正發(fā)揮其優(yōu)勢,班主任的作用就尤為突出和重要了。
一、小學班干部輪換制的產生
小學班干部一直扮演著班主任甚至各科教師的得力助手,在過去的實施中,一年甚至多年不換的現象很常見,老師和學生也對此“習以為?!?。但是隨著社會的發(fā)展,教育的改革,無論是家長還是教育研究者都認為“常年不換”的班干部制度有失教育公平。作為家長,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從小得到鍛煉,為踏入社會做準備。因此也漸漸地意識到孩子不僅要學習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yǎng)能力。作為教育改革者或領導者,他們在“新基礎教育理念”的推動下和對已有的班干部功能理解深化的基礎上,意識到當前的班干部制度需要改善,隨之探索出的一種較為新穎的班干部選拔和運作形式——班干部輪換制。雖說只是多了“輪換”二字,但是它的理念大不一樣了。在具備一切制度特征的前提下,更多是體現出了對生命的尊重。擔任班干部是學生自主管理和自我生命成長教育的重要平臺。因此必須給予每一個學生公平的教育和成長機會?;谝陨弦蛩兀W生班干部輪換制孕育而生。
二、小學班干部輪換制的利弊
事物都具有兩面性,一種制度的產生必然是有其優(yōu)勢和劣勢。那么我們先談談小學班干部輪換制的優(yōu)點。李玉成認為,小學班干部輪換制是實施素質教育的有效方式;是落實新課程標準的必要方法;是滿足學生成就需要的重要策略;為學生創(chuàng)造了平等發(fā)展和展示的機會;同時也為教師的發(fā)展提供了重要的途徑。2劉代祥老師認為,小學班干部輪換制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責任感、良好的道德觀念和公民意識;利于培養(yǎng)學生學會做人,學會與人共處和培養(yǎng)學生的健康心理。3關躍芳老師認為,小學班干部輪換制能夠為每一個學生提供適合自己成長和鍛煉的舞臺,在班級管理中凸顯個性化;在輪換之中引入競爭機制,能夠激發(fā)群體的凝聚力;能夠為后進生的發(fā)展創(chuàng)造條件。
班干部輪換制在發(fā)揮其巨大優(yōu)勢的同時也是帶有一定弊端的?!拜啌Q”就意味著學生輪流做班干部,由此每個學生做班干部的時間短了,導致了每個學生的個人能力不能得到突破性的提升;每位學生都有機會來擔任這個職務,似乎這個職務在孩子們的心中就開始變得不那么“神圣”或“來之不易”,導致一些學生不珍惜和重視這個職務,同時也忽略了自己身上的責任,降低學生對班級干部這一職位的熱情。但同時也會出現另一種情況就是,對那些有嚴重學習障礙的學生,在學習上得不到老師和同學的認可,便忙于承擔各種班級事務來討好老師,這樣他們就更加沒有心思去學習。
三、班主任在班干部輪換制中所起作用
班主任是班級的領導者,是與學生朝夕相處的人,是班集體凝聚力的核心。學生的每一步發(fā)展都需要班主任的引導,自然在實施班干部輪換制的過程中班主任也起著關鍵性的作用。比如是否實施班干部輪換制?怎樣輪換?怎樣處理輪換后產生的一系列問題等等。筆者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談班主任在班干部輪換制中的作用:
第一,班主任決定了是否實施班干部輪換制。班主任不僅承擔著“教書”的責任,也承擔著“育人”的責任。他的思想和行為會對學生和班集體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學生往往會模仿教師的行為,班主任的意志會影響到整個班級的發(fā)展方向。如果班級的班主任是一個思想開放,具有民主精神,能給每一個學生平等的展示機會,那么他的班級將會充滿民主的氛圍,學生也會具有民主精神。
第二,班主任將會影響班干部輪換制實施的有效性。并不是每一位班主任都能讓班干部輪換制實施到位,例如班干部輪換制該以何種方式輪換;“輪換”到什么程度;多長時間輪換一次;是不是每一位學生都真的能“輪換”到,都是班主任所控制的。筆者認為班主任要為班級的長遠發(fā)展考慮,要根據班上的具體情況來選擇適合的輪換方式,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爭取選用最利于學生發(fā)展的方式。同時班干部輪換制是班級的制度,所以還要和全班同學一起協(xié)商,這也是一種民主制度的體現,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民主意識和精神。
第三,班主任要做好班干部輪換后的工作。對每屆班干部只提工作要求,不提具體目標,如果給班干部提出具體的目標,則會加重班干部的負擔,就會適得其反。因為班干部輪換制本身就是要給學生以鼓勵、支持、信任與理解。在班干部評價中也不要點評其能力的強弱,只需指出其工作的得與失。
第四,班主任要進行適時引導。小學生由于受到年齡、經驗、環(huán)境等一系列因素的限制,在思考問題時不一定會面面俱到,這時就需要班主任進行適時的引導。學生的自我管理只有在班主任管理的前提下才能良性發(fā)展。離開班主任引導,僅實行單純的學生自我管理容易走向混亂、松弛。堅持在班主任把好“方向盤”的前提下,充分發(fā)揮學生主觀能動性,逐漸進行自主管理,成為班級的主人。
第五,班主任要注意調節(jié)班干部的男女比例。由于男生和女生在性格、品質、耐心、生理機能等方面差別很大,因此班干部全是男生或全是女生對于班級工作的開展都是不利的,所以在班干部輪換時一定要注意男女同學的比例。
參考文獻:
[1]王先平.小學班干部輪換制度研究[D].四川:四川師范大學,2014.
[2]李玉成.班干部輪換制的理性探討[J].教學與管理(小學版),2013(8).
[3]劉代祥.班干部輪換制的作用及應注意的問題[J].教學與管理(中學版),2001(23).
[4]楊麗美.試析“班干部輪換制”的利與弊[J].求知導刊,2014(10).
(作者單位:安徽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