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馨萍
一、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通過回憶、體驗、對比不同時期的一些童年的游戲,追尋童年的快樂。
2、技能目標:用陶泥來塑造游戲時人物的動作姿態(tài)、表情,表現游戲場景。
3、結合對陶瓷藝術的認識和感受,努力以創(chuàng)作表達自己的認識與感受。
4、重點學習與陶藝創(chuàng)作相關的基礎知識,了解和感受陶藝創(chuàng)作的特點和樂趣。
5、情感目標:通過藝術表現,讓孩子們在記憶中珍藏這些寶貴的童年游戲、樹立樂觀向上的生活態(tài)度。
6、教學重點:回憶、體驗、對比童年的游戲。教學難點:用陶泥表現生動的游戲場景。
7、教學準備:
教師:示范作品、課件。
學生:陶泥、陶藝制作工具、輔助材料等。
二、玩泥巴、憶童年
1、用泥巴捏制一個小人、簡單表現人物動態(tài)。
2、展示、交流,教師適當點評,學生說說玩泥巴的心得。
3、教師引導:
對于小學生來說,玩泥巴,也是過去的孩子最喜歡的游戲之一,泥巴隨地可取,捏、壓、刻、團、搓、切隨心所欲,一件件生動可愛的小玩意就這樣產生了,這是多么快樂的游戲呀。雖然沒有現在這么多的玩具,以前的孩子們也擁有很多簡單、有趣的游戲,讓我們一起去大飽眼福吧!
出示主題:童年的游戲
三、學生游戲體驗
1、出示一些游戲的小道具,讓孩子們選擇來試一試、玩一玩,說說心得。
2、展現一些小游戲的圖片:滾鐵環(huán)、丟沙包、拍煙盒、踢毽子、跳房子、跳皮筋、吹肥皂泡、丟手絹、折紙飛機、畫丁老頭、抓石子等。
邊欣賞邊交流:游戲的玩法、人物的動態(tài)、表情。
3、學生交流喜歡其中的什么游戲,想象游戲的快樂。
四、造型表現
1、用玩泥巴的游戲記錄下這些有趣的場面。
教師示范:在原有人物的基礎上、強化動態(tài)、重點表現人物表情、游戲場景的設計。
2、探討表現:
動態(tài)強化——四肢、身體的變化
人物表情——各種神情下五官的不同
場景設計——人物的組合、綜合材料的合理運用
3、學生自由創(chuàng)作(單獨表現或與人合作皆可),教師巡視指導。
五、交流展示
1、學生流動欣賞各作品。
2、讓學生選出自己喜歡的作品,說說喜歡的理由。
3、選擇自己感興趣的游戲場景進行評價,針對上述三條表現要求做評價、作者可補充說明,教師對造型表現做適當點評。
六、對比拓展
說說現在孩子們流行的游戲,與過去的游戲對比,有何異同?
小結:不同的童年玩不同的游戲、不同的游戲都能給童年帶來快樂。
拓展:尋找簡單道具、去體驗各種沒有玩過的童年游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