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清元
【關鍵詞】 物理教學;演示實驗;學生實驗
【中圖分類號】 G633.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6)21—0058—01
物理學就是研究自然界的物質結構、物體間的相互作用和物體運動最一般規(guī)律的自然科學,它是一門以觀察、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因為,自然界的物質結構、物體間的相互作用和物體運動最一般規(guī)律的產生,都是在觀察和實驗的基礎上,通過歸納、總結、思考和推理得出來的。作為一名物理教師,在教授學生物理知識過程中,如能正確地把握實驗和指導學生實驗,不僅能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促進學生掌握知識、運用知識,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嚴謹求實的科學態(tài)度。所以,實驗教學在物理教學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它能夠很好地實現(xiàn)“三維”目標。實驗教學包括演示實驗和學生分組實驗兩種,現(xiàn)筆者結合教學實踐,就這兩種實驗教學,談些自己的體會和看法。
一、演示實驗
演示實驗是教師利用課堂時間為學生演示,在操作的同時又引導學生對實驗進行觀察、思考和分析的一種實驗教學方式。它能化抽象為具體,化枯燥為生動,把要研究的物理現(xiàn)象清楚地展示在學生面前,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它是學生實驗的前提和示范,是培養(yǎng)學生觀察能力和實驗能力的基本途徑,是實施素質教育的基本教學方式。它在物理教學特別是初中物理教學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師必須重視演示實驗。通過多年來的教學實踐,筆者認為在初中物理教學中,要使演示實驗充分發(fā)揮其作用,不僅要開足演示實驗,同時還應做到以下幾點:
1. 提高實驗的可視度。演示實驗最基本的目的是將實驗過程和現(xiàn)象展示給學生觀察,如果學生無法觀察或觀察的清晰度低,那演示實驗就有名無實、形同虛設,白白浪費時間,因此,必須提高實驗的可視度。
2. 增強實驗的趣味性。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課堂上如果學生懷有興趣,便會以積極的態(tài)度、愉快的心情去參與課堂教學活動。因而,增強實驗的趣味性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有效途徑。
3. 要安全可靠、確保成功。演示實驗成功與否,將直接影響到概念的形成和規(guī)律的建立。如果一個實驗反復多次都不成功,既耽誤了時間,又失去了實驗的可信性和說服力。因此,教師在演示時必須確保實驗成功。
二、學生分組實驗
學生分組實驗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以小組為主體,在實驗室里進行實驗的教學形式。在學生分組實驗過程中,教師要善于啟發(fā)學生實驗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實驗時要讓學生明確實驗目的,理解實驗原理,在理解實驗方案的前提下,自己選擇實驗器材,組合實驗裝置,自主進行實驗。同時,教師一定要避免把實驗步驟羅列給學生,或代替學生設計各種表格等。
例如,學生做“電學”實驗,初學階段很容易將電表“+”、“-”號接反。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教師可以在學生實驗前,先做示范操作,將電源的正極和電表正接線柱先用紅紙標上特殊記號,然后用紅色導線把電源的正極與電表的正接線柱連接起來,用黑色導線將電表的負接線柱與電源負極相接。學生操作時教師要巡視于各組之間,如發(fā)現(xiàn)個別學生有困難或操作上有差錯,應及時進行啟發(fā)點撥,使學生能正確進行實驗,以減小誤差,防止不應有的事故。學生掌握了基本實驗技能,就能獨立動手操作,打好實驗基礎,學到課本上沒有的或者是一帶而過的知識。通過實驗,不僅有效地幫助學生領會物理知識,更重要的是通過觀察實驗現(xiàn)象,分析和解決實驗中的問題,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
總之,隨著新課改的穩(wěn)定推進,教師在物理實驗教學中應該大膽嘗試,通過實驗真正做到:“學生力所能及,教師讓之;學生力所難及,教師助之;學生力所不及,教師為之”的新課程理念。所以,加強物理實驗教學,是提高物理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對提高學生抽象邏輯思維能力有很大幫助,將為學生在今后走上社會參加社會實踐、升上高中乃至上大學學好物理知識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因此,初中物理教學,應大力加強和優(yōu)化物理實驗教學。編輯:謝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