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冬秀
摘要:高中英語課堂中引入隱喻思維不但可以活躍詞匯教學的課堂氣氛,而且能使學生的詞匯量如滾雪球一樣成倍增加。隱喻作為認知方式,在人類的思維與語言表達中無所不在。本文主要探討通過隱喻的語義特征,增加學生對詞匯運用的準確性、形象性和創(chuàng)造性,最終達到靈活運用詞匯的目的。這將為高中英語詞匯教學提供一個新的視角。
關(guān)鍵詞:隱喻;詞匯教學;高中英語
中圖分類號:G633.41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992-7711(2016)03-039-1
一、引言
隱喻指人類用某一領域的經(jīng)驗來說明或理解另一領域的經(jīng)驗的一種認知活動(束定芳,2000)。它的認知基礎是始源域向目標域的映射,即從一個人們相對熟悉的概念去解釋另一個相對抽象的概念,從而達到重新認識目標域的目的。
隱喻對詞匯教學的促進作用在于通過概念間的投射,使學生不僅能理解詞匯基本含義,還能準確體會詞匯和語境不同而形成新的涵義。本文主要探討通過隱喻的語義特征,增加學生對詞匯運用的準確性、形象性和創(chuàng)造性,最終達到靈活運用詞匯的目的。這將為高中英語詞匯教學提供一個新的視角。
二、隱喻能力的培養(yǎng)
1.教師隱喻思維,促進詞意變通
話題特征會影響隱喻的生成,即越熟悉的話題,大腦就越容易快速而準確地生成隱喻。因此,教師在教授學生基本的隱喻知識時,一定要以學生的生活經(jīng)歷和認知基礎為切入點。例如,教師可以先提出LIFE IS A JOURNEY的隱喻概念,然后根據(jù)隱喻的系統(tǒng)性特點,鼓勵學生試圖用描述journey的詞匯來描述life。學生就可以用以下動詞詞組來描述“人生旅程中的種種狀態(tài)”: start out, take a few wrong turnings, arrive at a crossroads, settle down and stop running, come to the end of road, the journey is more important than the destination.
2.注重原型教學,領悟一詞多義
教師在新授單詞時,一定要圍繞著詞匯的最基本涵義,進而有選擇性地擴展它的隱喻意義。而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在新授新單詞時卻大都停留在其指示意義身上,認為擴展隱喻意義浪費時間,這在某種程度上造成了學生對詞匯理解的不徹底性,并限制了其詞義擴展能力的發(fā)展(龔玉苗,2006)。將隱喻引入高中英語詞匯教學則可引導學生理解最基本的核心詞義后,進一步掌握其外延意義、搭配和語用范疇,這樣才能使學生形成相應的語義網(wǎng)絡,促進認知遷移,并且能在最經(jīng)濟省力的情況下擴大詞匯量。
3.利用語法隱喻,關(guān)注詞性轉(zhuǎn)換
隱喻中的變化不僅發(fā)生在詞匯間的概念中,而且也有語法變化,即產(chǎn)生一個由Halliday所創(chuàng)的術(shù)語“l(fā)exicogrammar(詞匯語法)”。Halliday(2008)指出,語言是有層級的,順序為“語義層(semantics)——詞匯語法層(lexicogrammar)——音系層(phonology)”。當一個語義在詞匯語法上表現(xiàn)一致時,稱之為“一致式(congruent)”,當詞匯語法表現(xiàn)不一致時,就產(chǎn)生了語法隱喻,稱之為“隱喻式(metaphorical)”。簡言之,語法隱喻不是用一個詞去代替另一個詞,而是用某一種語法類別或結(jié)構(gòu)代替另一種語法類別或結(jié)構(gòu),從而達到語言簡潔的目的。
4.巧借方位隱喻,攻克動詞短語
動詞短語是高中語法中的重點和難點,也是外語學習者眼中最難掌握的,因為動詞看起來可以與任意介詞或副詞搭配,無法象語法結(jié)構(gòu)一樣用邏輯來判斷推理。事實上,與動詞搭配的介詞和副詞也是有規(guī)律可循的,很多源于實體隱喻和方位隱喻。
如:當教給學生MORE IS UP時,指出up指“向上的方向”,它要表達的意思可以用如下動詞來表現(xiàn):grow, increase, improve, 這樣學生就不難理解bring up, cheer up, Business is looking up(improving), The wind is picking up(increasing)中相關(guān)詞匯的含義,它在up最原型意義“上升的趨勢”的基礎上都可以理解為“增加、增強”的含義。這種基于原型含義基礎上理解和記憶動詞短語的方式,會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學生學習動詞短語的效率。
5.基于語義相似,拓展想象空間
根據(jù)隱喻的相似性語義特征,適當?shù)亻_展詞匯的想象有助于學生隱喻能力的發(fā)展。如在看圖作文中描述各個對象的變化速度時,為了避免單調(diào)模糊地描述上升或下降的詞匯:go up, go down,教師可以引入概念隱喻理論,如MORE IS (HAPPY) UP, LESS (SAD) IS DOWN,并用一些具體生動的詞匯來描述。
6.品讀地道語言,感受隱喻魅力
由于高中階段課業(yè)較緊,學生沒有多余時間涉獵課外讀物,因此,教師需要就地取材,選一些高考真題中的完形填空和閱讀理解短文仔細研讀,并引導學生找出隱喻的用法。如2012年江蘇省高考英語試題的D篇選自《紐約時報》上的一篇評論性文章,標題是“Teach the Book, Touch the Heart”。這篇文章中包含很多隱喻,如“Yet, we cannot enrich the minds of our students by testing them on texts that ignore their hearts.”(實體隱喻MINDS ARE CONTAINERS,它可用enrich, fill, empty, broaden等來形容);“Students who came from homes lined with bookshelves.”(語法隱喻);“We are trying to teach students to read increasingly complex texts, not for emotional punch but for text complexity.”(結(jié)構(gòu)隱喻)。因此,教師要鼓勵學生做學習上的有心人,善于發(fā)現(xiàn)語言素材中的隱喻表達式,提高自己的隱喻思維能力,還可鼓勵學生多讀英文報紙(如China Daily, 21st Century),英語雜志,網(wǎng)上時事資源,如到VOA, BBC, CNN, ABC, NBC, PBS等語言類節(jié)目去感受和欣賞真實、地道的語言,從中借鑒其隱喻用法,增強自身對語言的敏感度。
三、結(jié)束語
詞匯教學一直是高中英語教學的核心,高中英語課堂中引入隱喻思維不但可以活躍詞匯教學的課堂氣氛,而且能使學生的詞匯量如滾雪球一樣成倍增加。在嘗試隱喻教學時發(fā)現(xiàn),學生非常樂意接受這種基于隱喻理解的詞匯教學,因為它能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詞匯,使學生在鮮活的語境下不僅理解一詞多義,熟詞新意或一詞多詞性現(xiàn)象,而且更能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造性地產(chǎn)出隱喻詞匯,從而加深、擴大對詞匯掌握的深度和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