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紅霞
微課設計的核心是基于學生高效學習的設計,因此,選準知識點尤為重要??v觀現(xiàn)已制作成形的諸多語文微課作品,筆者發(fā)現(xiàn)主要聚集在語文基礎知識的講解上:漢語拼音的拼寫規(guī)則與方法;漢字的辨析及查字典的方法;句子方面,著重修改病句,修辭方法及標點符號的使用;作文方面,則注重作文開頭的寫法及各種描寫方法的概述。
一、 從文本資源的適度拓展中尋找微課知識點
1. 背景資料的拓展
王榮生教授說: “學生讀不懂課文,是因為背景資料的缺失?!睂W生因為年齡特點、生活經(jīng)驗和閱讀經(jīng)驗有限,在許多文本的學習之初都存在諸多疑點和困惑點。那么在課前,如果有一段關于文本的背景資料介紹或相關內容的微課讓學生學習,對課文的學習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侗P古開天地》是三年級上冊第六組的第二篇課文,本單元以認識中國傳統(tǒng)文化為主題。選擇怎樣的背景資料去作為微課的落點呢?首先教師要細讀文本,盤古是民間神話傳中說的一個人物形象,同時,他也是小學語文教材中出現(xiàn)的第一個“巨人”形象。所以這是一個非常好的知識點,課前可以制作《認識巨人盤古》的微課,將課文中不曾詳細描述的“巨人”具象化,從身高、體重等方面讓學生真正認識到“巨人”的體形奇高,是現(xiàn)實中人無法比擬的。同時再選取《盤古開天地》另外版本的故事,讓學生感受他的獻身精神。這樣既讓學生初步感知了盤古的英雄形象,同時對神話故事豐富的想象力有了初步了解,相信會對學生理解課文起到很好的鋪墊作用。
2. 相關文體知識的拓展
《盤古開天地》是一篇神話,且是小學語文教材中的第一篇神話故事,對于學生認識神話這種文體的文章是有啟蒙功能的。所以,文體知識的認識也可以成為微課制作的落點,可以選擇“認識神話”這種文體為知識點,通過同類型作品遷移閱讀讓學生感受神話故事大膽豐富的想象、離奇的故事情節(jié)的特點。
二、 從年段目標的分解滲透中提煉微課知識點
我國語文課程標準目標體系屬于“能力目標”范疇,這和“內容目標”有很大的不同。內容目標往往比較具體,較為直接地涵蓋乃至規(guī)范著課程與教學內容,而能力目標往往不能具體直接地規(guī)范課程與教學內容,這就需要教師認真解讀課標,細化分解目標,并將課程目標滲透到每一個單元目標中。關于篇章訓練,語文課程標準指出: 第二學段要求能復述敘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動的形象和優(yōu)美的語言,關心作品中人物的命運和喜怒哀樂,與他人交流自己的閱讀感受。能復述敘事性作品的大意是第二學段主要的能力目標之一,那么《盤古開天地》的教學目標中正好承載了復述課文的任務??晒鈶{一節(jié)課的教學,如何能讓學生掌握多種復述的方式以及學會復述呢。所以我們可以通過制作微課《學會復述》——以《盤古開天地》為例,教給學生多種復述的方式:①用圖文對照的方式,出示與課文內容配套的相關圖片,讓學生對著圖片說故事內容;②串聯(lián)關鍵詞的方式,選擇文中表示時間表變化的詞語或句子:“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天”“天地分開以后”“盤古倒下以后”串聯(lián)主要內容復述;③列復述提綱的方式,讓學生根據(jù)每個自然段的段意列出提綱,對照提綱等方式來復述。這個微課可以任意放在課前、課中或課后,課前是為課文學習預熱,課中可作為方法的教授,課后可作為復習鞏固。
語文課程標準還指出:“第二學段要求能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句的意思,體會關鍵詞句在表達情意方面的作用”。而“積累詞句”也是第二學段的主要目標?!侗P古開天地》這篇文章中出現(xiàn)了不少像“隆隆的雷聲”、“茂盛的花草樹木”這樣的詞語,同時還有對”清”“濁””輕”“重”這兩對反義詞的理解,這些關鍵詞既可作為積累,同時也可以從關鍵詞語的引申中習得運用的方法,而這就是一個很好的微課知識點。
三、從學習方法的合理歸納中凝結微課知識點
我國教育家陶行知說:“與其把學生當天津鴨兒添入一些零碎知識,不如給他們幾把鎖匙,使他們可以自動去開發(fā)文化的金庫和宇宙之寶藏。”可見,使學生獲得學習的方法就是給他打開知識大門的鑰匙。我們經(jīng)常聽到老師在說:請同學們默讀課文,在有感觸的地方作批注。如何作批注,在哪里作批注,這在現(xiàn)有的語文教材中沒有專門的內容作闡述,需要我們教師善于歸納與總結。在《盤古開天地》的教學中,可以通過制作微課《如何做批注》來告訴學生做批注的幾種形式:如“重要的地方或生詞新詞在下邊畫‘——”;“關鍵的詞語在下邊加‘.”;“精彩的語句在下邊加‘?!保弧皩δ承﹥热萦幸蓡栐诤竺婕印??”;“需要重讀或摘抄的章節(jié)在前面加‘△”。同時教給他們一些作批注的方法,激發(fā)他們作批注的興趣,養(yǎng)成作批注的習慣,讓學生從中年段的第一個學年就掌握這種閱讀的基本方法,為以后的閱讀教學打下良好的基礎。
除了作批注之外,如何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語、如何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等,都可以作為微課的知識點。
四、 從讀寫聯(lián)動的有效指導中落實微課知識點
在語文教學中,讀和寫是互相促進,相輔相成的。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是識字的基本途徑,有利于鞏固提高識字質量,為作文打下基礎?!比昙壥亲魑慕虒W的起步階段,教材中的每一篇課文都承載著為學生作文學習打基礎、習方法的重任?!侗P古開天地》中讀寫結合點在第四自然段“盤古倒下后身體發(fā)生的一系列的變化”。這個隨文練筆的落點也可以作為微課制作的落點——制作微課《盤古倒下后》可以設計多種練筆的方式:仿寫式:盤古倒下后,他的身體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他呼出的氣息,變成了四季的風和飄動的云;他發(fā)出的聲音,化作了隆隆的雷聲。他的雙眼變成了太陽和月亮……;再創(chuàng)作式: 抬頭望天,那飄動的云,我知道,那是你呼出的氣息;那閃亮的星星,我知道,那是你潔白的牙齒……這種類型的微課可用于學生課后的鞏固,既是對已學知識的反芻,同時也是學生對語言的內化與再運用的過程。
當然,除了以上幾點外,還可以從教材單元的導學、教材的解讀以及朗讀技巧的指導及單元重點知識復習等方面入手,尋找提煉微課知識點。總之,語文教師要認真解讀新課標與語文教材,指向應用,尋找落點,這樣制作出來的微課才能真正地為我所用。責任編輯邱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