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豫杰
在女兒四歲之前,小丫頭絕對是我身后不折不扣的“跟屁蟲”。每個周末,凡是我在家里,幾乎不離半步,上個幼兒園也是東拉西扯,哭哭啼啼。盡管女兒嘟著甜蜜蜜的小嘴說“媽媽親”“媽媽愛”,但我還是感覺到了這份過度依賴的恐懼感與危機感。每個孩子都是鮮活的個體,怎么能全部跟隨家長的意念而團團轉(zhuǎn)呢?而且,一旦孩子過分依賴家長,情緒的懦弱和焦躁就會鮮明地表現(xiàn)出來,乃至成為孩子成長的“遺留傷疤”。
后來,女兒上了小學,學校經(jīng)常舉辦親子手工DIY大賽,往??偸怯晌胰P代勞,女兒只在旁邊悄悄地看著。這回,我明確告訴女兒,自己的作品應該自己完成,媽媽僅是陪伴者和指導者。女兒一聽,立馬不高興了,我便告訴她獨自動手的諸多好處。女兒第一次在我的關注下,獨立嘗試起來,折折疊疊,剪剪畫畫,制作起來倒還有模有樣。遇到困難的時候,我會適時幫一把,很快,女兒的手工作品誕生了,我輕輕地親吻她的額頭,悄聲說:“丫頭好樣的,自己也很能干喲!”就這樣,女兒嘗到了親自動手的甜頭,后來遇到類似的手工作業(yè),她不再向我求救,而是積極主動地思考,樂此不疲地實踐,極大地增強了獨立意識。
那天,我決定為女兒專門布置房間,這就意味著我們母女要分床而睡了。聞聽這個消息,小姑娘哭得落花流水,一百個不樂意地苦苦乞求。見狀,我一邊安慰女兒,一邊巧使“激情法”:“乖乖,與父母分床睡可是長大的表現(xiàn)喲,長大意味著勇敢,堅強,哭鼻子可是恰恰相反的喲!”這下,女兒有些不好意思了,片刻間停止了哭泣,走進了自己的房間。枕邊的抱抱熊萌呆了,抱在懷里舒服極了;墻壁上的粉色貼紙,看著就令人愉悅;茶幾上的卡通兔,床頭邊的聲控燈……女兒望著望著,簡直陶醉了?!吧笛绢^,這些可是媽媽精心設計的,你離開了媽媽的懷抱,但待在暖暖的房間里,媽媽的愛一分也不會少!”我柔聲細語地對女兒說,丫頭乖乖地點頭,很順利開始了一個人的入睡。不過,每天入睡前的擁抱卻是不可少的,讓孩子帶著媽媽的愛進入甜蜜的夢鄉(xiāng),是件很美好的事情。
有一次,單位派我去外地進修,要五個月。霎時,我就打起了退堂鼓,唯恐女兒吃不消。當我懷著試探的心情詢問女兒時,她沉默了片刻,然后一本正經(jīng)地說:“媽媽,我可以啊,我已經(jīng)學會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再說我想您了,可以打電話,聊微信,您在不在我身邊,我一樣會感到您的愛。”那一刻,我吃驚的嘴巴張成了“O”型,心底的驚喜層層蕩漾開來。
果然,我不在家的日子里,女兒的生活也是有滋有味,我仿佛看到了稚嫩的小鳥已經(jīng)張開了有力的翅膀,正向著成長的天空盡情翱翔。
一直對“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這句話記憶猶新。那么,何不讓我們從孩子幼時開始,就“密而有疏”,既彼此心心相通,又不過分依戀,讓孩子在溫暖的目光中,豪邁地走向人生的遠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