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架書
《王來法與警察對話健康》
平安時報社 編
群眾出版社 出版
內(nèi)容簡介
這是一本醫(yī)師與警察對話健康的書。王來法從事中醫(yī)臨床治療三十多年,是一位有著傳奇色彩的胃病專家,已出版《慢性萎縮性胃炎》《標本兼治看胃病——30年診療經(jīng)驗》等多部醫(yī)學專著。該書匯編了平安時報“與警察對話健康”專欄上的文章,以與警察對話的形式,引導民警正確認識疾病、預防疾病以及普及養(yǎng)生保健等方面的知識。
該書內(nèi)容的實用性和針對性都很強,共分十五章:緩釋心理壓力,擁有健康心態(tài);護好心腦,提升警隊健康指數(shù);“肝膽”相照,樹立警隊雄威;呼吸順暢,輕松工作;讓風濕遠離警察;如何“眼觀六路耳聽八方”;腎好才能打勝仗;健康女警最美麗……
說書場
王來法醫(yī)師為關愛警察開了一個好頭
文·劉力偉
警察是一個高風險、高強度、高對抗的職業(yè),他們承擔著繁重的維穩(wěn)任務和巨大的工作壓力,他們面臨著越來越復雜的執(zhí)法環(huán)境,“白加黑”、“五加二”是他們的工作常態(tài),許多民警積勞成疾倒在了崗位上。警察已成為奉獻的代名詞:在萬家團圓的節(jié)假日,有他們守護平安的身影;在祖國的大江南北,有他們風餐露宿、千里追逃的足跡;在犯罪分子威脅百姓安全的危急時刻,有他們奮不顧身的搏擊;在劍拔弩張、群情洶洶的糾紛之中,有他們力挽狂瀾的調(diào)處……急、難、險、重,無規(guī)律、無退路,公安民警面臨的健康風險越來越大。維護民警健康已成為公安工作和隊伍建設中一個繞不開的課題。
從精神層面來講,人民警察為維護社會大局穩(wěn)定、促進社會公平正義、保障人民安居樂業(yè),他們可以付出和犧牲一切;從具體的人來講,警察也是肉胎凡身,他們的身體也需要保重和呵護。王來法醫(yī)師與警察對話健康,就是對警察身體的莫大關愛。書中對警察容易罹患的疾病——心理疾病、心腦疾病、消化系統(tǒng)疾病、呼吸系統(tǒng)疾病、傳染性疾病、外部傷害等作了系統(tǒng)的梳理,以與警察對話、通俗易懂的形式,對醫(yī)理醫(yī)學進行了深入淺出的闡釋,同時輔以對具體病案的細致分析,既深入探討了疾病成因和對策,又普及了養(yǎng)生保健知識,可以說是一本不可多得的百科式、全科式警察疾病防治和健康保護書籍。
王來法醫(yī)師為關愛警察開了一個好頭,希望社會各界也能像王醫(yī)師一樣,給予公安工作更多的支持,給予公安民警更多的關愛。公安機關自身也要高度重視愛警惠警工作,特別是要重視民警健康保護工作。要完善心理咨詢、危機干預機制,密切關注民警身心健康,對身心狀況不適應崗位需要的民警及時開展健康干預。及早發(fā)現(xiàn)、重點關注患病民警,必要時及時調(diào)整崗位或及時送醫(yī)。抓好民警健康檔案建設,根據(jù)民警年度體檢狀況,定期對民警健康狀況進行評估分析,及時解決影響民警健康的突出問題。通過多種載體宣傳醫(yī)學保健常識,增強民警自我保健意識和能力,預防和減少各類疾病的發(fā)生。
(摘選《王來法與警察對話健康》序一,劉力偉系浙江省委常委、公安廳廳長)
精選篇
如何快速趕走疲勞綜合征
問:我是一名年輕的民警,領導安排的出差比較多。最近每次出差回來后休息好幾天還是覺得很累,而且注意力不集中、頭痛等,工作效率不高,去醫(yī)院也沒查出什么問題。
答:你可能是患上了疲勞綜合征。在人們的印象中,疲勞只要通過休息就可以消除了,似乎疲勞就意味著要休息。對于單純由體力消耗引發(fā)的疲勞固然可以這么理解,然而疲勞綜合征卻不僅僅是體力消耗所引發(fā),當然也就不是單靠休息就能解除的。疲勞綜合征主要是指身、心過度負重而引起的一組癥候群。其癥狀包括:自感精疲力竭、心煩意亂、心理壓抑、百無聊賴,進而出現(xiàn)一系列神經(jīng)衰弱癥,如頭痛、頭暈、失眠、怕光、記憶力減退、注意力不集中等。這些癥狀復雜難解,如影相隨,揮之不去,尤其是反復出現(xiàn)的疲勞感,讓人心生“三千煩惱絲”。
中醫(yī)是怎么對待疲勞綜合征的呢?其實,疲勞綜合征可歸屬中醫(yī)學“郁證”與“虛勞”的范疇。郁證、虛勞含義甚廣,包括現(xiàn)代醫(yī)學多種精神、神經(jīng)及慢性虛弱疾病。清代《類證治裁·虛損篇》認為,虛勞有五:肺勞損氣,脾勞損食,心勞損神,肝勞損血,腎勞損精。心主神明,心勞損神即是長期緊張、憂思過度、陰陽失調(diào)、神氣虧損之癥候。治療方法主要是以調(diào)理身心為主,如心理療法、音樂療法、針刺療法等。
如何快速趕走疲勞綜合征呢?首先適當運動,增強體質(zhì)。運動包括適量的腦力勞動、體力勞動和體育鍛煉,適量的運動是最好的情緒調(diào)節(jié)劑,使人有成功感,并對改善睡眠非常有益。另外還可以用熱水洗腳、足部按摩等。睡身先睡心,才能保證充足的睡眠,睡心就是人要安靜,心要空虛,泰然處之。當然不能過度地睡,這樣反而會降低身體的新陳代謝,造成人體活動能力進一步減退,疲勞感更強。
還有,你要學會每天騰出一段空閑的時間去聽音樂、看電影、鍛煉,做徹底的放松,不但身體而且心理都要得到休閑,每天至少半小時,每周要有半天。
這里介紹幾種簡便的中醫(yī)食療法:
(1)以預防軀體疲勞為主,可食用黃芪雞(黃芪、陳皮、肉桂、母雞)、補中益氣粥(人參、甘草、當歸、薏米、柴胡等)。
(2)以預防精神疲勞為主,偏抑郁的可選用甘麥大棗粥(甘草、浮小麥、大棗等),偏煩躁的可選用舒肝湯(柴胡、甘草、枳殼、生地、龜板等)。
(3)身體虛弱的可選用冬蟲鴨(冬蟲夏草、鴨子)。
(選自《王來法與警察對話健康》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