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玉仙
【摘 要】語文是高中階段的必修學科,寫作是語文教學的重點,也是教學的難點。如何提高高中語文的寫作教學水平,是當前很多語文教師思考的問題,本文將結合新課改要求和自身教學實際展開論述,希望對廣大高中語文教師的寫作教學有所啟發(fā)。
【關鍵詞】高中語文 作文 教學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4.117
語文是高中階段的一門必修課程,語文素養(yǎng)是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一個重要體現(xiàn),同時,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和素質教育的發(fā)展,學生需要具備越來越高的綜合素養(yǎng)才能適應發(fā)展的要求,提高包括語文素養(yǎng)在內的學生綜合素養(yǎng)已經非常緊迫。那么,如何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呢?我認為,提高學生的語文寫作水平是非常重要也非常關鍵的??梢哉f,當今社會對于學生認識問題和情感、語言表達的要求越來越高,寫作不僅可以很好的連接學生的語文基礎知識學習和學生的語文應用學習,很好的兼顧語言輸入和語言輸出,同時寫作水平的高低又是影響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一個重要指標,所以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非常重要。那么,在高中語文寫作教學中如何更好的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呢?我認為,以下幾點非常重要。
一、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
新課改的教學背景下,成功的教學應該是不拘一格,多姿多彩、形式多樣的,但卻一定會具備相同的一個特征,那就是尊重和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學活動說到底是發(fā)現(xiàn)和引導學生發(fā)揮自身潛能,促進學生全面成長的一種手段,它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都在學生身上。在以往應試教育的教學模式下,教師往往更加關注學生的成績而非學生本身,也就造成了舍本逐末的情況。過于關注成績,過于功利,往往使得我們的寫作教學走入一個模板化狀態(tài),教師翻來覆去講,固定的套路,應該怎樣怎樣,學生沒有時間去積累、思考,同時,對教師所講的因為教學方式不當或者學生的接受預期不同等原因也未必能夠入腦入心,寫作教學往往是事倍功半。所以,尊重和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不僅僅是新課改的要求,同時也是教學實際的迫切需要。
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關注學生的真實需求是非常必要的。教師的教學必須和學生的實際相結合才能有好的成效,如果脫離學生的實際,就談不上有效溝通,也就談不上尊重學生的主體學習地位。關于學生的實際需要,我在這里主要談兩點。
其一,寫作教學要符合學生的心理特點。這是就整體而言,高中生整體的心理特點是趨向于穩(wěn)定、成熟的,求知欲比較強,同時,喜歡三思而后行,還喜歡標新立異,教師在教學中要做正向的引導。比如,利用其求知欲,提供一些有難度的素材,比如哲理類、寓言類,喜歡標新立異,要提倡其在正確社會觀、價值觀的指引下,發(fā)表自己創(chuàng)新性見解,多提供一些圖畫類素材。
其二,寫作教學要符合學生的個性化需求。這是就個體而言,也就是提倡差異化教學。針對不同層次、水平、性格的學生開展更有針對性、更有效果的教學,以“問題導向”為主,開展“靶向治療”,組織精準教學。比如,有的學生在知識積累方面存在問題,就要引導學生加強讀和寫的結合,加強基礎訓練,更加注重厚積薄發(fā),而是不片面強調寫作的數(shù)量。有的學生性格比較內向,教師可以鼓勵他們多用寫作表達情感,緩解自己的焦慮情緒,并給予他們適當?shù)囊龑?,讓他們看到海闊天空,在加強寫作修養(yǎng)的同時,提高自身的綜合素養(yǎng)。
二、將寫作教學與語文教學統(tǒng)一起來
寫作教學與基礎知識的教學、閱讀部分的教學有不同,需要拿出專門的精力來更好的完成,所以,也會有明確的專門的寫作課的安排。但同時,作教學是高中語文教學的一個組成部分,應該與其他部分的教學有機的統(tǒng)一起來,形成一個系統(tǒng)化的整體,而避免人為的割裂,這不僅是語文教學的一個實際需求,同時也是提高寫作教學實效和語文教學實效的一個有效方法。通過更加生動、靈活、多樣的有效教學手段,讓學生牢固的掌握基礎知識,對于寫作教學有著重要的意義。
寫作是表達,表達就要用到基礎的字、詞、句,在高中階段就不能僅僅要求是不用錯別字,文筆流暢這些基本的要求了,還需要有更高的要求,如果基礎知識掌握不好,沒有形成良好的習慣,勢必會影響寫作教學的成效。至于閱讀教學則更應該和寫作教學有機的融合在一起,閱讀教學不能僅僅停留在解釋字義、詞意,概括大意,翻譯,做題這樣的淺層次教學,要讓學生在讀的過程中,學會思考,作者想要告訴我們什么,怎樣的行文,這就是很現(xiàn)成的一些素材。還可以讓學生進行續(xù)寫,改寫,活躍課堂的氛圍,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讓學生的思維更多元、更活躍,為寫作教學積累情感和技能基礎,這樣課堂會更加緊湊,高效,學生的主動性會更強,學到的也會更多、更全面,寫作教學和語文教學水平便能同步提高。
三、將寫作教學和社會實踐很好地結合起來
寫作應該是表達的手段,而不應該為寫作而寫作,不能讓學生“為賦新詞強說愁”,所以,寫作教學應該和社會實踐很好的結合起來,讓學生在實踐中發(fā)現(xiàn)問題,形成見解,積累情感,覺得不吐不快,并通過日常的訓練,通過需要的方式和手段很好的表達出來,達到知識、能力、素質各方面的提升。
藝術是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作文作為一種文字藝術同樣如此。來源于生活,那教師應該引導學生注重生活積累,深入生活中采集相關的素材,對生活有更多的體驗和了解,去尋找靈感的源頭。很多時候,我們的學生在進行寫作時,往往覺得無話可說,即使是挖空心思寫出來的東西,也缺乏靈動感,往往是生搬硬套,枯燥單調,千篇一律,這固然有學生能力的原因,也與學生生活體驗過少有著非常直接的關系。
高中階段的學習任務比較繁重,同時,教師的眼光又僅僅盯住學生的學習成績,讓學生少了很多實踐的機會,而忽略了“實踐出真知”,所以,要加強學生的實踐活動,讓學生更加接地氣,對生活有更多的了解,從生活中發(fā)現(xiàn)更多的素材。當然了,這些素材也還是需要加工的,因為,又要高于生活。這需要我們的教師加強對學生學法的引導,讓學生加強練習,提高水平,組織的是同樣的活動,因為學生的基礎不一樣,參與程度有不同,看問題的角度有不同,也會形成不同的見解,寫得多和寫得少的也會體現(xiàn)出“書到用時方恨少”和“腹有詩書氣自華”的區(qū)別。教師一方面要鼓勵學生去寫,一方面要對學生寫的東西積極的反饋,哪些方面需要重點加強。
總之,我們認為,高中語文教學應該抓住寫作教學這個重點,同時將各個部分有機融合起來,通過不斷的努力,不斷的改進來實現(xiàn)更好的語文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