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春燕
【摘 要】閱讀是高中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提高語文總體教學水平的重要影響因素。作為高中語文教師,我們一定要結(jié)合具體的教學實際,積極探索實踐,不斷提高閱讀教學實效。本文就如何更好的開展高中語文閱讀教學進行思考和論述。
【關鍵詞】高中語文 閱讀教學 學生 主體 廣度 深度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8.115
當今社會發(fā)展越來越迅速,對人才的需求量越來越大,對人才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為了更好地順應這種趨勢,學校教育也出現(xiàn)了新的變化,素質(zhì)教育理念和新的課程改革不斷深入,越來越追求教育教學的綜合效應和實際效果,培養(yǎng)具有綜合素質(zhì)的全面型人才已經(jīng)成為社會共識。語文作為一門基礎性的必修課程,作為一門兼具工具性和實踐人文性特點的課程,更是應該順應趨勢加快改革,在更好的發(fā)揮基礎作用的同時,發(fā)揮更綜合的作用。就語文教育教學而言,閱讀是高中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一個學生的閱讀能力既能體現(xiàn)學生對于語文基礎知識的把握程度,也能體現(xiàn)學生的語文應用能力和水平,可以說起到承上啟下的關鍵作用,是語文學習中一項重要的綜合能力。所以,閱讀教學也是學生在高中語文學習中的一個重點。
隨著中國在國際的影響力越來越大,“全世界都在學中國話”,作為中國人提高自身的語文閱讀水平更顯重要。加之,信息時代帶來的紛繁復雜的信息鋪面而來,閱讀已經(jīng)成為一項必不可少的技能,解讀更客觀、全面的認識世界、思考人生,更準確、更生動、更藝術(shù)、更深刻的表達觀點。所以,高中階段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就顯得十分的重要和迫切,這就要求教師一定要加強對閱讀教學的重視,不斷提高教學實效。下面,作者將結(jié)合自身的教學實際,對如何更好地開展高中語文閱讀教學進行思考和論述。
一、必須堅持學生的主體地位
新的課程標準對學生的主體學習地位給予了明確的強調(diào),既給我們的教學提了要求,也給我們的教學提供了思路,指明了方向。閱讀作為一項實踐性和主觀性都比較強的活動,不僅不應該脫離這個要求,反而更應該堅持學生的主體地位。因其實踐性,就要求必須有主體的充分參與,而學生作為教學活動的主體,作為教學活動的重要實施者,作為教學效果的重要體現(xiàn)者,在閱讀教學中更應該去充分的參與。因其主觀性,同樣的閱讀文本,同樣的客體,主體不同,會有完全不同的效果,英國劇作家莎士比亞就曾有句名言:“一千個讀者眼中就會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所以,教師不能替代學生。建構(gòu)主義也認為,學生的學習過程不是一個教師講什么,學生就被動聽什么的過程,而是一個根據(jù)已有的知識和經(jīng)驗,借助已有的資源對所學內(nèi)容進行加工、重組和建構(gòu)的過程,是一個主動的、有選擇的過程。
我認為高中語文閱讀教學必須堅持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成為閱讀的主體。讓學生成為閱讀的主體,教師就要積極創(chuàng)設有利于學生發(fā)揮主體作用的教學環(huán)境和氛圍,關注學生的學習實際、學習興趣、學習需求,不斷的優(yōu)化教學設計,豐富教學內(nèi)容,改進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思維和方式方法,從一個教學活動的主導者角色轉(zhuǎn)變?yōu)橐粋€優(yōu)秀的引導者和合作者,采用多媒體等靈活的、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和手段,讓學生實現(xiàn)自我意識的覺醒,并通過“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科學指引,來引導學生認識到自身的主體學習地位,從而進行主動閱讀。
二、必須引導學生注重閱讀的廣度
注重閱讀的廣度是學生適應社會發(fā)展的必然需要。當今社會是信息社會,信息容量大、更新快,同時知識之間的界限越來越模糊,融合、跨界的趨勢越來越明顯,要成為“高精尖”的人才,比如,一個生物學家除了要研究生物,起碼要把研究的成果用專家們或者大眾所能認可的語言形成系統(tǒng)的研究成果,而這也不可能是“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就能做到了,當然了要想成為全面發(fā)展的人才,更要有“博聞廣識”。從教育改革的方面來說,對學生的要求是多方面的,對學生的考核也是多層次、多方面的,需要學生進行廣泛的涉獵。同樣,廣泛的閱讀可以豐富學生的生活,“生活不僅有柴米油煙,還有詩與遠方,閱讀與后者有關?!?/p>
注重閱讀的廣度還是實現(xiàn)學生閱讀積累的迫切需要。所謂“厚積薄發(fā)”,沒有厚實的積累,就沒有“一鳴驚人”。為了避免“書到用時方恨少”的尷尬局面,鼓勵和引導學生在高中這個記憶力和理解力都比較好的黃金階段進行大量的閱讀是非常必要的?,F(xiàn)在的閱讀資源比較豐富,為學生進行廣泛閱讀提供了很好的前提,但是教師也要引導學生運用好,要根據(jù)自己的需求和目的去廣泛選擇、去靈活運用。當今社會,會閱讀已經(jīng)成為一個必要的技能,而會閱讀不僅僅是教師教給方法不去實踐就能實現(xiàn)的。從“好讀書,不求甚解”的狀態(tài),到突然某一天深刻的了解、感悟、共鳴,難道不是一種奇妙的旅程?我們的學生應該充分享受這樣的過程。古語云:“書讀百遍,其義自現(xiàn)”,書讀的次數(shù)多了,就會有一個質(zhì)變,同樣,書讀的量多了也會有一個質(zhì)的變化。
三、必須引導學生注重閱讀的深度
高中語文是一門兼具工具性和實踐人文性的課程,所以,在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不僅要注重閱讀的工具性,還要注重閱讀的人文性。這就需要教師在廣泛閱讀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深入?yún)⑴c,提高閱讀的深度,進一步提升閱讀的質(zhì)量。要想讓學生能夠更會讀,在掌握基本的閱讀技巧并進行必要的閱讀訓練的基礎上,就要帶著感情、帶著問題、帶著思考去讀,能夠“沉下去讀,深下去想”,透過紛繁復雜的現(xiàn)象,穿越文字表面的東西看到更為實質(zhì)、更為精彩、更為靈魂的東西,并形成自己的思想,最好還能落實到文字,與作者、與社會開展更深層次的交流。深度閱讀是過程與結(jié)果的結(jié)合,能夠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讓學生發(fā)現(xiàn)世界之美,培養(yǎng)學生更為健全和完善的人格,不僅僅是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的一個高層次要求,也是學生提升語文綜合素養(yǎng)和能力一個必要的過程,而且也是當今社會學生抵御碎片化沖擊的一個必備武器,可以讓學生受益終身。
綜上所述,我認為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是一項比較全面、綜合的工作,在高中語文教學中處在非常重要的地位。不論是從適應社會發(fā)展的角度而言,還是從新課改背景下開展好具體的語文教育教學工作而言,閱讀教學的重要性都不言而喻。教師在高中語文閱讀的教學過程中一定要更加重視,把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放在一個重要的戰(zhàn)略高度,作為提高學生語文總體水平和綜合語文素養(yǎng)的一個重要抓手,不斷尋求突破,進一步提高教育教學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