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甜
【摘 要】在促進高中化學教學過程公平的過程中,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就是促進學困生的轉化,本文將就高中化學淺談如何促進學困生的轉優(yōu)。
【關鍵詞】高中化學 學困生 轉優(yōu)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8.064
在教學改革的過程中,我們不斷倡導和促進教學的公平性,我們以學生整體為研究對象,就起點公平而言取決于學生的先天智力因素和后天的外在教學條件;而結果公平則是與起點公平和過程公平緊密相關,我們站在教師的角度最重要的是促進教學過程的公平?;瘜W作為高中重要的學習科目之一,是一門兼具理論性和實用性的科學學科,它能夠幫助學生客觀科學的學習認識事物,對于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不論是就滿足高考需要而言,還是考慮學生的終身發(fā)展,學好化學學科都具有必要性,所以作為老師,我們在教學中要肩負起這一責任。但是,在實際教學中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響,讓學困生的存在和轉化成為了一個教學難題。
一、學困生產生的原因探究
教學由師、生兩大主體構成,所以在教學中產生的問題也必然來自這兩大主體,我們既要對學生的學習特點作充分的了解,同時也要自我反省,了解自身教學的缺失之處,從兩個方面分別找到解決方法,引導學生主動學習,優(yōu)化教學方法。
(一)從教師角度談學困生產生的原因
學困生的產生的內部原因來自學生自身,外部原因很大程度上來自于教師,教學設施、教學資源這些外部條件對于一個學生的影響都是普遍的、同質的,但是教師的教學對于學生的影響卻是不同質的,因人而異。
1.對學生學習情況的認知不足。教師在教學中不僅要考慮教學內容,也需要根據(jù)學生的學習情況制定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案,但是教師在進行教學之前,并不會對每一位同學的學習情況和特點作了解,而是“先入為主”,以自己的認知和經驗給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各方面情況下定義。但是,教師的理解往往與學生的現(xiàn)實情況存在偏差,處于不同時代的學生的學習情況、不同學生個體的學習情況都存在著差異,這些差異或者來自學生先天的智力因素,或者來自后天的學習、思維習慣和思維能力,這些差異在教師同樣的教學方針下,產生兩種截然不同的結果。學困生從一定程度來說,在先天因素上不具備優(yōu)勢,或者后天的學習思維習慣能力不及多數(shù)學生,但是教師默認大多數(shù)學生都能夠適應教學方案,所以忽略個體情況,導致學困生的學習進入“死循環(huán)”。
2.教學中的公平性缺失。我們在教學中一直倡導公平,“一碗水端平”,但是在教學中仍然存在著一些不公平的情況。對于學習成績不同的學生差異對待,這在多數(shù)的學校班級不可避免的出現(xiàn),老師更重視成績好的同學,以這些同學的學習情況為標桿教學,將精力都花在這些同學身上,甚至是課堂座位的安排都有一些不公。這種情況從老師的工作本職來說是無可厚非的,畢竟教師的精力和能力有限,首先要完成大體的教學目標和任務,所以會給予目標內的學生更多地關注。但是從教育的本質來說,這種教學是缺乏公平性的,教育是為了讓每個學生學習知識,提高綜合素質,而不是以成績來衡量優(yōu)秀與否。
(二)從學生角度談學困生產生的原因
1.缺乏學習興趣。興趣是學習的源泉和動力,是學生學習最好的“導師”,如果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缺乏興趣,那么就會缺失主動學習的動力,學習也就很難開展。對于高中化學學習來說,缺乏學習興趣在一定程度上和化學學科的特點有關。
首先,高中化學學科作為基礎自然科學,具有較高的科學性和數(shù)理性,科學的嚴謹性必然與吸引學生的興趣有所沖突,所以大部分同學在學習化學時會感到枯燥、無聊,缺乏興趣。其次,從初中化學轉化到高中化學,知識層面存在著銜接,對于學生來說初中化學知識掌握不牢固,進入高中階段學習難度的跨度將會讓他們難以適應。初中化學知識內容簡單易懂,形式單一,高中化學知識內容復雜且形式多變,如果沿用初中化學的學習思維模式,難以符合高中化學的學習需求。高中化學的學習需要一定的邏輯思維能力和抽象思維能力,但是對于學生來說,由于學習思維能力的不足,學習起來會十分吃力。
2.缺乏學習信心。學生能不能學習,愿不愿意學習,和學生學習的信心存在很大聯(lián)系。雖然高中化學存在一定的難度,但是跟隨老師的教學步驟,腳踏實地的掌握基礎知識并且加強練習,解決可能出現(xiàn)的問題,也能掌握大部分的化學知識。但是,正如我們失去信心就會放棄一件事一樣的道理,學生對化學學習失去信心就會放棄學習,從而越來越難以進入學習狀態(tài)。
在我國傳統(tǒng)的教育模式下,教師被賦予了絕對的權威性和中心性,在學術上絕大多數(shù)學生對老師都是絕對信任的,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如果不能符合老師的學習期望,或者是學習中的一些見解和看法無法獲得老師的看法,很容易就失去學習信心。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老師如果以自我為中心,教學中對學生過于“高姿態(tài)”,或者對學生的訓斥多過鼓勵,就會給學生造成極大的心理壓力和負擔,使其逐漸失去學習的信心。
二、如何實現(xiàn)學困生的轉化
(一)從教師角度談學困生的轉化
1.充分了解學生學習情況,分層針對性教學。前文中我們談到教師“先入為主”的教學思想,影響了教學方案的選擇制定,所以首先要轉變這種教學觀念。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不盡相同,教師需要對學生的學習情況做充分的了解。了解建立在溝通的基礎上,所以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與學生的交流必不可少,不僅可以就化學學科學習作探討,也可以從綜合的學習方式方法與學生探討。
2.注重教學公平。在我們追求教學效率的同時,也要注重教學的公平性。把教育的本質作為教學的宗旨,以公平的態(tài)度對待每一位學生,對于優(yōu)秀的學生重視且鼓勵,對于學困生更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幫助學生走出困難。
(二)從學生角度談學困生的轉化
這里我們所談到的從學生的角度是指教師根據(jù)學生產生學習困難的原因,提出相應的教學方法。
1.提高教學趣味性?;瘜W知識、化學教材是固定的、不變的,但是把這些知識表現(xiàn)出來的教學方法卻是靈活的,為了增強化學學習的趣味性,我們可以結合生活實際與理論,化抽象為具體,增強學習的可感知性。2.鼓勵教學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信。在與學生溝通交流的過程中尊重學生的思想,以平等的交流代替一味的批評否定,在學生遇到學習困難的時候,以鼓勵和指導幫助學生走出困境,而不是指責。
總之,學困生不是對學生的等級劃分和否定,而是希望教師能夠更加重視這類學生的學習和成長,以更好的綜合素質迎接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