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強
事情原本就很殘酷。
7月23日,北京八達嶺野生動物園內(nèi)。一女子在東北虎園貿(mào)然下車,遭老虎撲咬致重傷,其母試圖救女,卻被另一只老虎當(dāng)場咬死。
輿論引爆各方撕扯,顯得比事件本身更殘酷。
時間過去月余,冷靜反思,驀然發(fā)現(xiàn):老虎傷人背后,還有七只更加可怕的“老虎”。
一只虎為漠視。漠視規(guī)則,自釀苦果。千不該萬不該,那位貿(mào)然下車的女子不該漠視野生動物園“嚴(yán)禁下車”的警示。
二只虎為冷漠。冷漠旁觀,觀賞不幸。悲劇發(fā)生后,有人戲謔道開涮:說什么“母老虎不如真老虎”,說什么“老媽比老公更心疼自己”等等。諸如此類“圍觀”,實在令人心寒:起碼的同情心到哪去了?
三只虎為窺視。窺探隱私,沒有底限。女子為何下車?她的丈夫為何追趕老虎時又折返了一次?國人種種偷窺癖,在這里大有“一竿子插到底”的架勢。
四只虎為揣測。惡意揣測,妄下斷語。言夫妻不睦者有之,斥下車女子為“醫(yī)鬧”者有之,稱車內(nèi)孩子為“非婚生”者有之……沒有根據(jù)的斷語鋪天蓋地,簡直令人無所適從。
五只虎為謠言?!叭巳狻辈幌?,謠言不止。動物園、醫(yī)院尚未對事件原因和詳情作官方解釋之前,對當(dāng)事人的“人肉”搜索便已啟動。這也充分說明,公眾判斷能力越低,謠言這只“老虎”越會虎虎生風(fēng)、面目可憎。
六只虎為狂歡。有自無他,有媒無體。自媒體本是社會進步的體現(xiàn),也是文明和民主的倍增器。然而,當(dāng)這把雙刃劍過于突出自我、不講體統(tǒng)的時候,便會出現(xiàn)各種不講公德、肆意放縱的狂歡??駳g點燃戾氣,正義便會被充斥的“假正義”所替代,規(guī)則便會與泛濫的“說規(guī)則”相混淆。
七只虎為喪心。前六只“惡虎”,源于人的正常心、平常心、同情心被無端“掏空”。當(dāng)“無心人”“空心人”在這個世界四處游蕩的時候,喪心病狂便會司空見慣,為所欲為便會見怪不怪,“老虎傷人”自然便成了消費快餐。
“苛政猛于虎也”。只有先除掉可怕的“七只虎”,看待老虎傷人事件,才有望回歸常識、回歸常情、回歸常理——我相信,那才是現(xiàn)代文明社會對待各種突發(fā)或不幸事件的輿論常態(tà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