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國翔
明天啟元年,五福宮在戰(zhàn)亂中被毀塌,崇禎二年重修。殿的左右壁,有成化間清河文全題『云崖深處』四字,有『福地清都』石坊。坊聯云:
白云常駐東西嶺;
明月不分上下樓。
清光緒十八年(一八九二年)川東道黎庶昌在五福宮側改建北樓,親撰《改建五福宮北樓記》,將五福宮北樓稱之為樓外樓。每年重九節(jié),很多人在此登高游覽五福宮和樓外樓,眺望兩江,吟詩作賦,抒發(fā)情感。
清光緒二十年,巴蜀有名的楹聯圣手、江津縣南安街塾館著名塾師鐘云舫因寫詩諷刺江津縣令朱錫藩狎妓嫖娼,被縣衙革去廩銀,朱錫藩還放出話要『辦』鐘云舫。鐘云舫只得離開江津,先到重慶,后到成都避難。此時的鐘云舫已四十七歲。他到重慶一是想探究一下風聲,二是想會會早年在渝城游學時的一幫秀才朋友。
在渝城,正逢重陽節(jié),在渝的李天章、劉孔修兩秀才相邀攜酒來到通遠門處的五福宮游覽。鐘云舫想:這正可散心解愁。于是大家說說笑笑。他們約定游覽后每人賦詩一首或撰楹聯一副,如果寫不出詩聯,此次游覽的酒菜錢全由這人『買單』,大家都同意此建議。這是當時一些秀才文人時興的一種酒令的方式之一。
大家各提一壺酒,一起來到通遠門后,首先來到樓外樓,再登上樓頂。鐘云舫叫來小二,在外閣擺開一小八仙桌,添上菜,置上酒,他們推杯把盞,談笑風生,大飲起來。鐘云舫見兩江流匯,奔騰不絕;遠山巍巍,白云緲緲,鐘云舫聯想到自己的遭遇,于是他揮筆寫下了《渝城樓外樓》一聯:
此巴蜀鉅觀,只一層樓,通八方氣,撐半壁天,巫峽十二峰,嘉陵三百里,好山好水,都從眼底逢迎,洵可樂也,洵可樂也;
在傳統教學中,學習活動處于一種尷尬的狀態(tài),部分教師往往“為了活動而活動”,活動的整個進程被教師嚴重的控制著,學生的主體性沒有得到很好的展現。學習活動是學生展現自身主體地位的重要途徑,在活動中學生的思維會得到進一步的激發(fā),在挖掘學生自主學習潛力上有著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師要重視學習活動的有效開展。
當風日清美,攜幾壺酒,約數友人,論兩間事,縱橫廿四史,上下五千年,大嚼大啖,澆盡胸中壘塊,豈不快哉,豈不快哉。
此聯是鐘云舫的代表作之一。他曾說此聯是『生平得意之作,謂此為最得三味之……』清末文人鄭塤也說,此聯:『浩氣流行,橫戈直搗,中間疑有神助』。應說明的是,此聯上聯疊加句『洵可樂也,洵可樂也』語出《南史》,但此引用得恰如其分。
此時的李天章、劉孔修不勝酒力,很快就昏昏欲睡,二人哪里還有心思寫詩作聯。但劉孔修清醒一些。他對鐘云舫說:我醉則神昏,就有勞鐘秀才捉刀代筆寫一副楹聯罷了,下次的酒資算我劉某人頭上……鐘云舫見劉孔修這憨態(tài),加上感到剛才他寫的第一副楹聯是言猶未盡,于是取筆又寫下一聯:
洪荒開辟數十萬年而有此樓,按天文,批地脈,據佛圖,廣仙閣,扇巍顯翼,以成鉅觀,其惟大人乎,為能等量乾坤,榮鏡宇宙;
長江逶迤七千余里而入于海,經字水,匯嘉陵,通巫峽,接瞿塘,煩靈載英,中結名匯,至如我輩者,正當吟弄風月,嘯傲煙霞。
此聯可謂氣勢磅礴,如大江奔涌而至。鄭塤在評述此聯時說:『憑空而來,一句十二字,一筆直至尾,亦拘折,亦挺峭,無一毫滯氣?!黄鋵嵈寺摬⒉贿d色于第一聯,鐘云舫為了證實此聯是自己所作,在后來將此聯收入《振振堂聯稿》中時,特注明『此聯為某代作』。
李天章、劉孔修兩秀才醉臥桌上,鼾聲不斷。鐘云舫首先招呼小二,付了十文銅幣,然后囑咐小二暫時照顧一下自己的兩位朋友。他獨自一人來到側邊的五福宮,這五福宮金碧輝煌,高峙崖沿,鐘云舫聯想到他酒醉了的兩位朋友,很快又寫出《五福宮聯》:
俺游子遍落游蹤,隨地支筇,七尺軀卸卻名韁,兩只腳登開利鎖,拋殘熱血,不離紅豆坡前,嘻、嘻、嘻,某只想一年中三百六十日,都靠樓邊水邊,快樂哉,將甚么攀連我去;
這道人有些道氣,憑高立廟,幾聲鐘打出世界,半枝杖擊破禪關,掀起枕頭,已是黃粱熟后,哈、哈、哈,你看那滿城內數千萬眾生,還是醉里夢里,天曉矣,可疾忙喚醒他來。
此聯也是一副經典之作。作者的感喟之情,出以優(yōu)游之筆,若不甚經意者,而按之卻一氣貫注。該聯寫景抒懷,已達到出神入化的神奇境界,而且對仗尤極工整。
朋友醉臥,不敢久留,鐘云舫急匆匆游完,返回樓外樓時,見兩位朋友還在酣睡,只好等在側邊。到下午子時,兩朋友酒意稍醒,鐘去舫立即打點兩副轎椅,分別將二人送回家中。然后自己則回到客棧。
這次鐘云舫來渝與兩秀才朋友相邀登樓外樓、游五福宮,他觸景生情,有感而發(fā),寫出了三副長楹,這三副作品堪稱經典,流傳甚廣。他有不虛此行之感,唯一遺憾是兩位陪同的秀才醉了半天。
鐘云舫對李天章、劉孔修的灑醉感到歉意。第二年正月,他專門給李天章送去題為《為渝城李天章財門作》的春聯:
系接隴西鐘靈蔚起涂山秀;
恩迎闕率翰墨流來字水香。
此時正值梅花開放,他又作《折紅梅寄劉孔修》一詩,以示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