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唯 李紅玖 楊 安(廣州醫(yī)科大學附屬深圳沙井醫(yī)院口腔科 深圳518104)
?
對嬰幼兒口腔潰瘍采取復方制霉菌素聯(lián)合維生素B2治療的效果觀察
劉唯李紅玖楊安(廣州醫(yī)科大學附屬深圳沙井醫(yī)院口腔科深圳518104)
摘要:目的:分析將復方制霉菌素、維生素B2同時運用于嬰幼兒口腔潰瘍治療的效果。方法:隨機選擇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本院收治患有口腔潰瘍的84例兒童,將其平分成實驗、對照兩組,實驗組42例施行維生素B2+復方制霉菌素聯(lián)治模式,對照組42例在常規(guī)口腔護理前提下施予西瓜霜涂藥。對比兩組療效。結果:實驗組總有效率97.62%,對照組為78.57%。兩組對比,差異較大(P<0.05)。實驗組起效時間少于對照組,組間差異較顯著(P<0.05)。結論:以復方制霉菌素+維生素B2聯(lián)合給藥方式治療嬰幼兒口腔潰瘍,可取得很好的療效,促進患兒口腔內(nèi)部的潰瘍面盡快愈合,值得推廣。
關鍵詞:嬰幼兒口腔潰瘍復方制霉菌素維生素B2聯(lián)治
口腔潰瘍?yōu)榕R床比較多見的口腔表淺性潰瘍疾病,該病一般發(fā)作于患者的口腔黏膜部位??谇粌?nèi)部黏膜的組織中包含較多血管神經(jīng),一旦黏膜組織出現(xiàn)潰瘍病癥,患者口腔內(nèi)會誘發(fā)流血、異常疼痛等癥狀[1]。嬰幼兒所患的口腔潰瘍通常伴有牙齦潰瘍、舌部潰瘍等病癥,潰瘍面多為圓形或近似圓形。潰瘍面表層附有白顏色的纖維性膜狀組織,潰瘍附近部位肌層呈現(xiàn)充血、腫大狀態(tài)[2]。本文選擇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本院收治口腔潰瘍84例患兒,將其平分成實驗、對照兩組,分別以維生素B2+復方制霉菌素和西瓜霜涂藥實施治療,探究兩組療效,現(xiàn)作以下報道:
1.1研究對象:隨機選擇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本院收治口腔潰瘍84例患兒,所選患兒都由主治醫(yī)師按權威口腔潰瘍診治標準進行確診。研究者將全部患兒平分成實驗、對照兩組,實驗組42例:24例男性、18例女性,年齡8日齡~141日齡,平均年齡(59±5.42)日齡,病程2d~1.1個月,平均病程(5±2.81)d;當中有27例原發(fā)型口腔潰瘍,15例繼發(fā)型口腔潰瘍。對照組42例:23例男性、19例女性,年齡9日齡~144日齡,平均年齡(61± 4.29)日齡,病程3d~1.2個月,平均病程(6±1.78)d;當中有25例原發(fā)型口腔潰瘍,17例繼發(fā)型口腔潰瘍。兩組以上各資料比對并沒有較大差異(P>0.05),可進行比較探究。
1.2方法
1.2.1對照組:先向患兒施予一般性的口腔清理及護理操作,即選取低濃度生理鹽水(0.9%)清洗口腔內(nèi)部,然后以消毒棉簽蘸取部分西瓜霜藥液抹在潰瘍及附近部位。每日涂藥4~5次,療程1周。給藥治療期間不使用其他藥劑,以免對探究結果的判定造成干擾。
1.2.2實驗組:先向患兒施予一般性的口腔清理及護理操作,操作同對照組,然后以消毒棉簽蘸取一定量的維生素B2+復方制霉菌素抹于口腔內(nèi)部潰瘍及附近部位。涂藥制作步驟:①碾碎維生素B2和復方制霉菌素片狀藥劑;②把兩種已經(jīng)碾碎的藥物混合,并放進0.9%生理鹽水;③依照標準比例進行混勻。每天涂藥4~5次,療程1周。
1.3效果判定:給藥1周以后,分別查看、記錄兩組患兒的病癥情況,并以國家口腔醫(yī)學的RAU標準為療效依據(jù):治愈:口腔內(nèi)部的潰瘍病癥全部消除,患兒已無疼痛感,且潰瘍及附近部位黏膜轉(zhuǎn)歸健康狀態(tài)。顯效:口腔內(nèi)部的潰瘍病癥基本消除,患兒已無明顯疼痛感,潰瘍及附近部位的大部分黏膜轉(zhuǎn)歸健康狀態(tài)。有效:口腔內(nèi)部的潰瘍病癥部分消除,患兒有輕微疼痛感,潰瘍及附近部位的部分黏膜轉(zhuǎn)歸健康狀態(tài)。無效:口腔內(nèi)部的潰瘍病癥沒有突出變化,患兒疼痛感仍然存在,潰瘍及附近部位黏膜未轉(zhuǎn)至健康狀態(tài)??傆行?(治愈例+顯效例+有效例)/總例數(shù)×100%。
1.4統(tǒng)計學方法:本研究中,全部數(shù)據(jù)采用SPSS20.0版統(tǒng)計學軟件予以處理,采用X2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t檢驗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計量資料;計數(shù)資料用(n/%)表示;P<0.05表明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兩組療效情況比對:實驗組治愈23例,顯效11例,有效7例,無效1例,總有效率97.62%(41/42)。對照組治愈12例,顯效10例,有效11例,無效9例,總有效率78.57%(33/42)。兩組比對,差異較大(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療效情況對比(n/%)
2.2兩組起效時間對比:實驗組起效時間平均(1.1±0.25)d;對照組起效時間平均(2.3±1.46)d,對比發(fā)現(xiàn),組間差異較顯著(P<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藥物起效時間對比(n/±s)
表2 兩組藥物起效時間對比(n/±s)
組別 n 起效時間(d)實驗組 42 1.1±0.25對照組 42 2.3±1.46
嬰幼兒人群所患的口腔內(nèi)部潰瘍,通常屬于厭氧類菌群感染性疾病。通常狀態(tài)下,患兒機體內(nèi)的營養(yǎng)失調(diào)會誘發(fā)維生素缺失、組織感染及腹瀉,此時,由于機體內(nèi)部與外界存在較明顯的沖突反應,致使患兒免疫力、抵抗力減弱,口腔內(nèi)各類菌群逐漸失調(diào),進而出現(xiàn)病變性菌類組織。若未盡快察覺患兒口腔內(nèi)的菌群病變,可使細菌過快繁殖、蔓延,最終誘發(fā)口腔受損(或口腔感染)癥狀。經(jīng)長期臨床調(diào)查得知,口腔潰瘍的致病因素大致涉及以下幾方面:①內(nèi)部因素,患兒機體的抵抗能力、免疫能力較低,內(nèi)分泌系統(tǒng)組織失調(diào);②外部因素,患兒所處的生活環(huán)境對其健康造成負面干擾;③日常進食不當。有報道稱,嬰幼兒機體中的維生素B、Fe元素不足時,易誘發(fā)營養(yǎng)不良、機體貧血,繼而增加嬰幼兒出現(xiàn)口腔潰瘍病癥的誘發(fā)因素[3]。
臨床上對局部性的口腔病癥,常選取個體化對癥方式展開醫(yī)治,治療的總宗旨是:加快潰瘍面愈合,有效消除相關癥狀。局部治療所用的各類藥物可直接作用于口腔病灶,增強藥物對潰瘍組織的實際功效,并提升潰瘍創(chuàng)口及潰爛組織的修復速度,起到“消腫鎮(zhèn)痛、滅菌生肌”的效果。在對患兒實施各種口腔操作時,需遵照以下幾項原則:①在對患兒口腔進行清洗操作時,動作、手法要輕柔靈活,謹防潰瘍部位二次受損;②涂抹藥物時,以醫(yī)用棉質(zhì)球輕輕塞住患兒腮腺、頜下腺等部位管口,防止唾液過量溢出,以增強藥效;③給藥結束后,待患兒口部合上10min,拿出醫(yī)用棉球;④向患兒及其家長開展健康常識宣教工作,特別是有關飲食、自主護理的知識教育。患兒主食以維生素多、蛋白質(zhì)高、熱量多的食物為宜,不可進食辛辣類、刺激類食物;⑤患兒食物要采取專用炊具烹煮,并定期對炊具消毒[4]。
本研究以維生素B2、復方制霉菌素兩種藥劑聯(lián)治口腔潰瘍患兒,復方制霉菌素能對口腔內(nèi)部的感染性菌群(例如綠膿桿菌群)形成抑制、清除作用[5]。維生素B2亦稱為“核黃素”,該藥物是機體黃酶輔基組織的構成部分之一,可促進細胞代謝與生長。當患兒機體內(nèi)的維生素B2不足或流失時,機體代謝及其修復功能會降低,致使各類營養(yǎng)素難以及時吸收,進而影響患兒生物氧化方面的原有機能,致使口腔部位出現(xiàn)炎性病變。除口腔潰瘍外,患兒還可能出現(xiàn)舌部發(fā)炎、唇部發(fā)炎等病癥?;诖?,把維生素B2引入小兒口腔潰瘍的局部用藥,可使其口腔黏膜及局部組織快速吸收藥物,保持上皮細胞的原有功能,使黏膜損害組織快速再生,達到提升潰瘍面康復速度的效果[6]。此外,對患兒口腔患處涂用維生素B2,可顯著減輕痛覺,起到止痛功效。
本文中,實驗組治愈23例,顯效11例,有效7例,無效1例,總有效率97.62%。對照組治愈12例,顯效10例,有效11例,無效9例,總有效率78.57%。兩組對比,差異較大(P<0.05)。實驗組起效時間平均(1.1±0.25)d;對照組起效時間平均(2.3± 1.46)d,對比發(fā)現(xiàn),組間差異較顯著(P<0.05)。由此表明,采取復方制霉菌素+維生素B2聯(lián)合給藥的方式醫(yī)治嬰幼兒的口腔潰瘍,既可取得很好的療效,也可縮短用藥時長,促進患兒口腔內(nèi)部的潰瘍面盡快愈合。此外,該治療法簡易、實用,便于操作,所用藥物不會對患兒的口腔造成刺激,安全性、穩(wěn)定性較強。
參考文獻
[1]紀紅梅,黃萍,黃培英,等.LH-160氦氖激光治療手足口病口腔潰瘍的效果觀察及護理[J].護士進修雜志,2015,30(4):342-343.
[2]雷素華,張靜,辛學瓊,等.不同濃度碘伏液含漱預防大劑量甲氨蝶呤治療兒童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口腔潰瘍的療效分析[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2,28(17):60-62.
[3]任素梅,徐惠,馬洪杰,等.重組人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含漱預防腫瘤患者放、化療后口腔潰瘍的效果[J].南昌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3,53(8):32-34.
[4]孫旋,杜秀平,韓正祥.重組人粒細胞巨噬細胞集落刺激因子聯(lián)合重組牛堿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治療化療性口腔潰瘍的臨床觀察[J].腫瘤研究與臨床,2015,27(4):263-265.
[5]燕曉東,席軍.柴胡地骨皮湯對口腔潰瘍小鼠模型口腔黏膜中SOD,GSH-Px活性及MDA含量的影響[J].西部中醫(yī)藥,2014,27 (10):20-21.
[6]鄭肖芬,王曉萍,張苑,等.重組人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蒙脫石散與蜂蜜聯(lián)合應用治療左旋門冬酰胺酶化療后口腔潰瘍的療效研究[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3,10(9):39-40.
中圖分類號:R781.5+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8351(2016)04-005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