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竹 樊孝亮 孫維平 呂 敏 劉懷阿(.江蘇省揚州市廣陵區(qū)李典鎮(zhèn)農(nóng)業(yè)服務中心 506)(.江蘇里下河地區(qū)農(nóng)科所 江蘇揚州 5007)
10.16627/j.cnki.cn22-1215/s.2016.04.023
?
揚州市慈姑優(yōu)質豐產(chǎn)栽培技術
郭竹1樊孝亮1孫維平1呂敏2劉懷阿2
(1.江蘇省揚州市廣陵區(qū)李典鎮(zhèn)農(nóng)業(yè)服務中心225106)(2.江蘇里下河地區(qū)農(nóng)科所江蘇揚州225007)
10.16627/j.cnki.cn22-1215/s.2016.04.023
摘要:綜述了揚州市慈姑的品種特性、種植狀況、對環(huán)境的生長要求、在生產(chǎn)上表現(xiàn)以及優(yōu)質豐產(chǎn)栽培技術、病蟲害防治等,為當?shù)厣a(chǎn)應用提供參考。
關鍵詞:慈姑,栽培技術,病蟲害,防治方法
慈姑(Sagittaria trifolia var.sinensis),又稱剪刀草、燕尾草,屬澤瀉科,是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原產(chǎn)我國,南北各地均有分布,南方栽培較多。其植株高大,葉叢生,基部有許多根須,根部附近生出纖細匍匐枝,秋后枝端膨大于地下呈球莖,地下球莖可食用[1]。慈姑是一種天然蔬菜,中醫(yī)認為慈姑性味甘平,生津潤肺,補中益氣,對勞傷、咳喘等病有獨特療效,還有活血、通便、清熱消腫的作用。分析表明,慈姑主要成份為淀粉、蛋白質和多種維生素,富含鐵、鋅、硼等多種人體所需的微量元素,對人體機能有調節(jié)促進作用。現(xiàn)代營養(yǎng)學認為慈姑富含維生素和礦物質鉀、鈣以及食物纖維,蛋白質也較多,能防止貧血和水腫等,還可增進食欲[2,3]。
慈姑是揚州市特產(chǎn)之一,尤以寶應慈姑聞名遐邇。寶應慈姑為農(nóng)產(chǎn)品地理標志產(chǎn)品,清代就被列為重要土產(chǎn),地域范圍為寶應東蕩地區(qū)的廣洋湖、射陽湖、西安豐、曹甸、望直港和魯垛等6個鎮(zhèn),常年種植面積約30000畝;另外廣陵區(qū)李典、頭橋、沙頭三鎮(zhèn)種植面積5000余畝,市內其它地區(qū)則有零星種植。筆者針對本地區(qū)慈姑品種生育特性、生長環(huán)境等制定了優(yōu)質豐產(chǎn)栽培技術,供實際生產(chǎn)應用參考。
慈姑性喜溫暖、水濕,不耐霜凍和干旱;耐肥、喜光,要求土壤保水、保肥力強。慈姑按照球莖的表皮顏色分為紫皮、黃皮和白皮三種類型,我市品種以寶應紫圓慈姑為主,球莖近圓球形,皮青色或青色帶紫,肉白色,肉質較緊密,稍有苦味;生長速度中等,抗逆性較強,早熟,生育期180~190天;株高80~100cm,葉寬,色深,高和橫徑在4~5cm,單球重25~40g,品質較好;耐貯藏,對慈姑黑粉病抗性較強,每hm2產(chǎn)量在12000~18750kg。
1.1光照慈姑喜光,要求日照充足。但在萌芽生長期較耐蔭,植株進入結球階段則需充足的光照,才能提高光合效率,達到優(yōu)質高產(chǎn)。慈姑屬短日照植物,長日照有利于莖葉生長,短日照有利于球莖的充實膨大。
1.2溫度
慈姑球莖頂芽在15℃以上才能萌發(fā),25℃左右萌發(fā)較快,葉片生長以25~30℃為適,抽生匍匐莖和球莖膨大以20~25℃為最適。溫度過高超過30℃,球莖頂芽易提早萌發(fā),不利于貯藏過冬;溫度過低,低于15℃則球莖停止膨大。球莖休眠過冬,以保持7~12℃為宜,過高、過低都不利于貯藏。
1.3水分
慈姑為淺水性植物,一般萌芽生長期水位以3~5cm為宜,最深不宜超過15cm;旺盛生長期水位加深到15~20cm,最深不宜超過30cm;結球期水位不宜過深,應適當落淺,以10~15cm為宜;進入休眠期保持田間薄層淺水或濕潤過冬即可。
1.4土壤營養(yǎng)
慈姑較耐肥,要求土壤軟爛、肥沃,以富含有機質的壤土或粘壤土為好,要求土壤有機質含量在1.5%以上。漏水漏肥的沙土或過于緊實的粘重土壤都不適宜慈姑的生長。對肥料要求為氮、鉀并重,配合適量磷肥,以保證植株健壯生長和結球良好[4]。
2.1選用優(yōu)良品種
根據(jù)本地區(qū)氣候條件容易誘發(fā)黑粉病,建議選擇抗病性較強的紫皮慈姑-寶應紫圓慈姑品種,其產(chǎn)量高,成熟早,植株矮壯,葉柄粗壯,生長整齊。
2.2育苗
為了促使慈姑早出芽,育苗前可先進行催芽。催芽的方法是將留種用的頂芽用蘆席或草包圍好,上面覆蓋濕草,干燥時灑些溫水,保持在15℃以上和一定的濕度,經(jīng)10~15天出芽后,再進行露地育苗。如栽植較晚,氣溫已達15℃以上時,可不經(jīng)催芽而直接育苗。育苗于4月下旬~5月上旬進行,按行、株距各10~12cm插入頂芽,插播深度一般要求頂芽從下向上的第3節(jié)插入土中1.5~2cm,保持2~3cm的淺水。秧苗萌芽生長期間,繼續(xù)保持2~3cm的淺水,以利提高土溫,促進發(fā)根。此時可追施苗肥1次,每hm2尿素75kg,促進秧苗健壯生長。
2.3定植
栽植于大田施足基肥,以糞肥、復合肥加適量過磷酸鈣,翻耕耙平,灌入淺水,即可栽植。本市栽插不宜過早,一般要求苗齡達45天,具4~5片葉,株高達30cm左右。一般應在8月上旬栽插完畢,否則生育期短、生長量不足,產(chǎn)量將大幅度降低。合理密植,一般行株距為40~45cm。
2.4田間管理
肥料管理:慈姑整個生育期間肥料的施用應遵循促、控、促的原則,而且必須重視氮、磷、鉀肥的配合使用。一般在定植后10~14d,即活棵后開始追肥,以促進植株的生長,此時每hm2可施20%的腐熟糞肥15000kg或尿素150kg。此后視植株生長情況,一般不施肥,直至秋季天氣轉涼植株開始大量抽生匍匐莖時,追施1次重肥,以促進結球,一般每hm2施腐熟糞肥7500kg或尿素300kg,另加草木灰1000kg或硫酸鉀150kg。
水分管理:慈姑整個生育期以淺水勤灌、嚴防干旱為原則。在高溫多雨季節(jié),應適當排水擱田,以防引起徒長。在高溫干旱情況下,應注意適當深灌涼水。一般植株生育前期保持3~5cm淺水;梅雨季節(jié),植株易徒長,可于7月上中旬擱田1次,以控制地上部生長,使植株生長強健,提高抗性;在7~8月間氣溫達35℃左右時,可于深夜或清晨引灌涼水,并加深水層至12~20cm,減輕高溫的不良影響;8月中下旬以后,氣候轉涼,再恢復8~10cm的水層;9~10月,植株球莖開始膨大時,落淺水到3~5cm深。
2.5病蟲害防治
慈姑的主要病蟲害有黑粉病、斑紋病、蚜蟲等。①慈姑黑粉?。河置菖莶?,各地都有發(fā)生,是慈姑的主要病害。該病主要危害葉片和葉柄,也危害球莖。本地在6~7月高溫多濕的氣候條件下容易發(fā)生蔓延。開始在葉片和葉柄上出現(xiàn)褪綠圓形小斑點,以后逐步發(fā)展成為黃綠色不規(guī)則圓形泡狀突起。防治方法:選用較抗病的寶應紫圓品種;氮、磷、鉀肥的有效成分達到相等或相近,則發(fā)病輕;實行合理輪作,已發(fā)病的田塊,下年改種其他作物,間隔2年以后,再栽種慈姑;對種用球莖或頂芽進行消毒處理,在扦插育苗前用25%多菌靈500倍液浸泡頂芽或種球12小時,撈起沖洗后插播;高溫多雨季節(jié)容易發(fā)病,要及早用25%的粉銹寧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或25%的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交替噴霧,7~10天噴1次,連續(xù)2~3次;發(fā)病初期摘除病葉,進行深埋或銷毀。②慈姑斑紋?。褐饕:θ~片,也危害葉柄。葉片上的病斑灰褐色,呈圓形、橢圓、多角或不規(guī)則形,上生同心圓狀灰色霉層,周圍具明顯的黃綠色或深綠色暈帶。葉柄上的病斑呈褐色、短線狀。防治方法:及早清除田間及周圍澤瀉科雜草;注意氮、磷、鉀肥的配合均衡施用,防止偏施氮肥;發(fā)病初期用5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液,輪換交替使用,每隔7~10天噴1次,噴2~3次。③蚜蟲:發(fā)生初期用50%抗蚜威2500倍液,或2.5%溴氟菊酯乳油2000倍液噴霧,各藥劑要輪換交替使用。
2.6采收和留種
慈姑于地上部枯黃時采收。常規(guī)栽培在初霜后,即10月下旬~12月上旬,均可應市場需要隨時采收,但本地以12月~來年1月份收獲產(chǎn)量最高,因為慈姑地上部葉片經(jīng)霜凍枯死后,其短縮莖中貯存的養(yǎng)分,仍不斷地輸入球莖,使球莖進一步充實。對于留種田,應適當延遲收獲。慈姑留種應在生長期間選擇具有本品種特性的植株作母株,采收時選留具有本品種性狀,菇體充實、頂芽飽滿的球莖作種。留種球莖一般在2月收獲,采收后即可播種育苗。
參考文獻
[1]花板李傳保.慈姑高產(chǎn)栽培技術[J].特種經(jīng)濟動植物,2004,7:29.
[2]俞麗芬,宋泉華,孟鵬翔.余杭區(qū)慈姑無公害栽培技術[J].長江蔬菜,2009,16:71-72.
[3]喻忠剛,蒙日業(yè).韋啟光等.紫圓慈姑在南方地區(qū)引種表現(xiàn)及高產(chǎn)照片技術[J].吉林蔬菜,2014,6:46-47.
[4]王文武,丁克友.慈姑的生長發(fā)育特性及配套栽培技術[J].上海蔬菜,2007,6:47-49.
■工作研究■
High yield cultivation technology of Sagittaria in Yangzhou
Guo Zhu1Fan Xiaoliang1Sun Weiping1Lv Min2Liu Huaia2
(1.Agricultural Service Center in Lidian Town,Guangling District,Yangzhou,Jiangsu Province,225106)(2.Jiangsu Lixiahe region Agricultural Research Institute of Yangzhou 225007)
Abstract:In this paper the variety characteristics of Sagittaria In Yangzhou,planting,requirements of growth environment,the production performance and high yield and good quality cultivation technology,plant diseases and insect pests were reviewed.It provided a reference for the application of local production.
Keywords:Sagittaria,cultivation techniques,plant diseases andpests,control methods
作者簡介:郭竹,江蘇揚州市人,大學本科,農(nóng)藝師,主要從事農(nóng)業(yè)技術推廣工作。Tel:15195590239, E-mail:470738301@qq.com。通訊作者:劉懷阿,男,副研究員,主要從事植物病害防控研究。E-mail:1381582406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