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志堅
一、教學目標
(一)有感情地誦讀詩歌,把握詩人內心的情感。
(二)掌握方法,學以致用。
二、教學重點、難點
(一)賞析詩歌名句,理解詩歌內涵。
(二)培養(yǎng)學生品味語言及鑒賞詩歌的能力。
三、教學方法
精講點撥法、鑒賞評論法
四、學習方法
誦讀法、討論法
五、課時安排
一課時
六、教學步驟及內容
(一)導入
(課件展示)
死后原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1.這是陸游臨終時寫給自己兒子們的遺囑,(齊讀)你從中讀到了什么?
明確:熱切地盼望著祖國的重新統(tǒng)一,表達了詩人真摯的愛國熱忱。
2.那么,南宋愛國詩人文天祥又是如何為理想而奮斗的呢?今天,我們來一起學習他的詩歌《過零丁洋》,用心聆聽他的愛國心曲。
(二)走進詩歌
1.初讀詩歌,注意正音和節(jié)奏。
2.賞析尾聯(lián)
(1)哪一聯(lián)最能體現(xiàn)詩人的愛國情懷?
(師生齊讀尾聯(lián)。)
(2)你從尾聯(lián)里讀出了詩人怎樣的精神?
明確:表明詩人舍生取義的決心,充分體現(xiàn)了他誓死報國的精神和崇高的民族氣節(jié)。
(3)這是作者激情慷慨的絕唱,應該用怎樣的語調來朗讀?激昂,高亢。
(生再次齊讀尾聯(lián)。)
(4)仿寫
(課件展示)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我們仿佛聽到譚嗣同用自己的鮮血喚起國人革命的意識。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我們仿佛看到陸游在風吹雨打的深夜仍然想著馳騁疆場,殺敵報國;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我們仿佛________。
示例: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我們仿佛看到屈原因國都破滅、無力回天而自投汨羅,以死明志。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我們仿佛看到聞一多拍案而起,橫眉怒對國民黨的手槍,寧可倒下去,不愿屈服。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我們仿佛感受到錢學森始終眷戀祖國的赤誠之心。
3.那么,文天祥是在怎樣的環(huán)境下書寫了這樣的千古絕唱的呢?賞析前三聯(lián)。
(齊讀前三聯(lián))
(1)背景簡介
(課件展示。)
文天祥,南宋末年偉大的民族英雄和詩人,字宋瑞,號文山,吉州吉水人。他20歲時考中進士第一名,官至右丞相。
《過零丁洋》作于1279年,即文天祥被元軍所俘的第二年正月過零丁洋時。當時,元軍統(tǒng)帥張弘范逼迫文天祥寫信,招降宋朝正在海上堅持抵抗的將領張世杰,文天祥堅決拒絕,并寫了這首詩作為回答。
(2)讀首聯(lián),然后思考:
①首聯(lián)寫了哪兩件事?
明確:寫了作者通過科舉考試入仕做官、國家起兵抗元這樣兩件事。
②首聯(lián)中哪兩個詞語寫出了這兩件事給作者的感受?
明確:“辛苦”、“寥落”。
③作者為什么會有這種感受呢?
明確:作者辛辛苦苦奮斗,卻沒有改變南宋王朝的命運。
④是啊,起兵抗元之后,文天祥竭盡全力,苦苦支撐,可是國家卻危在旦夕,自己也身陷敵手。想到這些,作者不禁悲從中來!了解了這些,大家再讀首聯(lián),應該怎樣讀?
(讀出了一種凄楚的味道。)
4.頷聯(lián)
(1)頷聯(lián)兩句用了什么修辭?作用是什么?
明確:用了比喻的修辭?!帮L飄絮”形容國勢如柳絮飄散,無可挽回;“雨打萍”比喻自己身世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無根,時起時沉。形象的寫出了國家山河支離破碎,局勢危急,個人命運也動蕩不安,國家命運和個人命運緊密相連,歷經艱辛危苦。
(2)南宋王朝覆亡在即,命運就如風中飄蕩的柳絮一樣,已經無可挽回。
文天祥起兵抗元之后,多次兵敗,一次被扣,兩次被俘,數(shù)次欲自殺盡節(jié)而不死。如今部下將士犧牲,親人被元軍俘獲,自己孤零一人,身陷敵手,豈不就像風雨吹打的浮萍,無所依托!
(3)用怎樣的語氣和語調才能讀出這種國破家亡的悲哀的情感呢?
語調低沉,語速要慢。
5.頸聯(lián)
(1)頸聯(lián)曾被人們視為這首詩的千古奇對,你們能說說它奇在哪里嗎?
頸聯(lián)上句追憶當年兵敗福建時,憂念國事的心情,下句寫目前不幸被俘的孤獨處境。詩人將地名與自己的感受結合起來,詩歌很巧妙地借惶恐灘和零丁洋兩個地名,寫出了形勢的險惡和境況的?????梢?,詩中“惶恐”、“零丁”具有雙層含義。
(2)往日的體驗與今日的體驗交錯在一起,回首當初的“惶恐”,還看今日的“零丁”,而這一切又都是由于國家的危亡引起的。詩人忠貞報國,卻眼看大好河山淪入敵手,心中的悲憤自然是難以名狀的。
請大家朗讀,讀出這種“悲憤”!
(三)感悟文本,學以致用
請同學們任選角度,給《過零丁洋》這首詩寫一句詩句賞析。
(課件展示。)
寫詩句賞析可以從以下角度來寫。
1.詩意內容。
2.字詞品味。
3.情感哲理。
4.修辭手法。
5.寫作手法 。
明確:
首聯(lián),僅用14個字,就寫出了作者一生的主要經歷,語言凝練概括。
頷聯(lián),用比喻的修辭手法,寫國勢和身世,形象的寫出了國家山河支離破碎,局勢危急,個人命運也動蕩不安。
頸聯(lián),詩人將地名與自己的感受結合起來,借惶恐灘和零丁洋兩個地名,寫出了形勢的險惡和境況的???,對仗工整。
尾聯(lián),充分體現(xiàn)了他誓死報國的精神和崇高的民族氣節(jié),震撼人心,感天動地。
(四)多積善累
你還能寫出哪些透著錚錚骨氣的名句?
(課件展示):
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間(明.于謙<<石灰吟>>);
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宋.鄭思肖<<畫菊>>);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唐.李白<< 夢游天姥吟留別>>);
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宋.李清照<<烏江>>);
人不可有傲氣,但不可無傲骨(徐悲鴻)
(五)七嘴八舌
有人說要以成敗論英雄,作為將領,文天祥并未能挽救危亡的朝廷,你覺得他還是英雄嗎?
明確:
不以成敗論英雄,英雄所為英雄,在于他的擔當,在于他的精神,在于他的節(jié)操!所以,文天祥與他的詩歌始終光耀著千秋史冊,他的精神讓他永遠不朽!
(六)齊讀感受
讓我們齊讀本詩,再次觸摸文天祥的靈魂感受文天祥的愛國吧!